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比喻本质上也是比较。它与一般比较的区别在相似点上。比喻时相似点是喻体事物的类的属性,而比较时喻体要么不是类仅是个体,要么虽是类相似点却不是类的属性。还有些个体事物,由于成了某种典型,代表一类事物,它们也可充当比喻的喻体。相似点还决定了喻体分类的角度。从相似点上看,所谓"同类相比的比喻"都是不同类的,因此,"凡喻必以非类"的原则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2.
"一样"与"不一样"类比较句在比较点的构成及出现情况、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语义类型等方面是不完全对称的。"一样"后面的比较点可以由多种类型的词语充当,而"不一样"后只能出现表示积极义的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由于"一样"与"不一样"的语义差别,它们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也有很大不同;"一样"句可以表示比较,也可以表示比喻,"不一样"句只能表示比较。不了解二者的不对称性,是留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构成比喻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喻体和本体在本质上各不相同 ,二是喻体和本体存在一定的相似点。比喻的运用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相似点。这样的相似点 ,不仅存在于同一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也存在于不同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存在于无形和有形的事物中 ,并且存在于不同感官范畴的事物中。同一属性范畴事物间的相似点 即在与本体属性相同的事物中寻找相似点来构成比喻。“少小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李白 ) ,“轻舟南下如投梭”(苏轼 ) ,盘与月在形体(圆 )、颜色 (白 )上有相似点 ,梭与舟在形状上、动态上有相似点。“玉容寂寞泪…  相似文献   

4.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5.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比喻论证的两个因素(喻体与本体)是“异类”相比而有“相似”点,类比论证的两个因素(类体与本体)是“同类”相比而有“相同”点.第二,比喻论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比喻来形象地论证抽象的道理的论证方法,而类比论证则是拿另一种同类的已知事物同所要论证的事物作比较,根据已知事物的一些性质,类推出要证明  相似文献   

6.
类比推理与比喻推理在概念、推理模式、特征以及作用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类比推理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常用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它要求两个(类)事物有一系列相同之处,已知属性与推出属性的相关程度越高,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就会越强;而比喻推理建立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之上,常用于论述道理,比喻推理中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只要存在相似关系即可,相似属性的建立越恰当精准,推理越"有说服力"。但类比推理和比喻推理都是对两个(类)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要求事物间相似处越多越好,并且力求产生较强推理效果的推理。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增量聚类算法虽然解决了数据增量和类簇重叠问题,但在距离度量时没有考虑属性重要度不同,且普遍拥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重要度的加权三支决策增量软聚类算法(W-TIOC-TWD算法),将属性重要度考虑到距离度量中,弥补了现有算法在聚类过程中将所有属性的重要程度视为相等的不足。该算法还引入离群点概念,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基于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W-TIOC-TWD算法的聚类准确率优于比较算法。  相似文献   

8.
图结构特征的提取以及距离度量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的图上下文描述子中只考虑每个柱形区域内的特征点数目而忽略特征点之间的结构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图的结构上下文描述子及距离度量方法.首先对图的所有顶点建立图结构上下文描述子;其次,利用二次卡方(QC)距离方法实现图的距离度量;最后,采用最小生成树聚类算法实现图聚类.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一些非刚性变换的图聚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的修辞格中,比喻的使用最为常见。比喻用得好,能把深奥曲折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把抽象隐晦的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但是,创造好的比喻并非易事,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求点似不求全似。即所取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属的事物,但它们之间又要存有“相似点”,方可构成比喻。如,“石拱桥的桥  相似文献   

10.
石艳 《职教论坛》2002,(2):56-56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陆续发现关于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在某些教科书和参考材料中尚存在一些混乱的认识:或是同一本教科书中自相矛盾,或是两本教材观点不一,有的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对此,笔者对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试从三方面考析,加以区别,以供参考。一、从属性上区别: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都存在着比,但比的性质有所不同。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即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比喻论证则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和道理来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不同范畴。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和谐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社会。而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最佳状态,它只说明社会发展在某一时空存在的一种最佳状态,没有说明这种最佳状态存在的时间长短。要把社会和谐稳定在一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才可以说是基本构建成了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转喻是用事物易于理解或易于感知的凸显部分来转指事物的整体或事物的另一方面或部分,转喻的认知理据是基于两个概念域之间的邻近关系。转喻可分为语言和修辞两种,其中语言类转喻可分为领属性和合成性两种,修辞类转喻则可分为明喻式、暗喻式、比拟式和借喻式四种。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向我们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在嬉笑、怒骂间却又含而不露,这独特的语言风格实令观者既惊亦喜,为能掠影风采一二,本文试拟一角度——比喻,去对之进行管窥。  相似文献   

14.
许嵩歌词运用了多种辞格类型,如比喻、比拟、拈连、反复、移就和量词移用等,比喻分为:明喻、有暗喻词的暗喻、同位式暗喻、偏正式暗喻、主谓式暗喻、借喻。比拟分为:以物拟人、以物拟物、以人拟物。拈连分为:全式拈连、略式拈连。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移就分为:移人物性状词就抽象事物、移颜色词就本体。不同的辞格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法功能。各种辞格的运用丰富了许嵩歌词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5.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中而形成名词句;三、隐去明喻、暗喻中的喻词而形成名词句:四、借鉴绘画式手法建构摹景性名词句。由以上方法所营构的名词句都有其独特的修辞美质。  相似文献   

16.
修辞是一种在书面表达中广为使用的手法,对其巧妙地运用能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隐喻和明喻作为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激活英文语句这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隐喻和明喻的使用为着眼点,重点鉴赏激活英文语句的实例以及探讨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借鉴运用隐喻和明喻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法律监督性。这种本质属性通过我国检察机关的一般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表现出来。从检察权概念的学术争议与检察权体现的司法属性来看,检察权应承担司法职能。在提倡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政治背景下,重新审视因各种原因导致检察权的行政化倾向和司法职能弱化,正确理解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检察权的司法功能,才能实现用检察权创新管理社会。检察权的配置与运行本是司法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深深的关系到社会管理的衔接与流畅,如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弱化或者忽视其司法职能,那必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路径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英汉明喻的区别差异——从motherly的辞格归属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英语simile修辞格,英汉对比研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而有些分歧并非是学术性的。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习惯从汉语译文的视角出发来判断和界定英语原文的比喻现象,这是造成分歧和辞格归属混乱和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漠视英汉之间存在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把汉语区别明喻的法则应用到英语中来,忽视了英语自身的特点,忽略了英汉语比喻关系词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把英语的simile和metaphor与汉语的明喻和暗喻绝对地等同起来,没有认识到英语metaphor意义的广义性和范畴的宽泛性,这也是造成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汪琴  刘富丽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37-39,59
从海明威长篇小说的语料库检索结果与分析来看,海明威小说偏爱短段落,句子结构简单,较少使用复杂句型;对词汇的使用尽量选择常用动词,较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喜欢用明喻和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的东西来表达深层次的意义。从客观角度检验和证实了海明威“寓丰富于简洁”的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