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是差等生     
街灯熄了,刚才还亮着呢。如果不是我从它身边走过,它怎么会熄?我知道,因为我是差等生。老师,我早就从你不屑一顾的眼神中知道了,从你对我和那些三好学生不同的态度上知道了,从你叫错了你教了几年的学生的名字上知道了,我是差等生。可是老师啊,您可否知道我很努力,您不能轻轻地,就这样轻轻地丢下这只掉队的雁!老师,您不知道,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我曾经是个很有组织能力的大队委员。我的作文曾获过奖,我的画也拿过奖状。老师,您不知道周围的人曾多么热心对待我,关怀我,赞扬我。可是,突然一下子,这一切都像夜…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2008,(10):62-62
很少有像打小报告这样的事情更让教师恼火的了。当一个学生告诉你“我不得不按照你所说的去做”,或者“你不知道如何教书”,这些话真的挑战了人们的耐心,甚至把脾气最好的老师的神经都拉紧了。学生用一种无所谓的样子对老师说话,更有甚者,老师简直无法掌握自己的课堂情况,并且在别的学生眼里也变得很“掉价”。这种对老师的不敬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别的学生也开始效仿这种学生的做法,那么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3.
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请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的学生上黑板默写公式,下面一片喝倒彩之声,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的徐新民老师却这样说:“我知道你作了充分准备,只是当着同学们的面默写你很紧张。别怕,哪怕默写对一个公式也是你的进步!”鼓励赏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个“差生”终于说:“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数学课,我想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60分。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我读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故事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有这样一个孩子,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成绩只考了59分,而父母要求他必须考及格以上,否则,就得挨揍,所以他十分着急。怎么办呢?于是,他找到了语文老师:“老师,我的语文成绩不及格,请您在我的作文成绩里再加上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可以给你加1分,”老师说,“不过,你可要听好了,这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借东西是要还的。要连本带息的还,借1分还10分,期末考试时,我会从你的成绩中扣10分的,你愿意吗?”这个孩子迟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是81分,老师扣下10分后,还有71分。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发现,不少教师对学生赞美性语言用得最多的是“你真聪明”。学生答对了老师提的问题,老师夸“你真聪明”;学生想出一个解题新思路,老师更要夸“你真聪明”;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做题,都做对了,老师又说“你们都很聪明”,聪明是一堂课中老师给予学生最多的赞美词,学生每每听了老师的赞扬,心里美滋滋的……喜形于色的……得意得不得了的……也有习以为常的。从积极的一面想,老师的出发点是美好的,想通过这样的赞美,表扬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然而事情的结果是否都能如老师所愿呢?不尽然。在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心中往往产生了:我学习好因为我聪明,不必很努力也会学习好;在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中,更是找到了自我安慰的借口,“我没有××聪明,我的脑子不灵”等想法,自甘落后,不往前努力。显然,过多地、不切实际地一味夸聪明,不论对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成长、发展都不利。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先是得95分的,然后是90分的……展示完成后,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为什么不能得100分呢?”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其实,在我看来学生能够得到95分已经是很理想的作品了,而100分在我的概念里意味着无可挑剔,意味着学生可能会有骄傲的理由……但是学生怎么想呢?“你为什么认为老师应该给你的作品得100分呢?”我把问题又还给了学生,想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因为,我上课很认真;画画的时候涂色也很好看,同学们都说我画得最好。”听了这些,我心里感到了一种前…  相似文献   

7.
1、鼓励赞扬式。学生在竞赛中获得了名次、成绩有了进步、做了一件好事后、他们常乐意把它写在日记里。老师看了,情不自禁地写一些赞扬鼓励的话语。如“好”、“不错!”、“祝贺你!”、“看到你的进步,真高兴”等。这样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2、批评教育式。学生做了错事,有时执迷不悟,对此老师要做出善意的批评、委婉的指责。如:“遗憾!”“真令人失望。”“别玩冒险的游戏”,“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读了老师的评语,  相似文献   

8.
赞美要实     
自从提倡老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所谓的赏识教育风行以来,那些溢美之辞,老师是给得慷慨了一些,学生又受用得廉价了一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场面,学生也就是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在老师那里却是:“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堂课,这样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整堂课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得轻飘飘的。  相似文献   

9.
我上了一节自以为很成功的课,心里颇为得意。下课后,我来到学生中间,想听听他们的赞扬。“老师,洞庭湖涨水了,我们可以去看吗?”“老师,我的脚疼,不去做课间操好吗?”“老师,昨天有一个同学没值日!”没有一个学生谈及刚上过的这节课,我心里禁不住有些失望,学生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事后想起来,又觉得有些好笑,站了十多年讲台,也得过不少的荣誉,竟还有这样的虚荣心。转念之间,我忽然想到,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失望呢?当学生取得了成绩,有了一些进步时,我是否都意识到并及时给予表扬了呢?我摇了摇头,自己好像很少表扬学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希…  相似文献   

