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高中澡本(试用)《化学》(乙种本)上册中,[实验1—8]实验室制取氯气和[实验1—9]实验室制取氯化氢都是固体和液体混和物受热产生气体的实验。但是,前者的装置图中,分液漏斗用玻璃塞塞着,而后者则没有。这是什么道理呢?  相似文献   

2.
刘粉珍 《云南教育》2003,(11):26-27
高中化学实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中我总了几做法。一、对实验进行延伸拓展例1,对HCl、NH3的喷泉实验的拓展,向学生提出问题:Cl2、CO2等其它气体能否做喷泉实验?通过讨论和实验得出结论:气体“溶”于某种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反应能产生较大压强差就能产生喷泉,如氯气与红磷的反应,CO2与碱液的反应等都能产生喷泉。例2,对盐类水解反应知识的拓展,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提出假设:可能有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或红褐色沉淀生成,CaCO3粉末逐渐溶解等。让学生上台…  相似文献   

3.
《热胀冷缩》(第一册第十课)属观察实验课型。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初步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课应从观察开始,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自行实验”、“拟题讨论”等实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兴趣。在观察实验、研讨中认识物体(液体、气体、固体)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注意事项加以总结,以供参考。1.防漏气。任何一套制气实验装置,在进行制气之前必须进行气密检查,以防漏气。2.防气体爆炸。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检查其纯度,以防爆炸。如氢气、甲烷等。3.防仪器炸裂。烧瓶、烧杯等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试管中加热固体时,管口需略向下倾斜;在集气瓶内点燃金属时,如铜在氯气中燃烧,底层要铺细砂或加少量水;试管加热时外壁应干燥等问题应需注意。4.防液体倒吸。氯气和氨气溶于水时要连接倒置的漏…  相似文献   

5.
医用注射器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在家庭实验中用途更为广泛。可做的实验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电解水实验;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隔大小的比较;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且不需加热的实验;采集气体样品等等。  相似文献   

6.
微型气体发生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干燥管、注射器、输液管和加液器组装成微型气体实验装置,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并能直接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密闭地进行性质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7.
初中科学中的压强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之处.通过强化实验手段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固体、液体、气体压强的知识结构框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牢固地理解、掌握压强知识.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一个支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实验的内容或方法有时也会对学习起干扰或抑制的消极作用(常称为负迁移)。下面以初中物理中的几个实验为例,就此问题谈一些初步的意见。 1 惯性演示实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所示的演示实验,都仅仅涉及到固体。这样很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有固体才存在着惯性”的误解。为了使学生了解液体和气体同样都具有惯性,在教学中应补充演示有关液体、气体具有惯性的实验。例如,对于液体,可取一只U形玻璃管,先用手指将管的一端堵住,从另一个管口注入红水,这时管中两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五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一课中,说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课堂中做气体、固体传声实验效果良好,但在做液体传声时,学生分组在有水的缸里,把两块石头相碰,耳朵贴在水缸边听到了石头振动的声音。由于这种实验局限大,距离短,学生还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相信这一结论,我设计了两种做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一是选择一个晴朗的早晨,让学生到指定地点(离学校约500米)听上课的电铃声;二是选择一个有大雾的早晨,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往往有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参与和生成,而这些物质中相当一部分是有毒或  相似文献   

11.
戴琪 《化学教学》2003,(10):28-29
1 教学方法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一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2 教学过程[投影]氯气的故事舍勒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1774年他用浓盐酸与软锰矿(MnO2)反应制得一种气体,从而发现了氯气。法国化学家贝托雷继续研究氯气。他…  相似文献   

12.
<正>一、改进背景启普发生器是中学化学常见仪器,用于常温下不溶于水的颗粒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如用于实验室制取H_2、CO_2等气体。但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装、取固体很不方便;(2)实验时所需液体反应物较多,容易造成液体药品浪费;(3)停止反应,固液分离后,液面上升,整个仪器重心偏高,有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丙酮与氯仿 ,酒精与水两种液体相溶时热效应的比较 ,用氢键的存在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脱去氯化氢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二氧化碳 ,浑浊不会变清。氯酸钾热分解制氧气 ,存在副反应使产生的气体中除氧气外尚有氯气 ,氯化氢等几种气体 ,因而制得的氧气实为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在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的性质实验过程中,常发生有害气体泄漏现象,不仅会损害师生健康,还会污染环境。笔者利用钟罩和水槽的组合,设计出钟罩里的化学反应,效果很好,现以氯气的性质实验为例,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中氯气的制取采用浓盐酸与MnO2 在烧瓶中制取 ,性质检验多在集气瓶中进行。我对此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过程如下 :1 氯气的制备(1)在大针筒中放入固体氯酸钾 ,将活塞推到针筒底部 ,尽量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尽。(2 )在针筒内吸入大约 5mL浓盐酸 ,迅速用胶塞堵住针头 ,此时反应开始 ,生成的氯气将活塞慢慢顶起。(3)当生成的氯气的量达到所需时 ,拔去胶塞 ,将针筒内的液体推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反应停止。2 氯气的性质检验(1)按下图组装仪器   (2 )取下①处的胶塞 ,在硬质玻璃…  相似文献   

16.
列举了中学化学实验中将气体冷凝为液体或固体的各种冷却方法,分别对冷却剂是气体、冷却剂是液体的冷凝方法的装置、原理及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对冷却水在冷凝管中的流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几个实验的操作,让学生概括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教学时,原先按照课本中的编排顺序,在验证了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之后,进行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验证:用两个石块在水中碰击,其它同学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贴在水槽壁上,听石块碰击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教学设计当阳市电教仪器站王清泉丰解文(444100)实验室利用金属锌和稀硫酸作用制取氢气是一个典型固体与液体作用产生气体的实验。通过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得有关制取氢气的原理、检验气体纯度、收集气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 平时课堂教学中很多化学演示实验涉及到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有毒气体,有时一种气体要使用几次,不仅需要很多仪器、药品。把讲台塞得满满当当,而且还影响了学生观察效果,甚至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实验缺少气体储存装置,操作的间隙难免有有毒气体逸出,污染了教室空气,影响了师生健康,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恐惧。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温度计"这一节中,提到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什么是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的学生不理解,有的学生将信将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3个实验,分别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加以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