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连续回流及超声提取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白山区野生毛茛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11.60~5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n=5,RSD=0.91%),测得毛茛总黄酮含量为1.8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毛茛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芦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使用芦丁增强KMnO4-NaOH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进行芦丁的测定.本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芦丁在1 0×10-7~5 0×10-5g/mL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分析信号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10-8g/mL;对5 0×10-6g/mL的芦丁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 5%.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片剂中芦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19~0.9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1.0826C+0.049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0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差异。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h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芦丁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v:v=20:80),柱温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不同产地的药材含量差异较大。6个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均以甘肃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苯酚一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茵陈蒿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多糖换算因子f=1.3124,在105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6%,精密度RSD%为1.24%,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6.
赤胫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于510nm处测定赤胫教中总黄酮含量为3.33%。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苦瓜酒中皂苷的含量。方法:以人参皂苷和β-谷甾醇为对照品,香草醛一高氯酸分光度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人参皂苷在0.030-0.240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2.5%(n=6),样品含量在0.1511-0.5630rag;β-谷甾醇在0.015-0.116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2.6%(n=6),样品含量在0.0656-0.2479mg。结论:β-谷甾醇和人参皂苷均可作为测定苦瓜皂苷含量的对照品,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苦瓜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5.036,在2-2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牛蒡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L9(3。)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次数4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7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2次;芦丁在4.00~10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2.5%(n=6)。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不同采集期银杏叶中芦丁的含量,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样品中的芦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5月份银杏初叶芦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桑姜感冒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506 nm作为测量波长进行测定。结果:芦丁在0.5~3.0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为1.9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桑姜感冒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用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对阿里红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通过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阿里红中总黄酮含量.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阿里红生药及其制剂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柚柚皮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丁为标样,选择波长258 mm,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柚皮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的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0.3%。金柚柚皮中总黄酮含量迭1.0%。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乔3号中芦丁、槲皮素中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DZU VP-ODS(4.6 mm×150 mm,5.0μm)色谱柱,甲醇-0.08%:磷酸溶液(6∶4)为流动相,流量为0.95 mL.min-1,检测波长为358 nm。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度良好(R>1.5),芦丁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32.0~288.0μg.ml-1和18.8~169.26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0%,相对平均偏差(n=5)分别为0.4%,0.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鬼箭锦鸡儿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物,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藏药鬼箭锦鸡儿总黄酮平均含量5.32%(RSD=1.52%,n=5)。  相似文献   

16.
以乙醇为提取剂,用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的黄酮,用Fenton法初步探究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并与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溶液和芦丁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得率为0.163%;同浓度同体积的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和BHT溶液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为: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BHT溶液。  相似文献   

17.
芦丁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lmol/L B-R缓冲溶液(pH=3.10)中,用循环伏安法可得到芦丁的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Epc=0.405V,Epa=0.467V(vs.SCE)。实验表明,Rt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和扩散同时控制的准可逆过程。测得还原峰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39,标准速率常数为kn=0.48s^-1。用该法测定了芦丁片中Rt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样品溶液,提取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浸提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30℃,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用NaNO2、Al(NO3)3和NaOH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10nm波长处测定赤胫散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表明:总黄酮在0.008-0.04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9.5786C+0.0068,相关系数R2=0.9987,其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0.17 mg/g、28.07 mg/g、49.73 mg/g(n=3),RSD值分别为1.75%、2.83%和2.19%。最后得出结论:赤胫散中总黄酮在根部的含量最高,叶部次之,茎部最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确定枇杷酒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了NaNO2、Al(NO3)3和NaOH浓度分别为4%、0.5%和6%(质量分数)时最适合用于枇杷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最后,通过芦丁标准曲线确定总黄酮含量。以上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可以作为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