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以孔子为分水岭,孔子之前是官府垄断时期,只有贵族、官宦的子弟才能享受教育,一般贫民子弟根本没有权利享受教育。自孔子兴办私学后,这种官府垄断的格局才被打破,教育才走向寻常百姓家,所以说孔子是中国教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曾琦云 《学子》2004,(12):40-41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许多学习、启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孔子及《论语》论师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习苏旭 《辅导员》2009,(9):53-53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教育主张,意即有教育的地方,就不应把受教育者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厚此薄彼。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毕生躬行着他的教育思想,造就了我国古代教育“弟子三干,圣人七十二”的辉煌,被后人尊称为“万代师表”。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和教育要求已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理应比古人更有发展才是。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循循然善诱人。但更多的时候,孔子是一个性情直率的人,他有着严厉、率直的论政风格和施教风格,这是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一面。这种严厉和率直既也体现在他的施教风格中。孔子的这种率直人格是其率真个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君子人格的自然流露,它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0,(20):F0003-F0003
<正>2010年,济南市光明街小学被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孔子文化主题学校"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坚持不懈地营造孔子文化氛围,进行经典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孔子诸多的弟子中,老先生最欣赏、最钟爱的恐怕莫过于颜回了。对于颜回的志向、品行和道德,孔子曾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伤得不能自已。然而尽管如此,颜回还是被恩师孔子怀疑了一回。那年,孔子领着众多弟子到处奔波,困于陈蔡,“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吕氏春秋·君守》)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米粒未进,孔子深感体力不支,只好白天睡觉了。颜回讨回米烧起饭来,孔子迷迷糊糊闻到了饭的香味,他眯着眼睛看颜回在灶上忙活。谁知,他看到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相似文献   

8.
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英语教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乐学"、"学思结合、学而行之、学以致用"、"教学相长"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其中五个方面,教师由此探讨孔子教育思想对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0):44-47
孔子在长期教学中摸索和总结出"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学方法,两千多年来被历代所运用。今天,我们的大、中、小学的老师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着孔子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我们重读《论语》,进一步深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古为今用,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刘永绪 《山东教育》2012,(11):16-17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孔子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人,而不是一般的或典型的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孔子必须要因人施教、个别指导。换句话说,孔子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再者,孔子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通过主动追求来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作为与此并行不悖的另一方面,孔子的教育理念要求创造性的批判与超越,而不是顶礼膜拜;要求批判性的创造,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而不在于功利主义的抱负,老师也不应该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对学生作评价。与其保守的政治纲领相比,孔子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李战华 《中国教师》2010,(23):49-51
<正>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如朋友般默契、如父子般情笃、符合教育规律的师生关系:孔子深爱着弟子,也深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孔子与弟子形成的师生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作用、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作过深刻的论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品质教育处于核心地位。围绕道德品质教育,孔子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内省、律已、勤,乍、苦修、实践、互助、移情等等。如果抛开其中的一些被现代社会所扬弃的教育内容,那么,这些闪烁着古代智者思想光芒的德育方法,即使在将要迈入对世纪的今天,也仍然能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分析一下,孔子常用的德育方法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注重内省,见贤思齐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把握一个…  相似文献   

14.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 ,子路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 ,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 (今山东泗水 )人 ,姓仲名由 ,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 ,质朴而粗俗 ,却又好勇斗狠 ,只比孔子小九岁 ,在拜孔子为师以前 ,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 ,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 ,因此不但不生气 ,反而每次见到他时 ,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 ,子路被感动了 ,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 ,孔子问子路 :“你喜好什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介绍孔子在教育产业、教育模式、人才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诸方面创新实践与创新成果来展示孔子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以此来揭示孔子作为一创新文化倡导者与实践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教育哲学观点仍然被运用于当今的教育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论语》中记述的孔予及其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脉络和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振波 《成人教育》1996,(11):30-31
值得借鉴的孔子的某些德育原则周振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到今天仍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特别在德育原则思想方面更有其卓著的建树,常为德育理论界所论及。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邵艳娜 《教师》2010,(17):96-97
本文以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教育理念为指导.,回归历史重新温习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宗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而把孔子的先进理念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来阐述如何把其先进理念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以期推陈出新,使我们鸽现代教育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