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6):165-166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感情、表达思想以达到互相了解的重要沟通方式,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实踐中不断提高的,幼儿语言的训练也是贯穿在孩子的全部生活中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的兴趣,从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4.
刘梦星 《高教论坛》2007,(1):120-122
劳动创造了人,而语言是和劳动一起使人成为人的最重的力量。语言仅仅被诠释为工具,漠视语言与人的本质的联系,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语言的出现比工具的出现进化更具革命性的意义,意味着人猿揖别,从原始走向文明。科学家新近证实,人类具有的语言基因使人类成为优势种群。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方式,语言使我们成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没有语言,人不能获得“类”的特征,不能进行正常的和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使我们成为思考的人,超越本能的人。语言不是用来传递什么的单纯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力量,是使我们成为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杨婉萍 《文教资料》2012,(15):77-78
艺术起源于劳动,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也是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实践是它的本质属性。人类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实践使人们不断地丰富思维材料,不断地完善语言形式,不断地发展人类文化。所以说,人们获得语言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叶圣陶语)国家教委1...  相似文献   

7.
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李琳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  相似文献   

8.
劳动是人类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基本作用之一是保持和促进手的发展进而促进脑的发展。劳动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几乎同时发生,工具是劳动的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展开了劳动/操劳、工具、世界之间关系的丰富内涵:个体的人唯经由打交道和上手才能领会工具,劳动中知晓何所用、何所来、不合用。不合用是修理、改造和创新工具的动机源头,也是工具维持性创新的动机源头。人唯有经由劳动才能理解指引网络,理解真实世界。劳动教育的目的因而与认识工具、认识世界联系紧密。劳动教育本质是一种劳动,是发挥出教育功能的劳动,因而具有六方面特点。在学校场域外的劳动教育在缘起、目的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劳动本身就有去遮蔽而使真理敞开的功能,因而认识性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相关,是劳动教育格外重要的方面。上手可以把个体迅速带往前沿,“上手”概念呈现出循序渐进作为教学原则的局限。世界随着工具的使用和上手状态亮相,工具是先进的,亮相的就是先进的世界,因而劳动教育课程中特别需要安排学生上手不同的、丰富的、先进的工具。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为新,突出体现在劳动教育中可见的先进工具上。  相似文献   

9.
人类创造了语言,语言引导着人类进入了文明,同时它也给人类留下了种种思索和疑问。其中之一便是语言的言意关系之间的矛盾。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没有语言的帮助,你几乎什么都记不住,而要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语言的言意之间这种矛盾的客观存在,正好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多种方式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人类自身的理性与情感在表  相似文献   

10.
语论十首     
小引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并发展了语言,人类通过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语言先于个体的人而存在。人生活在语言中,因而也生活在历史和文化中。有感于斯,作《语论十首》以咏之。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也不能离开阅读.  相似文献   

12.
语论十首     
小引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并发展了语言,人类通过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语言先于个体的人而存在。人生活在语言中,因而也生活在历史和文化中。有感于斯,作《语论十首》以咏之。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者要在学生塑造美丽事物的劳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在实现学生自身对象化的同时,也使其心灵之美得以呈现。劳动不是追逐利益的工具、惩罚的手段以及规训的方式,而是自主性、道德性以及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徐燕 《考试周刊》2010,(10):234-234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语言,3至6岁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也是掌握语言、学会语言的迅猛阶段。而语言,对幼儿来说,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幼儿交往、认识事物、保存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应创造更好的环境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经济活动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需要语言资源的支持与帮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生活与语言资源的这种辩证关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沟通信息和感情的交际工具.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语言.远古的人类,由于地理的阻断,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人们自然会提起"劳动"这个话题,唱响"劳动"的颂歌。"劳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毫无疑问,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今天,就没有世界的今天。从远古的钻木取火、狩猎农耕,到今天的核能发电、信息网络和人造卫星,人类一步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野蛮走向文明,在征服自然和创造文明的活动中,劳动是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糊现象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其成因源自语言本身的本质和特征。什么是语言?John Lyons(1981)曾列举了五种定义,这些定义的内容有同有异,但就语言的本质和特征来说,有两点是根本的: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二、语言是人类用以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语言符号不是我们能直接从客观世界中找到的某种东西,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以代表外部世界所得到的各种概念的一种工具。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经历两个不同和相互联系的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是客观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扮演着感知者的角色。人们在观察和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某些困难,而要正确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则非常不容易。这是因为认知手段和人的智能等诸种因素同时也是观察的对象。当人们试图通过其脑力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提到语言,便要说: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侧重于语言的功能。当然,语言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当人们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时,思维往往表现为形式,语言则是思维的内容;而人们进行语言活动时,情形恰好相反:思维为内容,语言则为形式了,所以,一个人的表达如何,往往反映这个人的思维情况,或敏捷、或迟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口头和书面符号;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习惯所使然,是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言也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