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进间低手上篮是篮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投篮方式,它要求在行进间或运球中接球,然后用单手低手的“上篮动作”。因此,它的特点是出手点低、上篮速度快、伸展距离远、易于躲开对方的“封盖”,这种行进间的单手低手上篮,虽然应用起来能取得较好的进攻效果,而且是篮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之一。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篮球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术,因为当身体跳到最高点,手臂往前上方伸臂上篮的同时,两腿并腿下落,形成手臂上举和腿下落相反对抗用力。其次,对于初学者来说,由腹前双手持球到肩上这个过程如果向学生交待不清楚没有严格的规定,极易  相似文献   

2.
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技术,是篮球基础教学训练任务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3.
孟平 《体育师友》2006,(2):32-33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具有起跳点远,手臂伸展距离长、出手点离篮圈近的优点。是篮球初级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三步上篮”是篮球行进间投篮(跑篮)的俗称,它是在快速跑动中接球或运球结束时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由于篮球规则对球、手、脚的关系有严格的限制,所以“三步上篮”实为“两步上篮”,决不能理解为“跨三步后才上篮”。  相似文献   

5.
史祥俊 《体育教学》2011,31(5):63-64
一、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本次课以篮球的单手低手上篮为主的技术教学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熟悉球性,在掌握运球接单手肩上行进间投篮的基础上,学习单手低手上篮的技术动作,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篮球运动的练习规律,重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各种手段方法,教学方法紧扣重、难点,由易到难,由徒手到持球,由慢速到常速的设计练习,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迅速发展,对投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掌握更多的投篮动作,还需要在快速移动中完成。行进间双脚起跳投篮技术经常被NBA队员采用,而我国选手使用不多。由于在现有的篮球教材中对此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涉及较少;同时,在青少年的篮球基层训练中,对行进间投篮技术长期处在单脚起跳上篮的惯性思维教学,容易忽视对“两脚都不是中枢脚”规则的运用;另外,在基层比赛中该动作容易被误判为“带球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技术的普及。因此,正确和熟练地掌握行进间双脚起跳投篮技术动作,对丰富篮球行进间上篮的教学与训…  相似文献   

7.
伍广 《精武》2012,(29):36-36,38
行进间运球低手上篮是中小学篮球课的必修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归结难点,在于如何快速有效的掌握脚步动作。本文试图以行进间运球上篮的脚步教学为研究重点,分享一下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广大体育教学者提供一个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篮球是广受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必教的技术。而行进间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其它投篮动作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切入分球,可以直接得分,同时具有较强的牵扯和造成对方犯规的可能。它是篮球初级教学中的必修项目。行进间上篮是由跨第一步的同时接球,第二步跳起来在空中投篮这两部分组成。初学者由于对行进间投篮技术动作的概念不清,很容易造成“带球跑”和跨第一步接球后直接就投篮的错误动作。同时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命中率。篮球比赛中任何技术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命中率。一支球队无论…  相似文献   

9.
各种有关篮球运动的教科书中均未见有“三步上篮”的字样,而不少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案书写和课堂讲解时却屡以此词替代行进间投篮术语使用。经调查:行进间投篮这一技术动作称谓使用混乱具有普遍性。 篮球术语是表达篮球技术动作的一种专门用  相似文献   

10.
邱有明 《体育风尚》2023,(12):95-97
篮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而在篮球比赛中,投篮技术是取得得分的关键。其中,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稳定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准确的投篮技巧。本文将探讨初中体育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训练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提升篮球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三步上篮是篮球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动作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以及相应的篮球技术才能保证学生能完成三步上篮技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少学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好、理解不透彻,常常造成手接  相似文献   

12.
篮球中的行进间运球上篮通常也称三步上篮,它是篮球技术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笔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简便并非常有效的方法。现将方法与步骤叙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辉 《新体育》2022,(10):80-82
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现状,其次从介绍运球方法,掌握“三步上篮”的基础要点、研究行进间运球,进行持球跑动训练、保持身体正确姿势,呈现身体和篮球一定角度、行进“三步上篮”,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整理投球思路,掌握好篮圈的位置、形成健康运动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方法,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时空情境教学是指利用时间、空间与情境的变化进行教学。篮球教学中,行进间上篮技术是学生必学的一项基本技术,虽简单,但在比赛运用中却包含着很多变化,也是运用中很难把握的一项技术。行进间上篮技术的教与学体现着篮球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从时间上看,可把  相似文献   

15.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高手右手投篮  相似文献   

16.
<正>一、熟悉动作轨迹,做一名睿智的体育教师精炼的讲解、准确的分析可以弥补完整动作本身示范的不足。中老年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动作技术特别清晰,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解决教学示范的问题。笔者的同事,彭伟老师将近50岁,他在教学"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时,在示范动作时通过经典的讲解和徒手示范,让学生掌握动作方法与路线;通过"哒,哒—哒"的口令,解决跑的节奏问  相似文献   

17.
小学篮球训练,主要任务是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熟悉球性,学习传球,接球,运球,投篮、行进间低手上篮等基本技术。通过一些综合练习,增强学生体质,学习简单配合,使之能够初步进行小篮球活动,并为中学篮球教学训练打下较好的基础。小学生篮球训练的对象主要是8—12岁的儿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进行小篮球训练  相似文献   

18.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中接球然后用单手高手的“上篮动作”。因此,出手点高、易于躲开对方的“封篮”。这种行进间的单手肩上投篮虽然应用起来能取得好的效果,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篮球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术,因此当身体跳到最高点,手臂往前上方投篮的同时,两腿并腿下落.形成手臂上举和腿下落这样相反用力。其次,对于初学者来说,由腹前双手持球举球到肩上这个过程如果交待不清楚或没有严格的规定,极易出现“屈髋”的错误动作,此种动作如果形成错误定型则较难纠正。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学到规范  相似文献   

19.
后文强 《健与美》2023,(7):100-102
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篮球课程已经成为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作为初中体育篮球的重要基础课程,学生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篮球竞技的能力,也会对学生初中生涯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传统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训练教学,往往采用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学习兴趣。对此,文章对初中体育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训练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对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熟练程度,进而提升篮球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任课教师:嵇明海人数52人男28女24一、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和行进间双手或单手低手投篮。2)发展身体的各种练习,技巧;复习前后滚翻。二、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通过本课教、学、练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认真学练本课内容。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投篮的动作技术及练习方法,并能了解技巧前后滚翻的练习方法。2)运动技能: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80%~85%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投篮动作技术。90%~95%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技巧前后滚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