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9月开始,我便是一名初三学生了。我经常被父母要求在家里学习,而每当我没有在学习的时候,他们总会说一些"讽刺"的话,那时候,我心里总会很难受。后来妈妈说,其实爸爸只是想要让我磨砺出一颗坚强的心。我其实都明白他们的爱,从他们的话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这又让我很惶恐。以前的我很自信,很喜欢构  相似文献   

2.
"做父母的欠儿女们什么?"这是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考虑到的问题.美国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表达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田雪 《百科知识》2021,(9):45-46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启蒙与性格萌发阶段,若忽视其心理行为问题,势必会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其影响甚至会持续至青少年时期.而这种由心理作为源头所导致的问题行为,在心理学领域简称学前儿童"内化性问题行为".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归因 在儿童问题行为的现有研究中,最主要的往往是家庭原因,但是在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忽视的研究却较少,情感忽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忽视伤害.情感忽视、无视是学龄前儿童对父母在其生长过程中关心、关爱等情感缺失的认知,是父母在生活、生产中忽略对孩子的情感输出造成的,它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又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留守儿童,人们首先想到的前缀词是"农村"。但如今,在城市里也出现了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虽与父母图生/活摄图在网一起,但大多数时间是与保姆、电子产品或者爷爷奶奶为伴;他们从小学开始在全寄宿学校里就读,一星期只见父母一次;他们的生活并不贫困甚至还很优渥,但最渴望的还是父母能常常陪在身边……如今,除父母到城市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外,繁华的城市生活中也有一群孤独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或因公出国,或去外地进修学习,或被派往异地开拓市场,还有的因父母离异而留  相似文献   

5.
<正>龙凤已飞空巢谁守?"雏鸟"飞走,独留父母空空落落、独自生活,是所谓"空巢"。巢空,父母之心,也就空了一大块。那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在全国一炮打响,就是因为拨动了父母儿女的心弦。前不久,北京一位八旬老太向法庭起诉,控告子女不回家,这是中国"空巢现象"的第一个案例。中国人民大学的穆光宗先生对孝道有一个很现实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要做孝子非常不容  相似文献   

6.
在亲戚朋友的心中,我是父母的好儿子.在他们看来,我从小到大都很孝顺、很懂事、很会体贴人. 我不否认,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很乖,从一般人的眼光看,我的确是父母的好儿子.  相似文献   

7.
原来教我英语的林老师调走了,谁会成为我的新英文老师呢? 她——当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老太婆"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心里凉了半截.我暗想:她一定很讨厌.果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验证了我的猜想.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如果你有孩子在谷歌上班,那是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儿.很多父母对孩子在谷歌究竟干些什么茫然无知,一提起"Chromebook笔记本"、"安卓小机器人"等,他们只能摊开手耸耸肩.现在,谷歌推出的"带父母上班日",让父母们有了吹牛的权利. 凡是年满30岁、还没有孩子的谷歌员工,可以在"带父母上班日"当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切尔西区第八和第九大道的谷歌办公室,近距离一睹科技巨头的风采.在2013年2月15日当天,就有285名父母享受了这种待遇.  相似文献   

9.
正我今年14岁,是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我性格活泼、开朗,在班级里人缘不错,有不少"闺蜜"。可就在前不久,我因为一件小事和最要好的她吵架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和好,这让我觉得很难过,甚至让我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我有认真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我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个问题,就是嘴里说出的话总是和心里所想不一样,明明心里是这么想的,可说出来的话又"变了味",完全是"口不对心"的,扭曲了我真正想  相似文献   

10.
<正>都说女人的心是海底的针。男人要想猜透她的心事,那等于在大海里捞针,自然是难乎其难。许多男人认为,最难懂的莫过于恋爱中女人的心了,用"口是心非"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女人说"不"的时候,也许就是默许;说"无所谓"的时候,其实很在乎;口里说"不要",心里可能很想得到;一边说着"没关系",一边转过身去掩面哭泣;虽然说"你走吧"语气斩钉截铁,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并非只有表弟吧,常常,  相似文献   

12.
汤淼 《百科知识》2007,(2X):37-38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  相似文献   

13.
开学了,看着孩子迈进了大学校门,父母自然开心,可因为孩子去了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家里空荡荡的,总归有点不适应.这些孩子小时候刚上学时失落的反应,现在轮到自己身上了.做父母的如何更好地渡过这个"空巢期"呢?一个三口之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却给了父母适应的空间,也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人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脱离了幼稚,但还很不成熟,渴望独立,强调自我,与成人特别是父母的观念和要求冲突很多,是正常和必然的表现,却往往被成人视为"叛逆"。用"叛逆"一词表述人的这一重要时期,似有不妥。  相似文献   

15.
禅的雅量     
禅师白隐是一个很受尊重的法师,他在庙里过着安逸的日子. 一天,住在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女人被人发现怀孕了,在父母的一再逼迫下,女孩说出孩子的父亲是白隐.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8):50-51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茁壮成长健康快乐。杰出的父母从来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是只做三件事。  相似文献   

17.
借力而飞     
<正>水因鱼而有了灵动,鱼因水才足以让自己绽放光彩;我因父母的孜孜教诲才有了勇气去拼搏,去获取成功,父母因我的"美丽"而有了笑容。夕阳与大地吻别的时候,我和兰正漫步于田径场。我们将飘落的树叶,踩满一地,那一刻我想对天空说:"我很幸福。"为了父母,为了家人,更为了我自己,我要借天空的广袤展翅翱翔。  相似文献   

18.
不希望被人赞"好乖"几乎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乖. 但我发现,人只要一过了青春期,就不希望被人赞美"你好乖". 为什么? 几个高中生告诉我:那根本不是赞美,好像是在骂他笨、平凡、呆板、没创意、人云亦云、土里土气似的.如果真要赞美他,他宁愿接受"你好酷!"、"你超可爱!"、"你好聪明!"、"你的EQ很高哦!"这些比较现代化的用语.  相似文献   

19.
尔玉 《青海科技》2012,(5):85-86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们做的是良心产品",我心里很感动。第二次听到有人这样说时,我感到很奇怪。第三次,经过一个繁华的商场,广告牌上赫然写着"良心产品",我有些生气了。然后,我上网一搜索,发现成百上千个企业在说自己有良心。  相似文献   

20.
最近,英国的研究人员跟踪了1693名男孩和1667名女孩,调查了他们成年后从事的职业,发现只有6%的人从事儿时梦想的职业,其余人都因为家庭因素和他们自身的心理变化而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真是没错。想想我们最初当科学家、航天员的梦想,最终有几个成真?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动摇一个人对理想的信念太容易了,比如家庭就是一个特大的影响源,如果父母反对,那么孩子往往"难逃一劫",因为拗不过父母的意志。而如果父母自身非常优秀,是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