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现已揭晓。就这次一级学科排名的目的、意义、方法及评选的公平公正性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心主任吴佑寿院士。 据吴院士介绍,本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各参评单位有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等进行排名,目的是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以山东省19所省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ESI和Wo S数据库,对高校的ESI学科、论文数、被引次数和高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还是学校数,整体数量都偏少,各个高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采取措施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优势学科及潜在优势学科的发展。2016年4月23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印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邀请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参加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意味着全  相似文献   

3.
大学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而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与机制则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依据与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发展.开展学科评估工作,运用学科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逐一对学科建设现状和水平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评定,是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涵盖发酵工程、制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江南大学以“发酵工程”为主体参加“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获得全国排名并列第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文从学科评估整体情况、二级指标与有关数据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找出了其差距与不足,并从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发展的均衡性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涵盖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7.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涵盖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全国排名中并列第二。  相似文献   

8.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一级学科评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允卫  易开刚 《科研管理》2006,27(1):156-158,90
从现有材料看,国内至今已有3家单位和个人共发表了4个不同的有关一级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关领域的实践探索。从评估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戴鹏杰 《情报科学》2021,39(6):75-83
【目的/意义】洛特卡分布以及对应的科学生产率概念是分析了解学科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有助于重新审 视中国人文社科各学科发展现状与相互关系。【目的/意义】本文采用二次文献中复印报刊资料中所全文转载的学 术论文为研究基础数据,根据洛特卡定律分类及整体描述了中国人文社科整体与各一级学科的科学生产率。【结 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的整体科学生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低产作者的数量明显萎缩;一级学科间的科 学生产率差异明显,部分应用型学科、热门学科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2016年后党和国家一系列鼓励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对于学科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创新/局限】首次针对中国人文社科二次文献以 及下属各分支学科的整体研究,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度有较好保障,且深入分析了多个中国人文社科一级学科之 间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重点学科科研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基于科学计量的研究型大学重点学科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评价模型.以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10所高校的该学科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这10所高校的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的科研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淑华 《情报杂志》2021,(1):84-88,149
[目的/意义]安全审查是一项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安全制度,目的是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存在着“重物轻人”的系统缺陷,人的因素成为最薄弱的环节,情报人员安全审查问题亟待加强重视改善、探索制度创新。[方法/过程]将风险评估的理念及方法引入情报人员安全审查中,提出安全审查应当遵循“完全审查”“内外兼顾”“水平区分”“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从审查主体、审查类型、审查间隔、对象分级、风险评估、动态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制度框架进行设计,构建了一套综合、立体、可操作的情报人员安全审查新机制。[结果/结论]这套机制将为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和相关的工作实践提供实用的参考,在实施中可以示范项目的形式试点运行、逐步推广应用,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从本地模拟系统到南京 合肥两地远程通信联调的研究概况 ,着重描述其原理、接口和联调结果 .其中本地模拟系统已于 2 0 0 1年 7月 1日通过了LAMOST工程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而南京 合肥两地的通信联调也获得了成功 .  相似文献   

13.
同行评议制度缺陷的根源及完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行评议是科学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方式。现有的同行评议制度中普遍存在着非公正性、非客观性、非合理性的缺陷。本文详细描绘了现有同行评议制度的缺陷,分析了缺陷存在的根源,并创新性地提出一整套完善机制以消除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4.
陈光  陈凯华  龚旭  苑怡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427-1433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机制之一,是科学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同行评议,它是遴选高质量基金项目的重要保障机制。为了使同行评议科学、客观、公正,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文章从同行评议机制的发展及其优缺点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面临的挑战:不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专家和管理队伍规模不适应项目申请数量增长,专家评审行为缺少对象反馈且评审专家遴选有待优化,以及项目评审流程缺少监控手段等。据此,文章提出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建设“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的同行评议监督与评价系统思路。文章阐述了RCC机制的动态性和科学性,总结了其在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和提高项目评审效率中的潜在用途,为进一步推进RCC机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显示,同行评议的RCC改革方向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RCC制度设计、加强评审质量监测并营造RCC评审文化。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完善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的重要性,指明该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行的发展路径,为RCC监督与评价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新时期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实验室如何进行管理评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健 《大众科技》2012,(5):240+213
实验室管理评审,是由本实验室组织对自身在实验室认可有效期内是否符合认可要求,并保证在认可规则和认可准则修订后,是否能够实施纳入管理体系情况的自我检查.文章结合实验室工作实践,浅谈如何进行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审查.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制度体系、对利益冲突的界定、利益冲突类型及处理措施、豁免规定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同行评议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管理体制机制及其规律,总结了其利益冲突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期对促进我国科学基金同行评议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观计量LPM模型在同行评议专家选择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俭  景衍斌  陈锐  赵京兴 《科学学研究》2008,26(6):1243-1247
 同行评议制度目前广泛运用于科研项目的审查、立项、监督及成果评价等领域。同行评议方法已成为贯穿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的一种方法。国内目前对同行评议的研究较多,但大都是定性和一般描述性研究,缺乏精确定量分析。本文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对同行评议制度进行研究,这在国内同行评议研究中尚属首次。这种研究在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并且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提出新的结论和新的研究同行评议的方法,这对于指导科研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种定量评价仅是一个开端,后续将利用蒙特卡罗实验随机生成数据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将程序正义引入学术评审领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扉南  陈浩 《科研管理》2003,24(1):34-39
专家评审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成为学术领域中一切行政决定的基础。如何组织好专家评审,使其真正起到维护公平竞争的作用,对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种新视角对构造科学的评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思考,论述了在学术评审领域中引入程序正义原则的适应性、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并初步探讨了专家评审的程序正义模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在TOE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ERP系统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将ERP系统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为四类:技术因素(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组织因素(高层管理者支持、项目管理、用户参与度),环境因素(外部专业支持)和用户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用户参与度、外部专业支持、系统质量是影响中国企业ERP系统用户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服务质量和高层管理者支持次之;ERP用户的角色差异导致其满意度的不同;ERP系统用户满意度模型对国有企业有更好的解释能力;采用不同类型ERP系统的企业,在ERP系统用户满意度指标上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