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云  杨芳娟  陈颖  刘文澜 《科研管理》2017,38(10):138-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央财政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需求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整体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框架以及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开展了针对近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最后从改进基金资助模式和资助类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构建了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主体的人才资助链,助推基础研究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本文以2016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为案例对象,回溯其科学基金资助及人才成长历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其人才成长的各阶段特征及总体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基金在促进高水平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助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国家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人才资助计划。本文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根据2002-2013年国家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数据,分析了青年基金申请人和负责人的性别、年龄、学科与职称分布情况以及后续获得面上项目资助情况,初步分析了青年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员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了清华大学通过科学基金取得的一系列结果。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在清华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科学基金为基础研究队伍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师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促进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的出现。文章对科学基金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德国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8-2012年受洪堡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比较洪堡基金和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绩效,发现两个基金的资助对学术成果的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应加强国际化、提升论文影响力、增加对企业博士后的资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成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2005年浙江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且受资助当年至2013年仍在本省工作的负责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资助项目信息,对负责人后续获得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国家—地方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负责人成长规律、发展模式,以及学科领域、地方科学基金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获得项目资助是科学人才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经历,对人才的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973计划项目资助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逆向追踪这些科研人员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探讨项目资助与科学人才阶段性成长之间的关联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基金资助与科研人员阶段性成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科学人才成长呈现约5年为一个阶段的学术生涯跃迁模式;项目资助类型结构在科学人才的不同成长阶段及不同学科领域中具有差异性,对科学人才的成长也发挥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政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科研资助而开辟的专属通道,择优资助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博士后从事创新性研究。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对象,运用循证评估设计方法,建立基于"评估议题—关键问题—证据"的整体资助绩效评估框架,通过文本分析、数理统计、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等评估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系统总结基金资助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资助政策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评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十一五"规划,2007年基金委对项目的资助格局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来面上项目中的三个亚类进一步明确定位,原来的"自由申请"项目称为"面上项目",仍属于研究项目系列."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划归人才资助系列.面上项目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基本资助原则仍然是控制规模、提高强度;对青年科学基金采取了适当降低资助强度的措施,扩大规模以提高资助率,在项目评审中对其研究队伍和研究基础要求淡化,重在支持其创新思想和发展潜力,为青年科技人员初涉独立科研提供"第一个馒头";地区科学基金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资助政策转变成结合当地特色,以吸引、稳定和培养人才为主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张垒 《情报杂志》2012,31(7):97-102
创新研究群体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发挥团队效应.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0余年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数量、资金投入、区域分布、研究机构,以及区域分布基尼系数和区域学科分布多样化指数,研究高技创新群体数量与高校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指出创新群体建设具有稳定性、增长性,研究方向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团队资助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和集聚效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段培新  王凯凯  孟溦  郑毅 《科研管理》2022,43(5):94-103
科学研究离不开稳定持续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配置对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成效尤为重要。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对NSFC面上项目2011年资助政策变化进行分析,检验了剔除项目不相关产出后经费增加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从而验证经费变化的政策“净效应”。研究发现:科学基金经费增加显著提升了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而剔除不相关产出考虑政策“净效应”后,经费增加对项目产出质量提升更显著。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经费规模增加对科研产出影响的政策“净效应”存在着“强者恒强”的作用,且中等规模团队在经费增加政策中受益更多。为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配置成效,可适当增加经费规模,引导科研人员“重质而非冲量”学术发表行为;科学基金针对不同人群实行精细化、差异化资助,提高资助政策精准化程度;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成果管理,应更加关注项目的实际产出。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创新型团队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而创新型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又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和激励。通过文献分析和国内外创新团队案例分析,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潜能四个维度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S证据合成理论,以江苏省欧阳平凯院士生物工程创新团队为例,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高水平创新型团队的创新能力总体处于“好”,但仍存在团队突出人才缺乏、科研资助力度较小、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人才搭配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嘉  罗玲玲  邢怀滨 《科研管理》2015,36(6):92-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资助渠道之一。通过参与"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的综合证据收集工作,从问卷调查分析中获取了科学基金资助的两类青年人才对科学基金资助绩效的整体评价。问卷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科学基金对发现科学人才、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并对科学基金面对的管理压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资助绩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春林  宿芬 《科研管理》2006,40(11):43-45
顺应时代潮流建立起来的新型高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新型高校科研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对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层级管理体系来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使得项目管理遵循科研规律,提升新型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和科研绩效产出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2006-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立项数据为研究对象,从资助类别、研究队伍结构、依托单位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国家“十一五”与“十二五”时期管理科学部项目资助情况及时间趋势,研究发现资助项目呈现出“立项数量稳步增长,资助额度和强度不断提高”、“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增速领先”、“项目负责人呈现年轻化、高学历与低职称特点”、“依托单位以高校为主,985工程高校占比高”、“卫生管理与政策、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领域立项数量增长迅速”、“研究热点不断拓展,稳中有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G企业的研究院是其所在企业集团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平台,与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后,在乳制品营养、食品安全控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构筑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体系。G企业立足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博士后培养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高校、海外资源,注重协同创新,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孙玉涛  张艺蕾 《科研管理》2021,42(10):20-27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是我国引进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11”工程大学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实施该项目与科研产出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年项目”显著提升了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对科研产出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2)“青年项目”对大学科研产出的促进效应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高学术水平大学相比,“青年项目”对低学术水平大学科研产出的提升更大。(3)大学科研经费投入在“青年项目”和大学科研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从组织层面丰富并拓展了“青年项目”政策研究,为青年入选者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