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心小屋     
《小读者》2006,(5)
点将征答台如何才能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河北廊坊市管道局中学郭士琪来信说:我认为追星其实没什么不好。因为追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追求。就拿我来说,从上初一起,也开始追星了。我喜欢的明星是一个能自己写歌词的创作型歌手,他为人自立自强,我不仅喜欢他的歌,更敬佩他的为人。当然,对我们学生来说,追星也得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毫无目的脱离实际的去追星,那是不对的。无论是球星、歌星,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优点等,比如自立、自强。我们欣赏他们不是为了自己也非要变成歌星或球星不可,而是可以把唱歌或玩球等当作一种业余爱…  相似文献   

2.
刘若瀑 《家长》2010,(1):10-10
我喜欢明星,也喜欢追星,在我看来,追星是我前进的动力。可我的父母却不允许我这样做,在他们看来,追星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因此,我和他们没少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追星不好,其实追星可以让人变得特别开朗等,但是追星过了火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小孩子喜欢明星、歌星、球星虽然好,但是追星方法错误,就会导致成绩下降等,如何能够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明星当成一个娱乐的“朋友”,要不就把明星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就行了。不要那么过于盲目地崇拜他们。追星好,学习更重要!$内蒙呼和浩特市光华小学@王宇鹏  相似文献   

4.
当前初中生普遍有追星心理,他们一旦喜欢某个明星,就会关注这个明星的所有事情,会自觉学唱或模仿这个明星的所有歌曲或一切行为.在校园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学生挂着MP3等,听着同一个明星的歌曲;不少学生聚在一起,讨论着某个明星的绯闻;也有学生因喜欢的明星不同,相互间为维护自己喜欢的明星形象而争论不休.这些现象表明:初中生中仿佛视自己也是一个明星,但遗憾的是,他们对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却往往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用做教学内容的往往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显得很正派、严肃,而学生喜欢的则是偏向自由的流行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不和谐,学生当然难以喜欢音乐课. 不过,初中音乐教师不必为此懊恼,因为学生的这种追星心理其实是可以加以利用以有助于音乐教学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想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行阳 《家教指南》2005,(8):30-31,40,41
父亲董广瑜(中学副校长):前面有位同学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追星”,父母该怎么办?据一项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显示,看着孩子成天沉迷于“追星”,大多数的父母都束手无策。于是,便整天提心吊胆,总是担心孩子因为“追星”会影响学业,甚至误入歧途。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谈星色变”,只需尝试着这样做:第一,要正视明星。就是要正视明星的长处和短处,目前,有不少父母总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演艺明星,甚至认为他们唱唱歌演演戏,没什么了不起。因而,看见自己孩子对这些人如此崇拜,实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故意贬低明星。两代间的隔阂因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乐乐和许多孩子一样,有一些“任性”的行为,比如,挑食、不爱吃青椒、晚上不肯睡觉等等。妈妈知道,二三岁孩子的“任性”是出于他们不懂得“为什么”。虽然,大人也给他们讲一些道理,但孩子实际上是不理解的,或者是一知半解的。比如,一位妈妈教育三岁的女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但当妈妈叫女儿帮自己拿鞋子的时候,女儿的回答是“妈妈,你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吗?你也要自己拿鞋子”,说得妈妈哭笑不得。其实,年幼孩子的良好行为培养,是从做事开始的,而不必一定对他讲许  相似文献   

7.
唐金龙 《师道》2005,(4):32-32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追星的爱好,但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喜欢明星时,他们都说“就是喜欢呗”,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只知道明星成功的花环,却很少知道明星为了此刻的成功而付出的努力。怎么办?我决定将计就计,利用班会时间和他们一同公开来讨论有关明星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追星守则第一,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崇拜的。他不是徒有其表,而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他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第二,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金钱在追星上,因为明星的光环不会罩在你的身上,追星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第三,屏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第四,要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相似文献   

9.
对于“追星热”的问题,同学们莫衷一是。我以为,我们首先应当承认明星身上闪烁着时代的光彩。他们的个性特征、事业成就、生活情趣及人生理想,让人心悦诚服,向他们表示敬慕与爱戴,作为自我人生的榜样,又有什么不可取? 纵观“追星”者,只是将明星作为理想的化身,根本没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其等同起来。所以“追星”者也往往并不是幻想自己成为某明星第何况,明星可作为我们奋斗的动力,他们的成功能使平凡的我们不甘人后。明星们从渺小变伟大的辉煌历程,使“追星”者们热血沸腾,自觉不自觉地去攀登生活之路;同时,明星也可作为我们生  相似文献   

