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涛 《精武》2012,(14):16-17
伴随着田径运动在科技迅速发展这一背景下的快速发展,短跑这一田径比赛中竞争最激烈、也是成绩提高最快的项目之一,其摆动腿摆动技术对跑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现代短跑摆腿技术进行剖析,以期完善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及短跑理论,为教学调练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田径短跑项目在我国快速发展,短跑运动之间的竞赛更加激烈,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需要短跑运动员具备更加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对于想要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教练员来说,首当其冲的是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水平,对待不同的运动员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伦敦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田径世锦赛,牙买加田径队以绝对实力“统治”田径短跑,文章剖析了牙买加田径取得辉煌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对我国田径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牙买加运动员具有先天优越的田径短跑基因;健全的田径培养与选拔机制;群众体育的强大支撑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反传统化的田径训练理念,运动项目深化计划,成就了牙买加田径的辉煌。对于中国田径发展具有以下启示:(1)举国体制下多关注冷门项目;(2)走出去的训练体制。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是关于现代田径短跑项目特点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短跑技术特征、力量特征、供能特点等项目特征对短跑项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现代田径短跑运动的项目特点,以便使运动员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1研究背景短跑是世界体育史上最古老的体育项目,是田径运动的基础。短跑自公元前776年举行的古希腊奥运会开始至后来的13届古代奥运会中都只有一个比赛项目,即短跑。  相似文献   

5.
短跑是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在对中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短跑的训练时,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来安排训练内容,特别要注重全面身体训练,抓好中小学阶段的速度练习有助于促进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笔者在学校进行田径短跑训练已有多年,通过反复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提供中小学业余短跑运动训练途径的经验,愿能为同行训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参加 1999、2 0 0 1年浙江省第 4、第 5届田径运动会的 13~ 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旨在为评价目前浙江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1999、2 0 0 1年浙江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处于较稳定状态 ;13~ 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 ,但存在着下肢比例相对较弱现象。建议浙江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当今浙江省田径的重点、优势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7.
美国素有田径王国之称,短跑项目更是美国人的天下。其竞技水平之高,优秀短跑人才之多,让世人称羡。综观近几届奥运会,在田径短跑项目比赛中,美国优秀男女子运动员获得了大部分金牌,创造和保持着多项世界纪录。展望21世纪,短跑项目竞技优势依然长盛不衰,且大有英雄明星辈出之势。因此,深入全面分析美国短跑竞技优势发展原因,感受美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我国田径短跑项目的训练水平和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动态和技术特征展开分析,探讨了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渗入下田径短跑科学训练发展趋势,剖析几种典型短跑训练方法的基本原理、内容、作用以及长处与不足,最后提出基于优秀短跑运动员技术特征的科学训练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
400米跑属于田径竞赛短跑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短跑速度,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好的速度耐力,并且能够掌握在全程的合理分配体能的专项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1.合理安排全程各个段落的速度在400米跑中,如何正确分配全程跑速对取得好成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运动生理和运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我国短跑田径运动项目在世界的崛起,关于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相关理论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短跑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相关数据进行指标化的总结分析。并通过科学的量化分机在指标化的基础上对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建模性参考,对我国田径运动科研工作者在日后更好地开展体能训练理论的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龙  杜翠娟 《体育科学》2004,24(6):29-32
采用测试方法,时我国男子田径项群类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对身高、体重、肢体的长度和比例,肢体的围度、宽度以及体脂等身体形态的测试,研究田径不同项目男子运动员(短跑类、跳跃类、投掷类)之间体型的差异。结果表明:短跑类与跳跃类运动员之间体型差异较小,而二者与投掷类运动员之间体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一、对高校田径短跑训练的现状分析短跑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具备在比赛中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因此速度是短跑运动员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许多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高校在田径短跑训练方面客观上存在着训练期限短、时间少、条件差等实际问题。在主观上看短跑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现象——即“速度障碍”的出现,往往造成短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下降,比赛信心不足等“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1998、2002年福建省第11、12届运动会的13~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评价目前福建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8、2002年福建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处于较稳定状态;13~15岁短跑运动员的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但存在着下肢比例指标相对不足现象.建议福建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福建省田径重点发展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短跑技术研究简要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而短跑又是田径的基础。短跑运动水平的高低与一大批运动项目有益接的关系.目前我国短跑运动成绩与世界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如我国男、女百米纪录分别为10″28与11″63,世界纪录分别为9″93与10″73,男子相差0.35秒,女子相差0.90秒。技术因素是引起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短跑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如何?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较存在那些问题?当代短跑技术的科学模式如何?不同年龄、不同运动水平的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跑时的分段时间、速度、步  相似文献   

15.
来勇  和平 《中华武术》2014,(3):16-18
正田径短跑项目是田径运动比赛中比较精彩的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整体水平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2013年3月30日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北体大站张培萌以20秒75打破室内200米全国纪录,以及在刚刚结束的201 3年莫斯科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张培萌跑出了10  相似文献   

16.
短跑全程跑技战术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级短跑运动员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一些成绩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短跑项目在比赛中合理分配速度、合理应用战术的方法。在重视技术训练的同时战术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短跑是一项需要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速度发挥到极限的运动,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田径短跑项目中,体能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的比赛训练成绩.进行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各项生理功能,改善其身心状态.本文对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探析,以期提高运动员在短跑训练和比赛中的水平和质量,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在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特征,为支撑时间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跳深实验测试,分组研究两项目运动员支撑时间特征。结果:短跑男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都快于一般组(P<0.05),女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也都快于一般组(P>0.05),中长跑组也表现基本一致的趋势;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也基本表现出一致性趋势,也就是短跑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基本快于相同运动等级中长跑组(P>0.05)。结论:支撑时间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和等级特征,可以应用于短跑或中长跑项目选材。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田坛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美国垄断短距离跨、跳项目的局面受到强劲冲击,牙买加运动员异军突起,从美国人手中夺走多枚短跑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取得重大突破后,2009年的世界田坛走向温和。就110m栏项目而言,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员营养的应用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德峰 《体育科研》2008,29(5):53-64
田径作为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是比速度、高度、远度和耐力的体能项目。通常将田径项目划分为短跑、中长跑、长距离、投掷、跳跃和全能等项目。田径各项目的供能特点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三大营养素的供给和补充剂的应用策略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训练和比赛中给与运动员合理的营养对各项目运动员取得良好的训练适应和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项目营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全面阐述田径各项日训练和比赛时三大营养素和补充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