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菜     
四川人是离不开泡菜的。 有一种说法,四川人每月领完工资回家,必把钱分成三份,一份买米,足够本月的食用;一份买蔬菜,萝卜、辣椒、莴笋、蒜苗等等,放入泡菜坛,泡了;这两份花不了多少钱,余下那一份,则随便挥霍了,花完了又怎么样,反正家里面有白米就泡菜,滋润着呢。  相似文献   

2.
泡菜     
四川人是离不开泡菜的. 有一种说法,四川人每月领完工资回家,必把钱分成三份,一份买米,足够本月的食用;一份买蔬菜,萝卜、辣椒、莴笋、蒜苗等等,放入泡菜坛,泡了;这两份花不了多少钱,余下那一份,则随便挥霍了,花完了又怎么样,反正家里面有白米就泡菜,滋润着呢.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4.
秦家沛 《文教资料》2009,(30):201-202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信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生命之初,一位仙女带着篮子走来,对一位年轻人说道:“这里有几份礼物,你可以从中选一份,留下其它的。你要小心,做一个明智的选择;啊,你要明智地进行选择!因为这里面只有一份礼物是珍贵的。”一共有五份礼物:名声、爱情、财富、快乐,还有死亡。年轻人迫不及待地说: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写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的人写作是因为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是一种倾诉,一种宣泄;有的人写作是因为要以此维持生计,养家糊口;还有很多人把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并分析了一场高教由非应试教育被迫转为应试教育的变革过程,给世人一个悲剧的真相:当前大学生会遭遇低就业的事实作为教师多年以前就预知,却因为教育常识不为多数公民所了解,在社会的压力下将正确做法改成错误做法,提醒大家,教育的对象除了学生以外还有学生家长,更提醒大家教育事业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对教师的尊重光体现为高工资是肤浅的,知识分子需要的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青少年都有受到爱与尊重的需要.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播种自己的爱.收获的不仅是爱还有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有一颗爱心,有一份真诚.再加上一套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1.
张茂萍 《四川教育》2006,(10):37-37
抓住知识空白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来激趣,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体认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是三份预案力图突出的重点。透过共性,这三份预案的着力点和表现方式则有所不同:第一份预案截取“以趣导读、以读悟情、以情激情”的三个片段,以顶针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层层铺垫,蓄积力量,把学生的爱国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份预案围绕如何开课这一问题,顺应教情和学情,展示了激情导入和破题导入两种不同的开课方式;第三份预案从整体入手,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强调在品读中体验申奥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时下,教师的工资被克扣、拖欠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怨气很大,呼声极为强烈,不少教师将此问题诉诸报端:某省有13.48万教师的工资被拖欠,总金额达7500万元,部分教师工资拖欠过7月之久;有的甚至成年分文未取,已无法维持生计。 读罢令人愤然。我们的教师历来都是清贫的,且都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他们仅有的一点微薄、赖以养家糊口的工资却被无由地克扣、拖欠,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是我们的教育者、被教育者乃至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3.
贺晓彬 《四川教育》2006,(10):36-36
抓住知识空白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来激趣,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体认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是三份预案力图突出的重点。透过共性,这三份预案的着力点和表现方式则有所不同:第一份预案截取“以趣导读、以读悟情、以情激情”的三个片段,以顶针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层层铺垫,蓄积力量,把学生的爱国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份预案围绕如何开课这一问题,顺应教情和学情,展示了激情导入和破题导入两种不同的开课方式;第三份预案从整体入手,注重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强调在品读中体验申奥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信仰人民!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就会有人问我:“你有什么信仰?”我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就琢磨出来一个词,叫做“信仰人民”。也就是说,人民这个词在我这里就替代了那个上帝,人民就是我的上帝!这个是我个人感觉特别重要的一个东西,因为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没有精神支柱,缺乏精神支柱:共产主义不信,资本主义又不好信,信上帝吧?其实我觉得那个上帝的水平也不够高。信儒家?儒家确实也有它的问题。所以,就只有那个不分化的、作为整体的人民才是可以信仰的,因为人民的容量太大,人民像大海,因此,当你信仰人民的时候,可能就会使得你的一生都找到了支点、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动力。而信仰这个东西其实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生活当中是极其需要信仰的,如果没有信仰,你的生活就常常是漂泊的,因为没有精神家园。在缺少信仰的前提下,很可能是生活质量不高,天天算计,天天算计就会算得很烦、很累。  相似文献   

15.
俐侎人的原始宗教信仰表现为灵魂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方面,这些信仰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他们的宗教信仰里面既有族群历史的记忆,同时也是他们家园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是把人的情感转化为人的内心信念来行动的指南,是对道德的终极关怀,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是少数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的重要根源。加强道德建设、实行互动教学、强化规则意识是克服少数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情感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在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高尚道德的形成,情感是纽带。在教学工作中,用情感来感化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都会给学生增加一份感激、一份信任。真情关爱,情感引导,人格尊重,行动示范,给学生一种直接情感渲染。  相似文献   

18.
解排列、组合混合问题时,一股思考原则是:先选元素,后排列。同时,必须正确理解和使用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对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步,以免产生“重复”或“遗漏”现象。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按下列要求分配六本不同的书,各有几种方法:(1)平均分给甲、乙、丙三人;(2)平均分成三份;(3)分成三份:一份一本,一份二本,一份三本;(4)分给甲、乙、丙三人:一人一本,一人二本,一人三本;(5)分成三份,一份四本,一份一  相似文献   

19.
信仰反映的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信仰是人类精神的支撑点;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调解器;信仰能转化为主体行为的内驱力,能激发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欲望。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加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信仰及信仰形成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信仰的,人的信仰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化指的是社会按其文化价值标准把一个婴儿培养、教化成符合其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有三方面内容: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生活、劳动技能;二要学习和遵从社会行为规范;三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确立生活目标。信仰就是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观的基础,是人生意义与归宿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