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已广泛渗透到青少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传媒已经逐步取代单纯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一方面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在扩大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结构,成为影响青少年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因素;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的不良文化信息又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文化环境,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之一,如何净化大众传媒环境,这对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凭借强大的技术和传播手段,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当前以追逐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媒体环境中,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娱乐媚俗、耸人听闻的暴力和泛滥的性暗示,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公害”,大众传媒强大的教化功能令人忧心忡忡,因此媒体必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负起社会责任,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保护青少年在健康的传媒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3.
曹奕萱 《今传媒》2011,(6):57-59
大众传媒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大众传媒环境则是继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后的又一个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环境。如今,"电视机前的一代"已不再是新鲜词。现在的孩子们多数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的。电视已经成为青少年认知、娱乐的首选媒体。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它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塑造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影响力。电视这一媒体迅猛发展和急速扩张的影响力,使得"看电视"俨然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郑凌 《声屏世界》2010,(11):25-26
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感知流行文化的强大推手。这种影响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少儿电视媒体必须真正地了解、尊重、服务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加强电视节目的时尚感,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必须十分重视其媒介素养教育,笔者在对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附中进行媒介使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杨慧 《新闻记者》2003,(9):46-47
目前,青少年的明星偶像崇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此人们有许多看法。本文作者认为当前媒体热衷于明星新闻,而青少年心智尚未健全,明星偶像崇拜具有危害性,媒体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也有媒体发表关于“文化偶像”评选新闻,援引青年代表的说法:“尽管鲁迅等文化巨匠仍在影响着青年人,但不可否认张国荣、王菲这样的明星也在青少年成长期产生重要的作用”,“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偶像,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而不是硬将自己的固有思维强加于别人”。孰是孰非,我们十分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就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和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只有一个,是想通过讨论,取得共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把图书馆建成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胜 《图书馆论坛》2007,27(3):169-170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应当成为而且也可以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基地。进而联系到三亚图书馆几年来为当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舆论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需要管理体制、引导策略、技术监管等内部管理系统,更需要外部土壤,即文化和社会土壤的培育.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青少年文化、社会文化及社会秩序的新时期、新环境再培育是青少年网络舆论管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对农村青少年世界观的正面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一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电视研究和社会评价中,人们往往强调电视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负面影响①。如果大众传播中的不良内容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大众传播中的正面内容也会产生相应的正面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大众传播对农村青少年世界观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汇莹 《新闻记者》2003,(12):47-47
相对于如火如荼的明星偶像报道,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在社会榜样的宣传报道上,缺乏重视和热情,也缺乏宣传技巧,使得偶尔出现在媒体上的榜样人物形象生硬刻板,往往只有抽象的精神内核而缺乏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对于新生代的青少年来说,马克思、鲁迅、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尽管熟悉,但却似乎更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成为消费主义的主要推行者,指导并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新媒体环境赋予了大众媒介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塑造和影响消费文化,90后作为新媒体的原生民更是深受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消费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一些新媒体产品来对年轻人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结果来对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新态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罗倩 《东南传播》2018,(1):61-62
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包括听障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听力语言障碍导致大多数听障青少年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手段和能力较弱,媒介接近权与信息福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导致社交圈子固化狭窄,对其教育、就业以及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为其融入社会带来了许多困难,社交媒体时代,听障青少年生存环境、信息使用和交流环境与社会主流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性,部分学者探讨了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及社会融入状况,为听障人士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介,促进听障青少年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生活中,大众传媒在文化的传播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全面而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大众传媒也不是被动地承担传播任务,大众传媒在经过口语传媒和印刷传媒两个阶段之后,已进入大众传媒文化阶段,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一种力源。  相似文献   

14.
刘瑞雪 《报刊之友》2013,(3):149-150
随着大众传媒的蔓延及网络的发展,粉丝及其文化逐渐从边缘化的地位走向人们的视野中心,一方面汲取着早已有之的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及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吸引着包括学术界在内的众多关注。本文拟从大众传媒研究、受众研究、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等多重角度切入,对粉丝文化进行多维度的审视,以阐发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住青少年中迅速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青少年群体逐步成为网络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少年网民的文化需求和爱好取向成为网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行为塑造着网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大众传媒是一种充斥全部时空的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以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市8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通过分析得出,女生在"对真爱永恒"、"一夜成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态度方面比男生更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并更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大众传媒是一种充斥全部时空的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以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市8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通过分析得出,女生在"对真爱永恒"、"一夜成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态度方面比男生更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并更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是大众传媒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饬网络行为失范要从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入手,通过教育、媒介和社会三个视角构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20.
黄俊  董小玉 《今传媒》2015,(2):49-51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空间,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亚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由于自媒体拥有极大的传播自由,加之社会精神文化大气候的影响,在自媒体空间,形成了四种青少年亚文化及思潮,分别是自拍文化及泛性主义,消费文化及享乐主义,"屌丝"文化及颓废主义,窥私、泄愤文化及语言暴力主义。这四种青少年亚文化成为研究自媒体空间文化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