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在比较品读中内化语言,在悉心品读中赏析语言,在揣摩品读中感受形象,在个性品读中走入意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学习英语的科学途径之一,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由于采取旧式的教学方法,多从欣赏、赏析与认同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材料,获取知识,却未曾意识到再好的阅读材料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学生无法用理性的思维去审视阅读材料,其思维独立性与语言能力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批判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来丰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批判式阅读来自主分析、思考与探究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顾香 《广西教育》2012,(13):28-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从而形成语感。品读是一种深入体会文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感受文本蕴含的语言、形象与情感。  相似文献   

4.
品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赏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文章从品读的角度,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读路径,如品读风景之美,感知语言之美,赏析结构之美,探析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6.
品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赏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度。从品读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用心斟酌的字词句段进行反复咀嚼、品析、吟诵,品读出意境,品读出情味,品读风景之美,感知语言之美,赏析结构之美,赏析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7.
阅读鉴赏本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融合,无法进行分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的方法,学生的鉴赏品质也自然会提升。教师应发动学生从不同视角展开阅读认知,通过情节品读,建立阅读鉴赏意识;通过语言品读,丰富阅读鉴赏手段;通过意境品读,塑造阅读鉴赏品质;通过情感品读,拓展阅读教学维度。  相似文献   

8.
小学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需要教师关注两种能力的培养,即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赏析能力需要在教学中统一起来,随着读懂文本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同步完成。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语文学习的情趣。  相似文献   

9.
小学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需要教师关注两种能力的培养,即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赏析能力需要在教学中统一起来,随着读懂文本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同步完成。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语文学习的情趣。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需要教师关注两种能力的培养,即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赏析能力需要在教学中统一起来,随着读懂文本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同步完成.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语文学习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很重视引领学生品读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或优美语句,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学习、积累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其实作为阅读文本的课文中,还有许多不太引起读者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词语或是简单的语句,它们意思比较明白,似乎也没  相似文献   

12.
潘燕 《教师》2023,(10):24-26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该项能力,便要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而开展比较阅读则是对阅读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基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诉求,文章将以统编版教材中的内容为例,从推敲重点语言、品读文本题材和解析文章风格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明确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式,让学生于比较阅读中体味语言要素的内涵、理解文本的主旨、升华思想境界,并获得审美感受和丰富的阅读体验,最终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是在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从阅读教学人手。只有品读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有所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品读呢?我认为有效品读要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通过示范朗读、激励性的言语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发展品读思维,以增强语感体验;通过积累丰富语言,以构建读写平台。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能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产生丰富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开展品读式阅读教学,在引导孩子们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精彩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解读文本,获得语言积累、情感体验和习作能力的重要渠道。收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好素材,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创新阅读课堂教学?本文以《触摸春天》教学为例,阐述了阅读教学的一些策略。一、在品读中揣摩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而品读作为朗读的创新形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本文通过对一篇大学英语阅读课文的个案分析,论述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文本的结构、上下文,而更为重要的是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及要旨达到更深入、更充分的理解。文章还论证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养成阅读的习惯.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对优秀课文开展"三度"品读,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着重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通过全方位的阅读方法、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转化为能力;通过阅读,加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阅读能力是语言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对语言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承载着文化内涵,文化依靠语言得以表现。因此,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学时应遵循实用性、相关性、递进性和适度性原则,将宗教文化、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英美文学等文化知识通过对比、演绎、讨论和赏析的方法进行渗透,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掘和利用文化知识的习惯,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