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元960年元旦,五代后周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建立了赵宋王朝,是为北宋。北宋政权接受的是五代的烂摊子,要想在这流沙一样的基础上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政策,借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相似文献   

2.
公元10至13世纪,草原游牧民族契丹、女真相继崛起在中国北方,先后以武力打败后晋、灭掉北宋,建立起辽、金两个封建政权。辽自公元907年太祖耶律阿保机登位至公元1125年亡于金朝,共历219年。金自1115年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至1234年末帝完颜承麟投...  相似文献   

3.
1.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准奉诏修定《诸道图经》。开宝"四年正月戊午(二十一日),命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重修天下图经,其书汔不克成。六年四月辛丑(十七日),多逊使江南,求江表诸州图经,以备修书,于是十九州形势尽得之。《宋准传》开宝八年受诏修定《诸道图经》。"(《玉海·开宝修图经》卷十四) 按:《宋史·宋准传》谓"宋准字子平,开封雍丘人。开宝中举进士,翰林学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北宋墓葬,出土范天祐墓志一合。墓主范天祐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墓主先后经历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终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于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标点,并对墓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及北宋的职官制度等进行了简要考证。范天祐的为官经历,为了解北宋基层官员的宦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从其家族世系的发展脉络中可管窥当时门阀制度消亡的史实。  相似文献   

5.
《九灵山房集》,元戴良撰。戴良(1317—1383),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人,从小从柳贯、黄浯、吴莱学文,从余阙学诗。曾为月泉书院山长。至正二十一年(1361),被授予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因世乱避地吴中。张士诚将亡时,又流寓齐鲁。元亡后,于洪武六年(1373)南归,隐于四明山中。洪武十五年(1382),为明太祖召至京师。太祖欲授之官职,良以老病固辞不受,因忤旨待罪,于次年(1383)四月卒于寓所。《九灵山房集》现收录处颇多。《四库全书》收其诗文三十卷,  相似文献   

6.
宋德方(1183~1247),元代著名刻书家。字广道,号披云,元莱州掖城(今山东掖县)人。幼年师事七真子之一处玄刘长生,长生逝世,又师长春邱处机。宋氏治学勤奋,儒道经典无不涉猎。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应诏随邱处机赴中亚等地,朝见成吉思汗,三年还燕(今北京),住长春宫。太宗六年(1234)游太原西山(龙山)得古吴天观旧址,德方扩建装修,历三年始竣工,金碧辉煌,殿阁峥嵘。太宗九年(1237年)复主平阳(今山西临汾)醮事,念及道藏,遂与门人通真子秦志安、纯成子李志全等,筹划刊印道藏。秦李二人皆博洽异闻之士,为德方之得力助手。德方运筹已定,即授秦志安于平阳玄都观总其事。德方以兴复道藏为己任,购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金元两代是山西临汾刻版印刷业繁荣兴盛的时期。又因临汾古称平水,故学界多以"平水本"称之。金自太宗天会六年(1128)析宋河东路为南、北两路,河东南路总管府治平阳,平阳府又以临汾县(今市)为次赤。至哀宗末年,平阳府治失守。其间当南宋高宗建炎初至理宗绍定末,正是我国南方刻版印刷业生产发达的时期。而在同一时期的我国北方,平阳府治临汾(以平水为郡望)此时则逐渐代替了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成为黄河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出版(公元581——960年) 第四节隋唐五代的书籍及装帧三、五代书籍的搜集、整理和收藏五代十国时期,对书籍的搜集、整理和收藏工作比较重视的是后唐、后汉、后周和南唐。后唐庄宗同光年间(923—925年),政府征募民间藏书,规定献书三百卷的授以官衔。后汉乾佑中(隐帝948—950年),礼部郎司徒调上书请开献书之路,凡以三馆亡书来献者,“计其卷帙,赐之金帛。数多者,授以官秩”。后周世宗(954—959年)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再次征募书籍,对献书者悉加优  相似文献   

9.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南宋初杭州地区刻宋元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因以字行,故原名渐晦,德明显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南朝粱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550),卒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享年八十岁。《旧唐书·  相似文献   

10.
尤袤.小名盘郎.字延之.号粱溪、遂初。其祖先是福建晋江人.自高祖尤敏保始迁江苏无锡。他生于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卒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是南宋初年著名藏书家和目录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酷爱读书,5岁能写诗、作对;15岁时所写诗、词、赋已在全县驰名.被人们称为奇童。尤袤青年时读书于太学.圈词赋作得好.在同学中很有名气。绍兴十八年(1148)他22岁时考中第一名进士。后成为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他曾任泰兴县令、江东提举等职,累官礼部尚书兼侍读。宋孝宗曾称赞他说:“如卿才识,近世罕有”。  相似文献   

11.
27.公元976——984年(北宋太宗太平兴国间).乐史上《太平寰宇记》二百卷。 "《书目》直史馆乐史撰,凡二百卷,载天下州郡国志所著古今事迹。太平兴国中,天下一统,史取自古山经、地志,考正讹谬,纂成此书,上之。始于河南道,终于四夷。又有《总记传》一百三十卷、《坐知天下记》四十卷、《掌上华夷图》一卷。"(《玉海·太平寰宇记》卷十五) 乐史氏《太平寰宇记》进书表曰:"臣闻,四海同风,九州共贯,若非圣人握机蹈杼,织成天下,何以逮此?自唐之季,率土缠兵,裂  相似文献   

