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打着解放学生个陡的旗号,过度推行宽容教育.结果造成学生纪律松散,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下降。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丢,适度的宽容之外还需严格地进行纪律教育。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很溺爱,导致了家庭中那种传统的“家规”逐渐消失,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别人缺乏关爱和尊敬。正是基于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们在学校中表现出肆无忌惮,置学校的规章制度于不顾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种教育密切配合 ,形成了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家庭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 ,也是“养成”的教育 ,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孩子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 ,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孩子就在这个环境中逐步成长 ,家庭的一切都会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他们最初的生活经验 ,初步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你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囿于客观条件限制,学校还无法达到“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最适合他的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家庭教育来给以弥补。为孩子创造最适宜他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去做和能够做到的,好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6.
丹桂飘香的日子,《好家长》下旬刊·新教育九月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平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是我们一直的努力与企盼。目前,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的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这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是造成孩子学业不精、人格不全、道德迷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对学校教育以外不能涵盖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拥有出色的儿女是做父母渴求的最大快乐,然而怎样教育好孩子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许多孩子成人后的道德情感、生活习惯、性格和人性观念,都明显带着童年时期的痕迹。一、家庭德育的特点家庭与学校由于在结构、功能上的不同,在实施教育上是根本区别的。学校是专…  相似文献   

8.
《母婴世界》2012,(9):110-111
什么是homeschooling? “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一些欧洲国家称之为“家庭教育”(homeeducation)。如今的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各有千秋。怎样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呢?以“五自”为突破口,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自主、自立、自强、自负、自信既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家庭教育的方向。孩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才能敢于冒险,不怕失败,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10.
<正>“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成了谁的事情?诚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书育人是学校老师的本职工作,但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开展。家,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里、在家庭情境中家长对孩子的培育与引导。家庭教育,应是以良正家风塑造孩子品格,应是以书墨飘香浸润孩子心灵,应是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进而春风化雨,涵养孩子性情。正因如此,“双减”政策给了家庭教育一个机会,使孩子更有可能成就一个“全人”。  相似文献   

11.
刘海燕 《课外阅读》2011,(12):118-118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能互相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据电视上介绍 ,英国一所名牌学校的招生非常有趣 ,考试的对象竟是学生的妈妈 ,妈妈合格孩子就能录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之所以会这样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奠定良好的身心发展基础 ,就会为日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较好的条件。否则 ,就会给日后的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 2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是由婚姻和…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从哪里开始? 对孩子的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里,上学校学习,要到六七岁之后,进托儿所、幼儿园,也要等到两三岁以后。在这一段时间,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就是在家庭里,家庭给予人生以最初的教育,家长是人生最早的教师。家庭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开始。家庭不同于学校,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如果家长热衷于找专门教材、专门学习时间去教孩子,那就使家庭教育学校化了,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固有特色。所谓在生活中开始教育,就是指在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在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的误区和模式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向性偏差、操作性失当和结构性失衡、职责定位不当及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是家庭在参与现代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教育应尽快突破自身误区,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既相互配合、又各有职责分工的协调互补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家庭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主体,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完成独特的教育职能。建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事业”新概念,家庭教育责任与范围应定位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创造性与技能特长,帮助孩子“补差”与“补缺”。  相似文献   

16.
胡雪波 《湖南教育》2003,(24):34-3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水平受家长的思想意识、家庭人际关系、文化素质以及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孩子一出生就无可抗拒地要接受家庭教育多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然而,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却存在着相当大的问…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缺少了家庭教育,孩子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很多学生家长渴望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很多家长遇到了“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的难题。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家长交流和学习的课堂,成为家长成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对学校教育以外不能涵盖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拥有出色的儿女是做父母渴求的最大快乐,然而怎样教育好孩子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许多孩子成人后的道德情感、生活习惯、性格和人性观念,都明显带着童年时期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 ,家庭教育职能弱化、学校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家庭教育“学校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化”之类的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教育出现了一个怪圈 :学校里的教师费力地一步步给学生补着“扫地”课 ,家里的父母忙着请家庭教师给孩子加文化课。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各自的分工和任务不明确 ,那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用都会被削弱 ,甚至被抵消 ,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进一步说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是为了两者更好地合作。因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本文试图探讨家庭教育和…  相似文献   

20.
马琳 《文学教育(上)》2011,(18):124-126
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孩子上了学,只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吃穿问题,至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和老师去管就可以了。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同一个老师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就要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孩子平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与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