10.
近日,批改一则学生日记,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清晨,老师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2分课堂上耐心引导后进生+3分课余关心生病的张明+3分午间在教室里给我们面批作业+3分评讲习题时发火一次-3分走廊内同学问好老师没吭声-3分同学们反映家庭作业较多时老师不理睬-3分放学时,一窗户老师给关上+2分加加减减,老师今天爱我们得4分。”初看这段话时,不禁为学生幽默的加减感到好笑,然而,笑还挂在嘴角,我就陷入了沉思:自古都是教师给学生的品行、成绩打分,而老师的教书育人,尤其是不易被量化的“爱”,在学生眼里究竟能打几分?像我自以为是“10分”爱学生…  相似文献   

11.
黄解放 《湖北教育》2003,(23):24-26
四、谁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报刊上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上学,数学成绩很不好,第一次测验只得了20分。家长找到老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留级,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老师找这名学生谈了一次话。老师问学生:“你想不想学好数学?”“想。”“老师帮你学习好不好?”“好!”“那老师给你定一个目标,下次测验增加20  相似文献   

12.
99+1=?     
语文测试中有这样一道语言表达题:请你以“99+1=?”写一段话,字数不限。我在改卷过程中,不禁为学生的妙语所倾倒。Y: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得了99分,我很高兴;但在老师念完所有的成绩后,我就很不高兴了,因为99分是全班倒数第一名——别的学生都得了100分。1分,关系很大。1分之差我就成了最后一名。L:有时,99+1=0;也有时,99+1=100。我从上小学到现在,无论大考,还是小考,至少也有99次吧。如果  相似文献   

13.
【案例】“老师,我这次考的太差了,什么也做不好。”一位学生带着哭腔对我说。可以看到眼泪在她眼中打转。学生已经认识到了成绩差,已经有了自卑感,如果在这时指出这儿不行,那儿不行,会损害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自信心。我对她说:“在老师看来,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你练的一手好字,获得所有老师的赞扬;你可以将眼前的事物搬上画纸,令  相似文献   

14.
郑梅蓉  洪榕波 《考试周刊》2012,(54):191-191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就失败了。”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渴望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愿别人(包括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高中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无痕教育”往往比那些有声的教育效果更好.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三心”:敏锐的心、爱心、诚心。  相似文献   

15.
魏伦 《师道》2004,(2):16-16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一个学生考试没有考好,拖了全班的平均成绩,老师就拿着试卷骂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蠢?亏你每天还吃饭.这饭就是给狗吃它也会对我摇尾巴,你会做什么?”这个同学听了很伤心,心想,怎么可以把我与狗相比?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师特可爱,长得像芭比娃娃;我的老师最“可怕”,总是要见我老爸;我的老师最厉害,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的老师很和蔼,就像我的好妈妈……你的老师什么样?show给大家看看吧。如果你的照相技术够棒,那就拍一张老师的照片吧,呵呵,必要时可以请你的老爸老妈出场哟;如果你的画画水平够高,那就来给老师画一张像吧。不管哪种方式,只要show出你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可以随口叫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名字,甚至对那些差生我们也熟记在心,但却往往记不住那些成绩中等、表现中等的同学。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甚至跟他们中的某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给予了成绩优异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对差生也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而那些中等生就像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是让老师放心的一个群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平时也还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很少关注他们。而把精力放到成绩优异和表现差的学生身上,忽略了中等生对爱和关注的渴求。我曾无意间听到过一个学生这么说:我有时真的宁愿做一个调皮的差生,这样我就能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是啊,其实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目光,半句暖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渐渐多了起来。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在学生回答出某个问题或做对某道题目后大声地赞扬“你真聪明!”,有些老师甚至形成了这样的口头禅。我认为对这样的赞美有  相似文献   

19.
看完这篇文章,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士可杀,不可辱”。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比传授知识,他们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责任更重大。孩子们起初都是一株株稚嫩的芽儿,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用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肯定并提醒他们不要慢下步伐,而不是像文中的那位法语老师那样傲慢和冷漠。遇上这样的老师,你更要倔强地取得进步!——Lavender  相似文献   

20.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曾经很流行的分数,如今人们都忌讳谈了,打成绩改用等级了,似乎这样就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其实,分数仅是外在的量化表现,不必忌讳谈分、用分,关键是怎样看待分数,怎样利用好分数。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以分数为载体,通过量化分值管理班级,引导学生“为分数而努力,以挣分为乐趣”.对学生宴旋素质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