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军 《钓鱼》2006,(22):38-39
拉砣钓法实际上就是海竿钓法。因为它使用的钩组、铅坠、钓饵,完全是海竿的操作程序,唯一的不同就是不使用竿。随着钓鱼活动的普及,使用这种钓法的钓友越来越多,拉砣钓以其投资少、简  相似文献   

2.
张忠江 《钓鱼》2011,(17):30-31
(二)海竿钓法:也叫抛竿钓法,海竿钓法主要有两种: 1.海竿远投垂钓法:选用3米以上的海竿,可配用齿槽或手拨轮、中型旋压式渔线轮或鼓形渔线轮;钓线用直径0.35-0.4毫米的优质尼龙线,线长100-120米:钩坠的组合与手竿钓法用的相同,只是坠子要重些,钩距为2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蔡立年 《垂钓》2007,7(2):45-45
“跑铅”一词还是我学会悬坠钓以后才知道的,顾名思义就是跑动的铅,也就是说在垂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天气、水流的影响,在铅坠完全着底钓钝的情况下,将空心铅坠上方的太空豆,向上调整出一定的距离,使鱼儿吞食饵料后拖动鱼钩的信号不被铅坠的重量影响,进而迅速地传递到浮标,让垂钓者不失时机地提竿起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秦犁 《钓鱼》2014,(20):14-16
1989年以前,无论竞技、休闲,钓综合鱼都是坠钩沉底。鱼咬钩得牵动铅坠才有浮子反应,鱼小坠重,子线长而衔住了钩的鱼原地不动,浮子未有反应是不会提竿的。台钓出现后坠不沉底了,调整铅重和浮标,利用钓饵的溶散性、持钩性,有了钓底、钓离底、钓行程和打浮的变化。然而同样钓鱼,系统学习台钓与凭观察、感悟,联系实际在继承和创新中掌握悬坠钓技术的人是不同的,后者被称为"土台钓"。  相似文献   

7.
肖红卫 《垂钓》2006,6(6):30-31
过去人们垂钓多用长竿、短线、七星标的传统钓法,自从悬坠钓术传入大陆后,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爱上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不论在养殖鱼塘或是野外湖泊,悬坠钓法都被钓鱼人所广泛使用。如今,悬坠钓法已被国内广大钓鱼人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的革新:钓浮、钓翻身、钓跑铅、逗钓、拖钓等,这些新技法已和最开始的悬坠钓法大不一样。而我们垂钓时遇到鱼情发生变化,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来调整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吴延明 《钓鱼》2008,(15):21-22
凡从事手竿钓的钓线,在施钓操作中,不论是5~7星浮传统钓也好,用台钓标悬坠钓也好,也且不论钓点水深多少,用线长短,只要你投钩垂钓,并校好标位和可视的标垦(一般称为标示或标相),此时,以标示标目为界,垂于水面之下直至拴钩部位的钓线,就称为“水线”,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水线多深”;而标示标目以上多余下的、便于钓竿操作的一部分水上钓线,  相似文献   

9.
蒋青 《钓鱼》2006,(18):14-15
子线又叫脑线,是连接钩和铅坠的那段钓线,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主线,以前早有使用,但不普遍。真正推广和普及的是悬坠钓进入大陆以后,钓鱼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它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钓法,使我们的钓鱼技术走向更高,充满玄机。下面我就子线的两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粗  相似文献   

10.
在滩涂较大的水域,或要把钓钩下到相对安静的沟渠对岸,或在波光中散漂无法分辨的情况下。长竿短线钓法就不大适用了,往往需要用风漂甩大鞭。为了保证既甩得远,又要钓组灵敏,此时,风漂与铅坠的匹配,对垂钓效果影响十分明显。现介绍两种匹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巧用炸弹钩     
符兴肃 《钓鱼》2009,(4):49-49
海竿装上炸弹钩,由于钩多,诱钓合一,抛得远,因此很适合在江河水库里钓大鱼。底钓时,一般都是在钓线上先穿一个大活坠,然后紧挨着坠挂上炸弹钩。这种钓法有两个缺点:第一,饵团投出后横卧在水底,有半数钩被压在泥沙里,只有嵌在饵团上半部的钩才有中鱼的可能(图一);第二,收线换饵时钓线被坠压在水底,钩只能随坠沿水底滑行。  相似文献   

