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也是一种气功锻炼”,这是我近两年学习气功理论和在垂钓中体会到的。气功的功理功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涵养道德,默念意识(即调心),调整呼吸(即调息),引动形体(即调形)。”调身、调息、调心是气功的三要素。而垂钓活动的全过程,是完全符合气功的功理功法的,也符合气功锻炼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垂钓和练气功,对人们健身、治病、益智等有相同的机理,只要细心体会,钓练结合的得当,钓鱼将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好功法。 一、凝神调心,意于其静 调身、调息、调心,称为练气功的三要素,在垂钓过程中和练功一样,也要全身放松(调身),呼吸自然(调息),凝神于浮漂(调心)。“练气先凝神,凝神即是调心,调心的关键在于先去杂念,未除杂念而谈调心凝神,未有成功者。”(《青年秘文》)钓鱼凝神于浮漂专心意守这是对钓者最科学的气功训练。调心则表现为入静深浅程度。钓鱼同样具有气功意静特征,这是钓者必须  相似文献   

3.
气功,乃借调身、调息及调心,达到健脑壮体、提高免疫能力、开发人体潜在功能、防疫治病的自我心理和生理训练法.气功的功理功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用现代化科学手段探究其真谛,揭露气功骗子利用人们渴望健康长寿的愿望,将气功神化推向“伪科学”.本文旨在恢复气功的真实面貌和固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谢远基 《武当》2013,(9):40-42
调息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的太极拳,研究调息与太极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太极拳中使用意念,对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二、调息的本质调息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概念。调息与调身和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调身是调节身体的基本动作使其符合太极拳术的规范,即调准太极拳的拳架。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人静人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那什么叫调  相似文献   

5.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名参加"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锻炼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能降低中老年人焦虑水平,具有调身、调心、调息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协调融合,互为一体,谓之,健身气功五禽戏“三调合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调身”路径研究,“调息”路径探析,“调心”路径的探究,得出结论,“调身”通过调形与调式来定身形,“调息”结合吐故纳新来明呼吸,“调心”经由意念专注来安心神;且演练时需“形之动,气随行,意专注,”三者互融互用,互为一体,从而达到健心养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谈谈太极拳与气功的健身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运用气功在调心、调息和调身与虚实转换中,能使机体高度统一,加强神经中枢协调,培养元气,滑利关节,调理全身阴阳平衡,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功能。  相似文献   

8.
浅谈克服散打运动员赛前紧张的调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散打运动员赛前紧张状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采用气功的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可消除运动员的过度紧张,并调整到适宜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法,对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泸州医学院部分大学生的心境状态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慢跑,健身气功以其特有的"调身"、"调息"、"调心"作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更具积极作用;相较于团队对抗性的篮球运动,健身气功在愤怒、自尊感维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已普遍地将气功学内容纳入了体育教学课。气功的特点是对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精、气、神”整体性的锻炼。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去消除人体内部的不平衡因素,使人体经络畅通、血足气充。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是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以身体训  相似文献   

11.
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运动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以调身、调息和调心为手段来进行练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理系统的准备活动是保证健身效果的基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健身气功在高校教学和群众健身方面的准备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健身气功的准备活动进行探究性的创新,以促进健身气功更好的发展,造福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武术气功的功效为:静动双修,以静养气,动以练力,上虚下实,以势运气,以气催力,内走经络,外练筋骨,力随气生,以气血滋润全身,使精力旺盛。气功养生家认为:“练气功可以调身(体态),调息(呼吸),调心(神经)”。以气疗病,增强自己内脏功能的免疫力、抵抗力、修复力,亦以功代药,提高自身体质,替他人祛邪扶正的能力,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围绕提高教学效果这一主题,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得出从调身、调息、调心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八段锦教学,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武术课程。  相似文献   

14.
以"心理生命结构"为切入点,从健身气功的定义、天人整体观、文化养生的功能等分别论述具备"心理生命结构"的理论依据,认为健身气功的"三调"分别对应于"心理生命结构"的三个方面:"调身"即"表象","调息"即"情感","调心"即"意志";"心理生命结构"的"体验"论诱导出"心斋"的虚静功夫则是健身气功"思想停泊的港湾";"心理生命结构"的"意义"论有利于纠正对健身气功的认识误区,进而提出"长年、长心、长德"是健身气功"意义表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健身气功防病治病机理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气功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由于精、气、神存在,健身气功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功理浅释气功古称导引、吐纳、按跷、行气等,是中国古代健身、养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祖国传统医学相关紧密,是一种进行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人们通常把气功分为动功,静功两大类。动功在练功时以动为主,以静为辅,通过呼吸锻炼,意念的集中和运用,有特定含义的肢体动作等练习方法,调节和增强身体各部的生理功能,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静功则是通过静坐、站桩、调身、调息、调心等  相似文献   

17.
太极气功十八式是根据太极拳的均匀、柔和、舒展、优美、意气相随、神体合一、上下一致、内外结合等特点,结合气功调身、调息、调心三要素编制而成的一种新型保健气功。其特点是简单易学,安全有效,动静相兼,柔和优美。通过锻炼,可以修炼道德,开发智慧,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精神安宁,筋骨强健,邪去正存,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因此,不仅适宜于体弱多病者锻炼,也适宜于普通健康人习练。  相似文献   

18.
源于远古时代的气(炁)功,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从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变为需要人们通过内向性运用元神(意念、神念)的修炼,增强提高人们利用自我的精神控制形体的能力,激发并强化人的固有功能,使身心达到高度和谐,与大自然高度统一,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调心、调息、调形”。其中“调心”是核心内容。通过调心神的“壮内”,人体进入气功状态,大脑皮层呈现主动性内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三线放松法"及其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放松法”是一种以意念配合调身、调息动作,使有机体尽快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的主动放松手段,是和中国气功相结合的意念放松方法。对其能否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探究。以受试者脉搏为依据,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对采用两种不同放松手段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恢复情况的比较来研究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线放松法”对运动负荷后的心率恢复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气功与体育教学气功在保健医疗和养生的长期实践中,吸取了中医的经络学说作为它的理论基础,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它的作用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在意识主导下,用特定的方法进行锻炼,促进人体内气运行,疏通经络,调和血气,平秘阴阳,增强元气,调整身体内部功能,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正因为气功在身心锻炼上有它的独特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才使气功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不衰。现代体育着重于外部“身形”的锻炼。当然,在身形锻炼的过程中,对体内各器官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气功在医疗保健上的独特作用,则是现代体育所无法相比的,换句话说,也正是现代体育所应吸取的精华。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借鉴气功所特有的防病、治病、强身的医疗保健作用,适当进行气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