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对整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能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行之有效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见解。一、理解词语,从"乐"中"说"来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让课文和学生近些,再近些,才能接触到语文的本质。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生命力。 1.走进文本超越文本。我在教一篇课文前,常常自问:我是否已真正走进课文。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文章不厌百遍读”,好的文章常读常新。于是我养成了深入课文的备课习惯,有些课文或精彩段落我往往朗读成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即借用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赏析、品味、运用和对学生性情的陶冶。但离开文本的语文教学无疑是缘木求鱼,势必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流、无本之木,更是无稽之谈,文本教学说到底还是语言教学。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词语的教学,而关键词点拨在语文文本教学中势必会发挥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精妙和核心之处蕴藏在词语教学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依托词语,感知文本大意;品味词语,凸显语言情韵;转化词语,凸显画面质感;体悟词语,丰富文本内涵。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的查字典释义式或教师直接告诉词义的词语教学,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如何给乏味的词语教学注入生命之水,激活词语,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关键词,对一篇文童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童核心意义的词语;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语。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童的核心意义和达成教学目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以词语作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独特的魅力,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同时,语文关键词教学,紧抓关键,突破开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没有花哨的形式和无效的折腾,  相似文献   

7.
积累词语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不少老师费了很多时间,词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学方法比较机械.没有实现课标要求的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理解、积累:二是把握不住重难点,忽视学生实际水平.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一把抓:三是教学中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所费时间过多,而学生积累词语方面用的时间太少。据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8.
廖水文 《师道》2012,(11):24-24
翻阅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字字珠玑。有的情感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饱含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词句华丽“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含蓄隽永“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寻找作者之构思美、词句美、性情美,我想,学生的语文审美意识定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运用等诸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是,在多次的语文听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词语的教学存在着浅尝辄止、就词解词等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与精湛,无法根据文章的遣词造句深入感悟文本内涵,当然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达成词语教学目标,优化词语教学过程呢?一、借词语理解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文本中的一些词语的教学是应该依托语言环境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13):30-31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一。词语教学贯穿语文教学之中,不能简单处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让词语教学与学生的认知联系起来。文章从教学实例出发,可以创设语境,与人物共舞;也可以想象品读,与文本同歌;还可以联系文本,与知识齐飞等词语教学三部曲,扎实学好语文词语。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篇的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居  相似文献   

12.
一、借文本的修辞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联想的余地,抓住其中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到文  相似文献   

13.
王月仙 《山东教育》2011,(16):28-29
一个词就是一张千变的脸,有色彩、有表情、有情感,由此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应该说,词语教学在低年段能受到重视,但是到了中高年级,随着阅读教学任务的加重,许多语文教师就将词语教学放在了比较次要的地位,词语教学普遍存在弱化、僵化、简化的"三化"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力度,语感培养显得空洞、无力。词语教学应该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诚如薛法根老师所言:小学  相似文献   

14.
加强语文实践,彰显语文的核心价值,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真正地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正确地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一、品中探妙,加强语文实践品,是语文教学的独有策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时,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现象,挖掘言语的"增值"点,也就是言语的品味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文本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积淀语感。1.揣摩传神的字眼,悟表达之妙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文本当中的有些词语往往看似一般,其实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潜能。教学中,应抓住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句子的鉴赏,而且关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对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探讨词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句子的鉴赏,而且关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对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探讨词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好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促进学生高效率地掌握和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19.
卢海平 《西藏教育》2014,(12):27-28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充满诗意和美感,引领学生在一篇篇引人入胜、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而言,可从以下途径进行:一、找准美育载体细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美和人文美。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词语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必须要打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词语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通过阅读来使学生掌握词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词语,提高对词语的应用能力,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