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地方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参与重点领域、前卫领域及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专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也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区域高职教育发展路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需要专业化、配套化人才的集聚,才能产生群聚效应,激发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高职教育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积极打造区域战略合作联盟,完善职业教育系统,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布局,增强高职院校技术服务意识,探索应用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又是有助于江苏省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应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然而以产业集群为优势特征的浙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特点,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应有错位.为有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应针对产业集群对高职人才需求的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特征,在发挥政府职能,挖掘院校潜力,吸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搭建多渠道"立交桥",创建高职教育品牌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对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表明,从其勃兴之时起,就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作载体,以职业为导向,发挥着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主导作用.高职教育既要培养个体生存的能力,又要创造社会财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论是在传统产业还是在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的职业岗位上都需要一大批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这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强大的拉动力,即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适用性人才的机构,它的发展是和地方经济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地方经济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且重点探析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限制,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区域经济特点决定了人才需求规格和数量。作为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人力资源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用人质量。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特点,形成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落户城镇带动了消费与投资,此外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安徽省高职院校地域分布不均,且安徽省高职教育输送的人才地区分布不均,高职院校的地域分布及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均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通过对比安徽省各城市的人均GDP及城镇化水平,得出安徽省高职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各地需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挖掘学校潜能;加大地区间高职院校合作,共享资源,促进安徽各地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型升级是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目前,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竞争力不断向高端化、发展不断向集聚化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才是推动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作为服务社会经济的高职教育,如何才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如何能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已成为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湖南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显示,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在整体布局及整体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前,湖南应利用现有的优势,推广好的经验,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须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来确立专业特色,立足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和发展性,因而备受高职院校的关注.打造高职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把我国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通过示范校建设的平台,各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了其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载体,凝练了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管理有效的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铸造了一批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合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产生很不协调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因此,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专业集群建设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为依托,通过嵌入产业链而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创新发展。绍兴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而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无法较好地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组建适应绍兴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职专业集群。在专业集群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的主导机制,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廖克玲  李洛 《教育与职业》2007,(26):171-172
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是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1、从地区分布看,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两省,其中浙江省是我国产业集群最多的省份。2、从产业类型看,我国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较少。3、从驱动力看,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都是自发生成的,主要包括“原生型”和“嵌入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