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亚娟 《教师》2013,(19):109-110
生命课堂的课题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从狭义的方面理解它是一个生命安全的教育,没有了生命,何谈教育。从广义的方面理解,它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教育,在教育与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珍惜生命,逐渐理解生存、生活、生命的意义,并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直至获得自身意义上的成功。一、生命与学习的关系生命与学习是共同存在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不但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责任意识,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提升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背景】高中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部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遭遇挫折时,容易陷入迷茫、意义感缺失状态。本课以“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为切入点,结合舒伯的生涯四度理论,通过趣味游戏、绘画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觉察生命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积极向往。  相似文献   

4.
关注教师的生命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生命意义,却似乎忽视了对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走出了“学习即被塑造”的误区,却走不出“教书是一种职业”的思维约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却往往忽视了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生命体现;希望教师承担起完善学生生活的重任,可学校管理却没有给予教师一个展现完整生命的舞台。关注教师的生命与发展,是学校人本管理的核心和必然走向。一、确立生命的意识尽管学校也强调教师是学…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生活和学习的都围绕考试运行,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精神成长问题,却又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作深刻思考,以致有时会把学习的目标与生命的目标混为一谈。作为一个思维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的学生,他们需要这种思考为其学习和生活乃至整个人生指引方向,需要作为生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信仰教育来支撑并完成这一使命,实现生命的幸福健康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余春玉 《考试周刊》2014,(84):110-1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解读高中体育课堂生命的构成与属性特征,旨在为高中生命化体育课堂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得出结论:高中体育课堂的生命构成包括学生与体育教师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高中体育课堂之生命属性包括生命之自由、生命之需要、生命之发展、生命之可贵。  相似文献   

7.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在高中阶段主要表现为: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途径有: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指导学生建模引导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关注生物科学前沿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利用科学史内容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能够深入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载体功能,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生命的长、宽、高。本文将通过一篇散文《淡竹》的教学案例来解读生命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的细微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这几年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一种新概念的教学——"生命语文"教育,即让语文进入生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  相似文献   

10.
一些高中学校的教育偏重学生分数,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理想,使得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迷惑。文章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选择有效阅读资源;注重和谐课堂构建,促进师生进步和成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命意识情境;开展体验式阅读,丰富学生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要大胆打破横亘于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藩篱,通过生活中的"趣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善于优化教学形式和要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促成学习兴趣的自我生成,进而实现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13.
侯英春 《学周刊C版》2010,(3):200-200
有了生命和健康,人们才能幸福地生活、学习、工作。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维护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有:学校的教室、设施要安全达标,保证学生生活、学习在安全的环境中;公园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建设和管理游乐设施,保证游人安全;交通法规要求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14.
尤亮 《人民教育》2023,(2):69-70
<正>人的生命特性主要表现为完整性、自主性、独特性和意义性。无论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方式,还是评价手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指向人的生命特性。在内容设计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了许多课程忽略学生精神生命这一要素的弊端,将他们置于真实社会生活背景中,促进学生去理解、体验自身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以期能够从社会、文化等多元视角理解社会现象,积极体验和感悟人生意义,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彰显了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新的教学模式。为了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落实,必须设计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对话建构的教学策略和体验感悟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人有两种自发性:源自生命原初本能的自发性和由精神内核即情感、价值观发出的自发性。自发性中隐含着真实的生命脉络;自发性能让生命之花充分绽放,可以让受伤的生命回归健康;自发性能焕发出生命活力而让学生减轻负担;一旦透过自发性发现了生命优势,学生未来的生活会过得相对轻松。教育工作者要提供自由真实丰富的生活时空唤醒学生的自发性;要以抱持的态度和方式增强爱的敏感性;要以知识的意义引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美好的精神生活,激发出学生精神内核的积极幸福的自发性;要帮助学生处理好适应与自发以及反思与自发的关系,保护并发展出学生坚韧健康的自发性。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高中生身心发展迅速,开始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展开积极、深刻地思考。近年来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生命的敬畏、珍惜严重缺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在生命观的指引下,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渗透教育,促使学生逐渐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什么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 ;学生是学习怎样生活的人 ;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珍惜生命和怎样使生命有意义的人。以这样的学生观观照现存的教育 ,现存的教育需要调整、改革、创新 ,把学生的生存本领、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的提升当作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在不断的改革,新课要求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老师可以把生命教育融入生物课堂中,最大化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上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符合教育、心理、生理科学的方式方法实施教育教学.在课堂上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解放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方法、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帮助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学会交往,学会生活,满足他们对社会的好奇心和对社会生活的渴求.教师也能够从课堂生活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满足,获得生命的创造和延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享受到课堂生活带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