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类似于生物学的"基因",从而让这个国家和民族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气质。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角色、社会变迁、社会功能及社会交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途径,认为要引导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重视并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从而在文化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目标,是民族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借鉴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提升本土文化认同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形成文化反思和体验文化创新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3.
略论高校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中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民族文化、道德评价的培养,同时涉及到高校文化成果和高校文化传播的安全等诸多方面问题。本文提出高校文化安全问题,有利于高等教育部门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意识,使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高等教育在众多的外来文化当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在教育和防范两个方面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高校辅导员必须对文化自觉理念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把握。高校辅导员增强文化自觉的必要途径是:对大学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利用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为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牢固树立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秀意识,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立足于发展先进文化;去除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利思想,扎实推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使得两岸同胞都表现出共同的心理素质,体现为相互之间的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台湾到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培养这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福建高校台湾学生为例,通过对台湾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加强对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对台湾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教育,优化台湾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学历互认、毕业就业等台湾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增进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刘岚 《考试周刊》2014,(63):75-76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和威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作为外国文化最直接和最有活力的接受者.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其他范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价值及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问题.并试探讨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分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研究其民族认同感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进行实证调查,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方文化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然后,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引介是日本文化史上的显着现象。然而,由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格,使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尤其注重守护其传统民族文化之"魂"。这一特点使日本在过滤、吸收外来文化时能够成功保存本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使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持续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其"文化自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仍然存在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先进文化缺乏了解、对外来文化较为崇拜等"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途径,制定高校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的教育。我国外语教育既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又要传播本土优良文化,需要有基于主体自觉的文化尺度。构建外语教育文化尺度的思路要清晰,主要体现为:在价值上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方向,在方法上自觉践行文化评价尺度,在扮演文化身份中实现主体意识自觉、价值反思自觉、视野拓展自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各民族语言文化造成冲击和威胁。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应成为英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从而实现英语教育与文化自觉的统一,使多元文化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现,我们原有的德育体系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课堂多元文化共生格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共生共荣的习惯性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而学习者族群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合理布局与引渡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提高其国家认同水平. 相比汉语文等科目,作为第三方语言的英语课更容易营造相对"中立"的文化共生氛围. 尽管如此,在教师的语言立场和民、汉、英三种文化的权重设计等方面仍然要注意避免"说教"、"教化"乃至将他们"汉化"的嫌疑,以免激发民族学生潜在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5.
伴随全球化和文明多样性的进一步扩展,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应积极追求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培养自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而高校志愿服务以其独有的德育功能创造性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及多元文化中的共生性人格。展现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的价值矛盾和冲突。大学生面临着种种文化困惑和挑战,如何看待本土文化和全球化,如何引导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外语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在外语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缺失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基于文化多样性的考虑应该在外语教育中强调本土文化的必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最终促进本民族丈化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当代音乐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乡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西方音乐体系下的乡土音乐欣赏,而应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通过乡土音乐表演、中西音乐比较以及乡土音乐民族志研究三个手段,培养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和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从而弥补单纯西方音乐体系教学所带来的民族与文化意识的缺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自觉层面在于超越文化模式,追求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发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逐步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以公民意识为视角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是处理新疆跨界民族多重而又复杂的各种认同关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加强对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构建国家精神疆域,挖掘中华主流文化和新疆跨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正确处理新疆跨界民族伊斯兰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弥补远程教育中人文关怀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不足,唤醒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服饰作为穿在身上的一种视觉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对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大有裨益。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将传统的中国服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远程教育视觉化资源,能获得既提高学生视觉素养又有效唤醒文化自觉意识的双重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