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1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5小时入院。半年前发作1次,持续3小时自行缓解,两次均在夜间发作。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五官端正,甲状腺I°肿大,胸称,双肺无罗音,心界左扩,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杂音,P_2亢进宽分裂大于A_2,双上肢可活动,双下肢软瘫,痛温觉位置觉存在,诸腱反射略减低,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均正常。血钾为1.5mmol/L,甲功六项T_3 2.0ng/ml,T_4 102ng/ml,FT_4 107pg/ml,FT_3 12.5ng/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32岁。因四肢瘫痪18小时,于1997年3月16日入院。3天前因发烧、咳嗽,在当地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给口服“咳喘灵片”,青脉点滴“病毒唑及洁霉素”,用量不详。18小时前出现四肢无力,渐进展为四肢瘫痪,伴呼吸困难。平时嗜酒、每饮必醉。3天前因酒醉睡上室外地面上而发病。在当地诊断为“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转入我院。既往无类似本病发作史。入院查体:T36.7℃,P60次/分,R18次/分,BP20/12kPa。神清,心肺正常。腹部明显胀气,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减低,上肢肌力Ⅱ级,下肢肌力Ⅰ级。感觉正常,膝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血尿常规均正常。心电图V_3有U波。血清钾2.8mmol/L。诊断为“低钾软病”,每日补钾3-6  相似文献   

3.
例1,男,51岁。左下肢无力6年,加重伴右下肢亦无力半年,同时伴有颈部不适及头胀感。查体:左侧Horner征,双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为Ⅴ级,左面部、左上肢至左T_7以上痛温觉减退,其中左T_2—T_7痛觉消失,右T_7以下至右下肢痛温觉减退,左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18岁,农民。主因头痛伴呕吐、发热十天,意识障碍,多次癫痫发作3天于1996.1.19入院。入院后查体:意识呈昏睡一昏迷状,右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左中枢性面舌瘫,左上下肢肌力0°,左腱反射活跃,左巴氏征( ),颈抵抗Ⅲ°,克氏征( )。主要辅助检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0岁。主因自服卡马西平80片,昏迷3小时入院。查体:深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压眶无反应,瞳孔正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全身皮肤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肝功、肾功均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以静滴美解眠200毫克,补液及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躁狂,大喊大叫,按压不住,给以静推安定10毫克,症状消失,8小时后患者连续2次出现上述症状,均给以静推安定后症状消失,第三天患者逐渐清醒,痊愈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4岁,主因间断抽风发烧呕吐一个月,腹泻二月余入院。腹泻为稀绿色大便,无脓血。查体:重病容,呈深昏迷状,体格发育差,呼吸深长,压眶反射消失,左眼睑不能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眼球呈水平震颤,颈部抵抗,双肺痰鸣音,四肢强直,肢端发凉。神经系统检查:腹壁反射右侧消失,左侧存在,提睾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白  相似文献   

7.
例1,患儿女性,4个月,主因发热、咳嗽6天来诊。患儿系足月顺产,生后即发现四肢无力,哭声低微,吮奶无力。4月仍不会抬头,数日前开始出现痰多,咳嗽无力,发热而来诊。父母非近亲婚配。查体:智力正常,表情敏捷,皮下脂肪丰满,前囟平软,颈软,双肺大量痰鸣音,心音有力,腹膨隆,腹式呼吸,肝脾不大,四肢无肌萎缩,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Ⅰ级,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单位电位降低,CPK、GOT正常,脑脊液正常。诊断:婴儿脊髓性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早期天幕疝5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5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2例,Ⅳ-Ⅴ级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塞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直肠癌手术治疗27例。麻醉体会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7例,女2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0岁,平均56岁。ASAⅠ-Ⅲ级,合并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疾病7例。术前对合并症进行合理治疗。1.2 方法术前一般不用镇静镇痛药物。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持续给氧吸入。27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点穿刺;上点T_(11-12)向上置管,下点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12月-1997年1月对42例冠心病人用普乐林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观察对象均按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论断标准),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39-76岁,平均58.4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57.6岁,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缺血改变。治疗组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对照组心功能I级4例,Ⅱ级23例,Ⅲ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具有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样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65例旱孕妇女hCG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早孕妇女Ⅰ组(停经35—50天)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早孕妇女Ⅱ组(停经51—80天)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rT_3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早孕妇女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CG具有TSH样作用,早孕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hCG促使甲状腺功能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2000年1月以来开展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术(TVBt),共收治膀胱肿瘤患者18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39~68岁,病程3月~2年。术前均经病理、B超、CT证实。病理分型:乳头状瘤1例,T_1级移行细胞癌6例,T_2级移行细胞癌11例。 1.2 手术方法 18例患者4例采用腰麻,余采用尿道表面麻醉。均行TVBt,顺行或逆行切除肿瘤。平均手术时间<30min,保留尿管3~5d。  相似文献   

13.
病例:男性,36岁,全头持续性胀痛40天伴阵发性加剧,左眼视力下降20天。既往有食米猪肉及解绦虫便史。查体:左眼50cm外数指不能,左眼底视乳头颜色苍白,颞侧及黄斑区可见囊尾蚴。双下肢Babinski's征( )。脑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血及脑脊液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阴性。MRI示:T_1加权像脑实质内弥漫性粟粒样低信号区;T_2加权像脑实质内弥漫性粟粒样高信号区。诊断:脑囊虫病。给予吡喹酮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出院。 讨论:我地区为脑囊虫病高发区,因该病临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常为难治性,我们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15例患者加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6~1999年住我院的2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3例;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的心功能标准:Ⅲ级10例,Ⅳ级5例;平均左室射血分数0.25;年龄28~50岁,平均38岁;病程1~9年,平均7年。对照组中男10例,女2例;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3例;平均左室射血分数0.26;年龄26~54岁,平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门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对诊断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意义,我们于89年4月-90年2月对65例患者做了瞻前性的对照,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40岁,均无肝病、胃病史。观察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5-55岁,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年来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40例,均为住院患者,且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病史在24-72小时,且失去静脉溶栓时机,心功能分级按killip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71岁,平均56岁,killip Ⅲ级16例,Ⅳ级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7—74岁,平均58岁.killipⅢ级17例,killipⅣ级3例。  相似文献   

17.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20例全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6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烧心、返酸、饥饿性疼痛,上腹偏右压痛,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无并发症的单个溃疡。 2、痢疾灵、维生素B_6治疗方法:痢特灵100mg,3次/d;维生素B_610mg3次/d。  相似文献   

18.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25-45岁婚后妇女多见。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有效率达95%,其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疗效 60例患者,年龄为25-45岁,病程3个月至3年。根据临床表现以白带增多,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不适为主,常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治疗一疗程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减轻者7例,消失者12例,两个疗程症状减轻者17例,症状消失者21例,3例无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某,男,11岁,1986年7月17日入院。患者于50天前,不明原因地发生行路不稳,摔倒,同时感腰痛。经外院摄腰椎片,诊断为“骨折”未经治疗而来本院。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痉挛步态,心肺正常。神经系统检查:脊柱外观正常,腰1叩痛(+);颅神经正常;于胸12以下双侧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本体觉正常;双下肢肌力IV°,肌张力增强(折刀样),无肌萎缩;双侧下腹壁反射、左侧提睾反射均消失,双(足桼)腱、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双侧巴氏征(+);双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