12.
海竿垂钓,最令人懊恼的是坠子挂底,造成丢坠跑鱼。后来,我将连坠线换成细线,使铅坠变成“舍弃坠”。即遇上较大鱼后,若再发生挂底,就可拉断连坠线,舍弃铅坠,保住上钩之鱼不脱钩。  相似文献   

13.
姚远 《钓鱼》2014,(21):24-25
手竿绷尖钓法是由海竿底坠串钩和活坠爆炸钩的钓法演变而来,是指在手竿传统钓法和悬坠钓法的基础上,去掉浮漂,抛满竿,收紧钓线后通过观察竿尖点头的变化而判断提竿时机的一种钓法.本来此钓法主要是用于在自然水域因钓场环境特殊(如流水、钓点水位太深、大风、下雨)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极端的钓底栖鱼(包括半斤以上的鲫鱼、鲤鱼、草鱼等)的办法.但由于近年来自然垂钓水域的减少,黑坑池塘的增多,黑坑里的鱼类经过多次的垂钓之后警觉性会就会增加,悬坠钓法由于子线垂在水中,鱼就饵的时候容易因为触碰子线而产生警觉性,导致目标鱼没有明显的吃饵漂相.  相似文献   

14.
张炎冰 《钓鱼》2004,(21):25-25
在使用星漂、坠钩平底钓组的时候,鱼咬钩不是把浮在水面上的浮子拉下水,就是沉在水中的浮子慢慢浮上水面。解释这一现象就是,鱼咬住了钩,牵动铅坠移位,浮子下沉:鱼衔着钩往上游,将坠提离水底,浮子上浮。显然,鱼能不能搬动铅坠是鱼漂运动的关键。悬坠的不同是铅坠位移除了鱼的因素,自身存在着浮标运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哲 《钓鱼》2004,(11):34-34
1、舍弃坠。舍弃从字面解释就是不要的意思。舍弃坠就是资深钓手在施钓碎石多,有障碍的自然水域,因挂底而保全钓组或竿不受到损伤而舍掉的铅坠。故名舍弃坠。  相似文献   

16.
严实 《钓鱼》2010,(6):18-19
5、欲通吃,钩朝天 钓鱼都是钓线的一端绑钩,然后穿上浮子或挂上浮标,再将钓线的另一端与钓竿连接固定,之后装饵抛钩就等着鱼咬钩了。为了让钩迅速沉至水底,又在离钩2~4厘米位置的钓线上夹上一个铅坠。这样鱼咬钩先得衔住鱼钩,然后牵动铅坠浮子才有反应。  相似文献   

17.
张炎冰 《钓鱼》2004,(17):28-29
悬坠钓法与传统钓法有哪些不同?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坠和浮标。从坠钩平卧水底.鱼咬钩移动铅坠到坠悬离水底,是因为浮标平衡了坠钩重量。钓组结构变了,信号也跟着改变。如果我们的认识继续停留在鱼漂概念上,用抬漂和黑漂去解释浮标反应的咬钩动作,必然会放弃许多有效鱼讯。  相似文献   

18.
一、高低坠钓法在冬钓鲫、鲤中的妙用近十年来,在宝鸡地区盛行着高低坠冬钓鲫、鲤的钓法,既可长竿短线,又可用于台钓。冬天钓鲫、鲤时多数钓友使用小钩细线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在台钓线组中因为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太轻,不能使钩饵  相似文献   

19.
达奇 《垂钓》2011,(5):29-29
在悬坠钓法盛行的今天,为什么跑铅钓法仍备受推崇?依我来看,主要是因为跑铅钓法可以弥补悬坠钓法的不足,而在一些特殊或极端的鱼情下恰能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20.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