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精神由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构成.爱国主义具有价值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理性.改革创新具有工具理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工具理性.在大学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国梦实现要在理论学习中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宣传中国精神的实用性,在教育改革中提高弘扬中国精神的实效性,在联系中增强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内外语境的统一。其外在语境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何以需要”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及中国化;而其内在语境则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即是哪些因素促使了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历史背景下,美孚石油公司利用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特权,同时利用中国买办和在华英国人以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非法获取一些权益,为在中国拓展市场创造便利条件;美孚还与亚细亚、德士古公司争夺中国市场,联合扼杀中国民族石油业。美孚等石油公司在旧中国拓展市场的活动虽然客观上催生了中国民族石油业,但其活动所具有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只能使中国民族石油业遭到被扼杀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基于跨学科视角,融合传播学等研究方法,从传播的主客体、媒介、过程和内容等方面,可以更全面而立体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在起阻碍作用的同时又提供了传播土壤;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选择与诠释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和内容也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在中国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中国特色,从而导致“中国英语”客观存在。“中国英语”在丰富英语语言词汇方面、在中国与国外进行贸易交往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在市场、社会和国家之间探求符合中国实际要求的结构关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视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通过社会整合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力,在国家重建中把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主题、主力和主体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高少林 《华章》2007,(7):137
在中国也好,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好,提到龙,几乎都与变化中的中国,急剧发展中的中国,改变世界面貌的中国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容就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太学与中世纪大学之间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征.中世纪大学被称为当代大学的母体,中国太学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中国太学并不被看作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当代大学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太学有着天然的继承性和同质性;但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缺失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中国太学的遗传基因在中国当代大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中国太学应视为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双喜临门     
中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外国的吸引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 品味中国, 融入中国, 成为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追求。他们在中国学习、工作, 甚至是扎根于此。在深切体会中国的同时, 他们也开始向自己的同胞介绍中国人、中国文化,推进和加强了外国对中国更深、更真实的认识。本期"特别策划"隆重推出 "外国人看中国。"  相似文献   

12.
钢琴是作为西方乐器流传到中国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作曲家开始将中国的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从而产生了中国钢琴作品。而中国的钢琴作品在创作方面大都是以改编的形式出现的,诸如:将民歌改编成为钢琴曲,进而使得中国钢琴改编作品呈现出中国话的特点,即:民族化、中国审美标准等等,推动了钢琴在中国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万东升 《考试周刊》2007,(27):125-126
慈善事业在中国历史悠久,它在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交通条件落后,严重制约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到了近代,随着近代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在中国慈善事业中的运用,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突破地域性限制,而具有效率性、网络性和国际性、信息化的特点。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慈善事业中的运用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的一生以救国救民、民族复兴为职志,是不断追寻中国梦、努力践行中国梦的一生。李大钊在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梦的历史转型,开启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李大钊是中国梦的重要的规划者和践行者,书写了中国梦历史上的辉煌一页,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理想的宝贵财富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一生以救国救民、民族复兴为职志,是不断追寻中国梦、努力践行中国梦的一生。李大钊在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梦的历史转型,开启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李大钊是中国梦的重要的规划者和践行者,书写了中国梦历史上的辉煌一页,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理想的宝贵财富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4,(11):49-50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2003 年12 月13 日经国务院批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规范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第三条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可以单独使用。第四条  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第五条  受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在最初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只是西学东渐的众多学说之一,属于异域文化。西方传教士、中国留学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及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英语的形成,定义,特点,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大同思想是广大中国人民渴望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这种理想追求始终活跃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大同思想有着重要的契合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