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京都议定书》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实际上是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于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个附加文本。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则,却没有规定任何具体指标。1997年,34个主要工业国家在日本京都召开大会,推出了《京都议定书》,并考虑到每个国家的情况,为每个国家量身定制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指标。目标是2008年至2012年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协议允许澳大利亚增…  相似文献   

2.
试题设计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材料后的各小题。1.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6日,历经7年艰难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和1%。尽管《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能否从真正意义上限制发达国家向大气…  相似文献   

4.
王忠安 《新高考》2010,(2):16-19
知识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又于1997年12月通过了该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  相似文献   

6.
《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使大气圈层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现实,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一项环境保护协议——《京都议定书》,该协议旨在通过削减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7.
为了防止地球变暖,许多国家的代表在日本聚会,拟订了《京都议定书》,协商对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进行限制。美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在绝承认这个协议,辩解说,大量植树造林可以清除二氧化碳,不必限制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6日,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个最主要的具体成果,《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在国际环保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但是,由于中国是该条约的第37个签约国,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关于  相似文献   

9.
周玉华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10,35(11):66-67
2009年12月7日,19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以及第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探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并决定2012年~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温平均升高,冰川大量融化,现今海平面升高了10至15厘米。这样下去,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包括美国的纽约等将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美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仅占全球的4%,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全世界的25%以上。遏制全球变暖,美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其目的是针对气候变暖,减少人类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件有利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1.
刘立栋 《新高考》2010,(5):114-116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经过各方的艰苦磋商和共同努力,大会分别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决定延续“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进程,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并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全球35个国家及欧盟各国将在2012年前。按各自的减排指标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对抗全球气温变暖。山东烟台陶涛同学问-- 2月16日,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制定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通过于1997年12月。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俄罗斯、澳大利亚迟迟不加入,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屡次要价,议定书几近夭折。2004 年11月,俄罗斯签署,才使《京都议定书》又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刘涛 《考试》2006,(11)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稿公约)京都议定书》,旨在国际社会能通过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惟一一个以法律形式通过的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种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CDM),2005年2月16日已经正式生效,给渴望清洁空气和环境的人们带来福音。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履行国际环保条约承诺的义务,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工教育》2010,(4):17-17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相似文献   

16.
从各国提供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0--2006年的排放数据看,德、英、法、荷和瑞典等履行《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最好的国家大多采取的是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的“避重就轻”的策略。对处在经济迅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17.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决定《京都议定书》命运的一年,可继续缔结的希望看起来格外渺茫。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处理气候变化的首次尝试宣告衰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失败:至少它可以让人类更现实地认识到人类自身扭转和适应气候变化趋势的局限性。12月,《京都议定书》各缔约方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会议上,俄罗斯政府的高层顾问称:俄罗斯不会批准《京都议定书》,至少不会批准当前的《京都议定书》,因为它将极大地阻碍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持这样观点的国家并不在少数。目前的共同看法是《京都议定书》已经不复存在了。《京都议定书》是一项壮举,但是它未能按照原…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学习》2010,(1):68-69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全世界有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签署了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它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材料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世界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为此,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