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3):20-20
正2001年2月12日——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2001年,由中、美、英、法、德、日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6国先后参加人类基因组对23对染色体DNA大规模测序的国际合作,最终绘制了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科学家经过初步解读,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包含3万多  相似文献   

2.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I0006-I0007
[导读]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研究由华大基因、加洲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完成。中外科学家揭示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科技日报深圳5月9日电(记者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9日,最新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农科院消息,11月1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世界首个蔬菜作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论文。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主导的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第一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1月22日21时整,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将测定选自全世界各地的至少1000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DNA序列,绘制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  相似文献   

6.
我们正沐浴在基因的阳光中,尽管眼下对基因阳光温暖的感知还多少有些朦胧。2月12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正式完成了“正版”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个正版图是对去年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修正,其间较大的差别是,人类的基因只有约3.5万个,大大少于原来估计的10万个。在此之前和同时,科学家也相继完成了拟南芥、水稻、果蝇和老鼠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实验小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实验室以及美国热带农业生物技术国际实验室的科学家合作,利用图谱为基础的克隆手段从水稻基因组分离了白叶枯病抗性Xa21基因。该基因是水稻基因组研究中第一个采用定位克隆战略分离的基因。此项成果标志水稻生物技术和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有关论文已于1995年12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05,(9):26-28
2005年9月1日,来自世界各国20多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草图,借助这种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得以一窥人类和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奥妙,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和黑猩猩只有百分之几的DNA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9):29-29
继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以及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之后,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将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  相似文献   

10.
张萌 《科学与管理》2003,23(2):64-64
继进化论、相对论、登月飞行之后,美国时间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宣布共同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跨越13年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收工。这是继发现DNA结构之后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基因组时代的正式来临。  相似文献   

11.
从新闻发布会上得知,“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将于9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加深我国与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北京市生物医药等产业界与世界顶级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2月12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只有3-4万个基因,远比过去预测的10万个基因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研究人员对基因的估计只是一个大概的预测,它反映了基因和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低级到高级。其实,基因数目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早就在开始“缩水”了。1999年12月1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第22号染色体被全部破译。第22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3,(3):8-8
有消息称,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破译害虫小菜蛾基因组,研究成果“小菜蛾杂合基因组揭示昆虫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将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9,(8):80-80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7月16日报道:以我国科学家主导的协作团队经过5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分析工作;相关论文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于16日全文发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1日,来自世界各国20多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草图。借助这种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得以一窥人类和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奥妙。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和黑猩猩只有百分之几的DNA是不同的。自从4年前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之后,这次发表的黑猩猩基因组草图是第一份除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草图。此外,科学家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发表了小鼠和大鼠的基因组草图,黑猩猩是第4个加入基因组序列俱乐部的哺乳动物。“我们最近的亲戚——黑猩猩基因组序列草图的…  相似文献   

16.
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生物化石中抽取出恐龙的血液,用一条恐龙的DNA复制出一整群恐龙。这虽然只是电影中设计的一个科学幻想,但却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让保存下遗骸的古生物起死回生?科学家破译猛犸象遗传密码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2005年12月19日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猛犸象的部分基因组测序工作,计划利用克隆技术让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猛犸象“重现人间”。猛犸象又称长毛象,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哺乳动物之一。它浑身长满长毛,还有长鼻子和巨大、弯曲且最长达5米的长牙,看起来酷似身披长毛的大象,今天的非洲象和…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01-I0001
梅花因其独特的花香,在很多诗词中成为人们吟诵的对象。那么,它的花香到底来自何处呢?我国科学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合成梅花花香中重要成分乙酸苯甲酯的BEAT基因家族34个成员,并构建完成了首张梅花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其研究论文在2012年12月27日《自然通讯》亮点论文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23日说,他们已完成了牛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生产质量更好的牛肉和牛奶。 在美国农业研究局和贝勒医学院的领导下,来自25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以海福特牛为样品牛,历经6年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24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将刊登相关论文介绍这项成果。研究人员发现,牛至少有2.2万个基因,其中80%与人类共享。牛在遗传上与人类的相似性远远超过老鼠。这也意味着,牛可以替代实验鼠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此前,我国科学家于2001年10月完成了其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与精细图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所测定完成的最大的植物基因组,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用“霰弹法”完成的最大基因组精细图。这表明中国在基因组科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标志着中国的高性能计算在生物信息领域的综合实力。文章概要地介绍了该项成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研制过程和方法、应用价值及国内外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2021,(2):223-235
1 新冠疫苗点亮希望之光 2019年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当全世界陷入恐慌之时,2020年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为全世界科学家寻找应对和治愈新冠肺炎疫情奠定了基础,研制新冠疫苗的工作也拉开了序幕.此后,多名科学家纷纷投身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截至2020年12月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