12.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至今已有1036年的历史。从"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发展为今天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的湖南大学,这一过程几经波折,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近代教育再到现代教育的复杂转变。王先谦作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顺应时势,引入西学,对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不仅推动了岳  相似文献   

13.
<正>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凤凰集团藏过云楼宋版《锦绣万花谷》,刊刻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孝宗时人编纂,是南宋时期的大型类书,分类摘录南宋时还存世的各种古籍,其中不少是早已亡佚的宋以前的古籍。清代学者阮元称赞日:"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该书现存40册,八十卷,分为前、后集,品相完整,印制精美,内容完整,是难得一见的宋本珍品。  相似文献   

14.
除《顺宗实录》完整无缺外,唐代各帝实录的留存充其量不过片断而已,其中《昭宗实录》篇幅最巨,达千余字;此段文字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莆阳黄御史集》之《附录》,系黄滔十世孙黄处权于南宋庆元年间从北宋宋敏求所撰《唐昭宗实录》辑入,以记其先祖科举之事;此段文字所含的三则诏敕自然为唐人所撰,理应收入《全唐文补编》、《唐大诏令集补编》等辑佚类书中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书。历代学者解释《周易》的著作很多,最早的《周易郑注》(东汉郑玄注)亡于南宋。后经南宋王应麟从诸书中搜集、整理成书,名《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郑玄字康成),大体上保存了郑氏的《易注》。今存其书最早之本,是元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年)庆元路儒学刻本,现存北京图书馆。主要的通行本还有魏王弼、晋韩康伯的《易注》和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  相似文献   

16.
王春瑜 《传媒》2003,(4):41-42
723年前,也就是公元1279年,正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祥兴二年。这年的三月六日,元朝大将张弘范率领水陆大军,攻破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在残山剩水间艰苦卓绝苦撑危局、坚持抗击元蒙斗争的南宋朝廷,终于失去最后的屏障。在生死存亡关头,丞相陆秀夫(公元1236-1279)大义凛然地对年仅八岁的帝昺说:“德祜皇帝(按:指恭帝赵(?),投降元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他抱帝负背,“以匹练束如一体,将黄金玺垂腰间”,纵身投海殉国。此前,他已拔剑令其妻与三个儿子跳海。这种在征服者面前誓不屈辱、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壮烈千秋。陆秀夫与他的战友文天祥一样,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7.
晏殊、晏几道父子是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二晏词仙",祖籍江西抚州临川县(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在有关书籍资料中,多把晏几道的生卒年月写为"约1030—1106"或。写成"1030?—1106?",并说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或暮子、幼子,这是不确切的。笔者有幸到了二晏故乡沙河村,查阅了《东南晏氏宗谱》(此谱为晏几道刨修),据宗谱记载,晏殊(991—1055)共生九子六女,第八子(不是第七子,也不是暮子)晏几道,生于1038年,卒于1110年,寿73岁。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秋,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校门前进行农贸市场建筑施工,于校门前东南方向发现一处南宋铜钱窖藏。窖藏地处一片平坦开阔地,其上为一处断崖(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州大地震所致),其下紧邻道路。窖藏形制为一土坑,开口于第二层下,打破第三层(宋代文化层)。坑口呈椭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色,土质较为松散,铜钱用绳子相串零散摆放,并没有盛装器皿,只被少量石、砖块覆盖。铜钱数量已不可计,重量约4吨。有汉代半两、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十国唐国通宝,及北宋时期26个年号钱、3个非年号钱,南宋2个年号钱,金代1个年号钱,共70种钱币。此次发现的北宋钱年号之连续、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陕西地区比较少见,在华县更是首次。为研究宋代钱币历史和年号钱的流通以及宋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秋,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校门前进行农贸市场建筑施工,于校门前东南方向发现一处南宋铜钱窖藏。窖藏地处一片平坦开阔地,其上为一处断崖(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州大地震所致),其下紧邻道路。窖藏形制为一土坑,开口于第二层下,打破第三层(宋代文化层)。坑口呈椭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色,土质较为松散,铜钱用绳子相串零散摆放,并没有盛装器皿,只被少量石、砖块覆盖。铜钱数量已不可计,重量约4吨。有汉代半两、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十国唐国通宝,及北宋时期26个年号钱、3个非年号钱,南宋2个年号钱,金代1个年号钱,共70种钱币。此次发现的北宋钱年号之连续、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陕西地区比较少见,在华县更是首次。为研究宋代钱币历史和年号钱的流通以及宋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北京为辽所据,称南京.南宋时,北京为金所据,称中都.辽金佞佛,故北京地区建碧霞元君庙的可能性不大.元代蒙古族统治者佛道兼容,长春真人邱处机即以天下道教之统居于大都(北京),使北京地区道教兴盛.据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山川祀典,国有常礼…五岳四渎,五镇四海,名山大川,上降御香,用文翰清望之臣,每岁驰驿至彼,代祀行礼.比年,除南海南镇依旧祝香,遣使由海遣就彼致祭,其余十七处合祭,择静洁处所,平章等官初献,台官五献,集贤院官终献."在元大都择静洁处祭奠的十七处,即包括东岳天齐仁圣帝.作为东岳大帝之女的碧霞元君可能也就在这时受到北京民众的祭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