10.
时下,追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种时尚。张学友、周星驰、梁咏琪、邰正宵等港台明星们可以说是许多男少女们心目中的偶像。成为偶像的他们心目中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追星对象,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追踪明星们心目中的偶像。张学友张学友的偶像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网球手桑普拉斯,在九六年十月中旬举行的“万宝路网球,,锦标赛中,有幸与自己的偶像做拍档,进行了一场双打表演赛。学友对桑普拉斯一直是崇拜有加,连美国也宝丽金工作人员也知他迷恋桑普拉斯,故特地为他向桑普拉斯索取签名,桑普拉斯亲自在照片上写下“BEST·ALWAYS”,这张珍贵的签名及祝福令学友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等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12.
本刊驻江苏如皋小记者熊凯悦表情严肃地报道:“偶像”的意思是:“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如今,不少人把明星当做偶像,追星追得有些疯狂。可我要提醒大家:千万别让偶像误了事!目前,不少小学生将明星当做偶像。歌星唱歌跳舞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过多关注这些娱乐节目对我们学生来说能有多大的帮助呢?难道这流行歌曲还能帮助我们学习,帮助我们考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盲目追星不仅好处少,甚至还会产生反  相似文献   

13.
迪丽热巴     
《音乐世界》2014,(15):88-89
这部戏的主题是青春和时尚,关于自己的青春你印象中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呢? 事溪芮.我曾经有过一段持续了一两年时间的追星经历。在上初中的时候,《流星花园》特别火,当时就特别喜欢言承旭。我收集了他的海报啊、CD啊……当时的梦想就是想见到他本人,要一张他的签名照片。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为什么总被别人欺负?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你的孩子哭着跑回家来:“妈妈,他们都不跟我玩儿。”“他们都欺负我。”“没人喜欢我。”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心碎。你看到孩子是那么委屈,你既着急又不解: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喜欢他?你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事而让别的孩子远离  相似文献   

15.
读了广州白云师范学校《我看“追星热”》中几位同学的发言,颇有感慨,也想来凑凑热闹。我觉得,对于一名中师生来说:“追崇明星偶象,实在是不可取。因为,我以为,“追星者”其实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现实,去虚幻某种“真实”。比如你拜倒在刘德华脚下,一心履其成功之路,难说不是幻想为了放弃神圣的讲坛。过多地崇拜明星而成为“追星族”一员,让明星的光芒遮没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的爱与精力全献给某明星,从言行举止上模仿,思想感情上追逐,  相似文献   

16.
"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后来人们把追星的人们称为追星族。追逐明星,梦想成名,这是一部分初中生挥之不去的梦幻。面对现实,初中生朋友应该怎样看待追星这件事呢?本刊特别策划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7.
治馋方略     
孩子对别人手中的东西格外喜欢,哪怕这样东西是他们再熟悉不过或最不喜欢的,只要是拿在别人手里,都是好东西!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先来说说玩具、别人手中的玩具都是好玩的,哪怕是自己平时根本就不玩的。因为每件东西拿在自己手中和拿在别人手中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一件东西换个角度看就是新的,更别说这件东西在别人的手中会玩出不同的花样了,那更是自己未曾想到的。赶紧抢过来模仿或展示一下自己的游戏方案,是孩子们最急于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追星守则第一,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崇拜的。他不是徒有其表,而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他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第二,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金钱在追星上,因为明星的光环不会罩在你的身上,追星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第三,屏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第四,要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徐梦 《班主任》2023,(1):55-56
<正>为了解学生盲目追星的原因,我利用放学时间和学生们坐在一起,以聊天的形式来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追星观。第一次畅谈,我率先抛出话题——追星的真正原因。没有了师生的距离感,学生们敞开心扉,坦白说道:“追星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明星的颜值打动了自己。”此时,我顺势引导:“的确,在初次与人见面时,我们首先注意的就是相貌,可相貌只是人的一方面而非全部,除了明星的外表之外,我们还要关注什么呢?”这时,底下更多的学生嘟囔起来:“其实不只是颜值,明星努力训练的精神和不把一件事做好绝不放弃的毅力,也是我们崇拜他们的点!”  相似文献   

20.
杨洁 《中国德育》2008,(3):57-60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某个人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又因这个人的失败而悲痛欲绝;为了能和这个人见上一面而不惜千里迢迢、散尽千金;又因为这个人的影响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这些人是谁?又是谁令他们如此神魂颠倒呢?(视频显示“追星”的疯狂场面和娟娟的材料)片中以娟娟为代表的是些什么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