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居民访谈、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杭州市居民的运动休闲、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杭州市居民的健身意识较强,且运动休闲锻炼局限于传统活动方式;可供居民活动的体育场所数量较充足,但场馆设施布局不均匀;杭州市居民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休闲体育消费比重上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紧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居民余暇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向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6):7-8,14
通过对杭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探析杭州市居民余暇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对体育消费绝对支出额、体育消费占个人收入百分比、体育消费占文娱消费百分比这三个指标进行统计,及对体育消费有关的一些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描述,提出了拓展杭州市体育消费市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梁昱 《体育世界》2010,(12):56-57
通过对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支出、结构水平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还有待加强;其体育以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为主;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时间缺乏、体育场馆、设施不足、消费观念落后等。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2005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自发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为实物性消费,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对象、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全民健身意识、教育程度、体育社会化程度等是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体育服务消费作为一种享受和发展性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和喜爱,体育服务行业也作为朝阳行业在近年得到迅猛发展,文章是对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的进一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杭州市居民体育服务消费随收入水平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分析,为杭州市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澳大利亚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出发,分析其居民体育消费状况和水平,总结出澳大利亚的体育消费有居民体育参与热情高、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强、政府体育投入力度大、相关体育产业涉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不高;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物质消费;体育消费的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与家人锻炼;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在非收费性的体育场所。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体育消费群体的阶层结构更显合理;上海的中层体育消费群比例要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中间消费群体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经济条件仍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决策和消费分层的主要因素,而消费项目的文化内涵或消费品味则成为影响体育消费分层的另一重要因素;实物型体育消费在目前上海居民的体育消费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参与性体育消费支出增长明显,且表现出随社会阶层的提高,消费比例逐渐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的方式,对杭州市所属三个辖区的60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社区体育组织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组织活动的开展主要存在经费来源不足、场地保障不足和缺乏专业性技术指导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基层体育组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消费方式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并具有逐步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黄乐乐 《冰雪运动》2015,(2):84-88,96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了解安徽省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对提高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蚌埠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观察法等方法对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整体上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也有所增加,大多数居民消费水平有限,缺乏健身意识;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专业的体育指导,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提供的场地设施是影响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和社区体育器材的数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体育消费;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提高对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集美区居民健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抽样调查、数理统计、综合研究等方法,对集美区的体育设施、居民的健身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我区居民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学区体育模式在我区开展的可行性。认为集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具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体育方式为突出个性的自发行为;体育消费在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有限、设施不健全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和影响居民体育人口数量的客观因素。学区体育模式将是我区推广终身体育的极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周舟  黄茜  刘智  王丽红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35-1038
目的通过了解湖北省群众健身活动的总体情况,为提高我省群众的健身和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武汉、荆州、恩施三个抽样地,调查了2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居民经常锻炼的比例最高,健身走为主要健身项目。结论湖北省居民在选择体育健身项目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体育健身场地的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居民体育健身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玲 《体育科技》2014,(6):117-119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昔阳县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人群中不同社会群体的休闲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兴趣爱好、参与目的和参与方式是影响昔阳县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人群差异的主要变量因素。另外,发现昔阳县的休闲体育活动存在安全性、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高级服务场所消费太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敦煌城乡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入户调查等方法,对郭煌城乡居民体育参与活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是体育参与的主体。兼顾型活动方式、多元化活动项目、自然活动空间、随意性,季节性,无固定的时间安排、消费水平低是其体育参与的主要特征。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健全体育法规政策,推广锻炼方法,加大宣传工作,有专人指导开展活动这是制定丝绸之路群众体育规划和发展的战略时应考虑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对杭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动机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但体育消费观念已形成一定规模;体育消费以实物为主;经济能力低和场地设施缺乏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乡镇居民闲暇生活方式与体育消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17个地市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乡镇居民的闲暇价值观影响他们的闲暇生活方式;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乡镇居民闲暇时间缺少、经济滞后以及劳动繁重制约他们的体育消费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形成。建议借“农村体育年”之机,提高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潞城一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上态度较积极;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偏少;学生在体育项目选择方面,以球类、跑步和健美操居多,且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等;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场地器材,学业紧张,缺少运动伙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