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待简化字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种试图“废除汉字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呼声”似乎鼓吹得有些过分热络,一些人居然提出要在“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  相似文献   

2.
出版繁体字版读物时,一定要注意用字规范化。目前的这类读物,普遍地存在着繁简混用的情况,在繁体字中掺杂着一些简化字。在繁体字版读物中,必须一律使用繁体字,虽然简化字是规范汉字,但在繁体字版读物中掺杂简化字,简化字就成为不规范汉字。使用繁体字时应以《简化字总表》里简化字后的括弧内的繁体字为依据。有一些简化字是代表几个繁体字的,如"发",既是"發"的简化字,又是"髮"的简化字,由简体改繁体时要理解原意,不要改错。也有一些传承字是属于双重字类的,如"制",组成"机制"、"体制"、"制度"等词时,属于传承字;组成  相似文献   

3.
简化字.前面说过,凡是《简化字总表》收录的简化字都是规范汉字.例如"书"、"笔"、"万"都是规范汉字,"害"、"肇"、"萬"是前三个字的繁体,属于不规范汉字,不再使用(翻印出版古籍、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作品除外).从1956年国家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起,汉字简化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到1964年以《简化字总表》的形式,将几批简化字加以归纳整理,发表出来.1986年又将《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并在《说明》中说: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叠"、"覆"、"像"、"囉",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因此,在第一表中删去了"迭[叠]"、"象[像]","复"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在第二表"罗"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囉],"囉"依简化偏旁"罗"类推简化为"啰"."瞭"字读"liǎo"(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在学习《简化字总表》时,应当注意这5个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定形,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新中国建立之初,汉字字形十分混乱,经过简化和整理,建立了新的规范字形。1.简化汉字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1964年编辑出版《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6字,1986年10月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5字,这是现阶段国家推行简化字的总结。至此,简化字的推行取得很大的成绩。第一是减少了笔画数目;第  相似文献   

5.
编辑和作者都要学会使用规范汉字,也要学会鉴别不规范汉字.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先说规范汉字.《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指出:“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分作三个表,共收录2235个简化字,其中第一表收录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录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录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这两千多个简化字,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定后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释“范”     
张春秀 《兰台世界》2016,(3):157-158
文章梳理了范、範、笵三个字的意义,指出了现在的简化字"范"承担的意义其实是三个不同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一直是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两大对峙政权的外交斗争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外交政策上也主要围绕"废除不平等条约"来展开,但国家贫弱和政府的消极态度导致了"修约废约"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在《简化字总表》中,“几[幾]”是一对“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也就是说,繁体字版中带“幾”的字,都可直接转换成“几”,所以,在一般的简化字版的图书中,确实看不到“幾”的踪影,但有时候也会奇怪地发现“幾”字,如简化字版的1999年缩印本(音序)《辞海》。  相似文献   

9.
"图象"都能改成"图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素兰 《编辑学报》2006,18(2):105-105
"图象"与"图像"这2个词常被作者混用、误用."图像"常被误为"图象",其原因有二:一是不了解"像"已被确认为规范字,还是沿用新的<简化字总表>发表以前的用法,即"象"作为"像"的简化字是规范字,而"像"是非规范字,故仍沿用"图象";二是有些编辑排版软件的字库中未设"图像"这一词,而设的是"图象".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律把"图象"改为"图像",这也是不准确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图像"都可以代替"图象".要想区别"图像"与"图象",首先应注意"像"与"象"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与简汉字的关系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前后分四批推行,一共推行了五百十七个简化字和五十四个简化偏旁。就北京各报来看,简化字已经推行开来,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简体字比繁体字容易学,容易写,因而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工人、农民和儿童的欢迎,这说明推行简化汉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些报社同志以为简化字只是省几笔的问题,与报纸工作关系不大,因而不重视简化汉字,不积极采用简化字,这是不对的。报纸上采用简化字,对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行简化汉  相似文献   

11.
34."迭"与"叠".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相似文献   

12.
出书排版,现在大陆除重印古书外,一致用简化字,香港台湾则仍用繁体字。一种书在大陆出版了简化字本,如果在香港大量需要,就必须排繁体字本,重新印制。台湾现在再版大陆的出版物,重印时必须排繁体字本。这是费时、费事又费钱的事。如果使电子照排机具备这样一种功能,输入简化字,既输出简化字本,同时又能输出繁体字本,这样就可以省时、省事、又省钱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印行古籍和有关古籍的书刊时用简化字还是用繁体字,用新字形还是用旧字形,很不一致。如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陆游集》用简化字新字形,而1978年出版的《李太白集》用繁体字旧字形;1977年出版的《水浒资料汇编》用简化字新字形,同年出版的《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用繁体字旧字形,而《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则又在简化字新字形中间夹杂着繁体字旧字形。上海出版的《春秋左传集解》、《荀子简注》用简化字新字形,但《刘禹锡集》、《唐宋诗笺注》等又用的是繁体字旧字形。  相似文献   

14.
简化字在大陆推行了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1949年之后.简化字风波逐渐演变为两岸“繁简”地位之争。文字“大一统”.  相似文献   

15.
鲙(kuǎi")鱠"是"膾"(即脍)的异体字。"鱠"被列入《简化字总表》时类推简化为"鲙"。"鲙"可组成"鲙鱼"。翦(jiǎn")翦"原是"剪"的异体字,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后成为规范字。"翦"同"剪";  相似文献   

16.
新任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教授1月20日约请一些专家,谈了他对当前语文工作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一、简化汉字不能退缩。他说,汉字的发展趋势总的是由繁到简。已公布使用的2300多个简化字必须坚持。台湾有人说,他们用的繁体字是“正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现在用的简化字,有不少和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一样。因为那时复杂了不便于刻铸。像“从”字,今天的简化字和甲文相同。“云”字最早的本字并不带雨。后来的“后”字,也古已有之,中间才变成双立人的繁体字。台湾近年来在计算机字库里收了400个简化字。台湾的“台”就用简化字,因为用繁体打出来成一黑方块。台湾的“湾”字,许多台湾人写了简化字。据测验,我国推行简化字,使小学生掌握阅读《水浒》的能力缩短了两年,如果按8亿人学过简化字计算,等于节约16亿人年,这是多么大的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许多巳经简化的汉字,目前有些报纸仍未用或未按文字改革委员会所公布的标准简化字去用。例如:应当用简化字仍用繁体字的继、湾、烂、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简介■王铁昆(一)汉字方面1.《简化字总表》该表1964年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编制,收简化字2236个。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重新发表,并对其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调整后的《简化字...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和乱造简化字的现象,几乎泛滥成灾。一些人以繁为美,以繁为雅,而以简为陋,以简为俗。同时,一些人不按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随意乱造简化字,这股风也波及图书馆界,情况相当严重。掘笔者所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献著录用字国家标准《文献者录总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多少世纪以来,随着历史的前进,汉字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用字规范化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解放以后,国家出版、语言研究等部门都对文字的规范化作了规定,然而,现在仍有许多人沿用已废止的汉字,不但写文章这样,就是大街两旁的牌匾上,乱用简化字、甚至造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文字规范化问题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更应注意。下面,就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用字混乱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要正确使用简化字简化字笔划简单、易写易记,对写稿更为方便。但有些不规范的简化字由于在社会上影响较深,虽已废止,可人们一时还难以纠正过来。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对照《简化字总表》,用字时自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