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混合蛙跳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弱且易发生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改进算法在传统算法的更新策略中引入自适应缩放因子和欧式距离,提高了算法局部搜索能力;为了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改进了传统算法中的随机更新操作。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寻优精度和求解成功率上均有很大改善,提高了混合蛙跳算法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预测短时交通流问题上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将小波分析与BP神经网络结合,组成小波神经网络来预测短时交通流的方法。以自贡市某十字路口数据来实测交通流量,Matlab2010b仿真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在交通流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上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鱼群-蛙跳混合算法(AF-SA-FLA)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人工鱼群-蛙跳混合算法融合了人工鱼群算法前期全局收敛速度迅速以及蛙跳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强的优势,其运算速度和优化精度有了极大提升.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对变压器各种类型故障加以有效诊断,故障诊断正确率高、速度快,能满足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波神经网络对于预测短时交通流的适应性,提出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的特性建立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并利用苏州市某交叉口实测交通流量,运用小波神经网络建立了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证明预测是可靠的,有助于城市交通流动态参数的预测,可为 ITS 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仿生优化算法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本混合蛙跳算法随机性强,在处理复杂函数优化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该算法利用高斯变异算子对子群最差青蛙进行适当的扰动,修正了其更新策略,从而维持了群体的多样性.用典型测试函数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混合蛙跳算法及改进算法进行对比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交通流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数学模型的预测方法难以满足交通管理控制中对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为了对交通流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预测,提出将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并改进网络的训练过程从而构建改进型小波神经网络;同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的初始权值,最终提高了预测精度,加快了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极小。通过仿真和分析,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交通流进行实时预测,将扩展粒子群算法应用到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预测优化中.首先对交通流样本数据进行重构,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然后通过扩展粒子群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寻优,得出最优参数和优化时间.最后经过实验仿真,比较了基于网格搜索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基于标准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和基于扩展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泛化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基于扩展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在短时交通流预测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水质预测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前提,是实现水系统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神经网络预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洱海水质预测模型。该方法克服了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算法容易陷入极小值、隐含层神经元个数难以确定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收敛度,能够迅速得到全局最优解。MATLAB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前神经网络模型平均误差为25.1%,优化后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2.3%,证明该算法缩短了收敛时间,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混合蛙跳算法是一种全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后启发式计算技术,具有高效的计算性能和优良的全局搜索能力。描述了0/1背包问题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混合蛙跳算法的基本理论,在全局信息交换过程中加入变异操作,改进了混合蛙跳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0/1背包问题的求解,在实例上的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快速、高效地预测电网短期负荷,提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DPSO),并与BP算法相结合,形成改进的粒子群—BP(DPSO-BP)神经网络算法,用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实现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得到基于DPSO-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法和PSO-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该方法改善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环境巡逻机器人轨迹规划问题中,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对机器人轨迹规划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车流量的随机非线性,使得机器人轨迹规划任务仍然充满挑战。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与轨迹规划算法相结合的融合算法。通过深度学习预测短期交通流量,优化交通网络图并运用轨迹规划算法完成路径规划。实验表明,改进的机器人能够更快、更安全地完成道路巡逻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波动性,应用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和韦伯斯特模型来优化城市道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较高的预测精确度对交通流进行预测,并以此预测结果为基础,提前对导向可变车道进行变换,由此提高了道路的空间利用率;然后依据车道属性改变后的数据,运用改进后的韦伯斯特模型计算信号灯配时参数,并结合当前道路的具体状况来优化红绿灯配时,由此提高了路口的时间利用率。以合肥市某交叉路口交通流量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预测方法,基于道路交通的关键参数车流量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交通流预测方法,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车流量预测准确率。在对道路交通数据集进行清洗后,使用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结合算法TS-NN 进行车流量预测,实验表明,在城市路段的预测中,TS-NN 相对时间序列模型ARIMA、神经网络模型LSTM 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62%和2.13%?在高速公路数据集上测试上,TS-NN 有更加明显的改进,相对ARIMA、LSTM 分别提升了20.87%和3.53%,在一定程度上,TS-NN 算法确实有助于改进智能交通系统核心算法。  相似文献   

14.
污泥焚烧炉温度控制过程中,由于投入污泥块热值不均以及外界环境干扰,传统的PID控制不能快速稳定地将炉温控制在所需范围内。为适应环境变化,实现更高效的炉温控制,提出一种基于NFOA-BP算法的污泥焚烧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改进型果蝇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通过NFOA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进而提高神经网络的全局搜索能力。将NFOA-BP算法应用于污泥焚烧炉温度控制系统,与传统PID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平稳、迅速,超调减小,正确率达到95%以上,比传统PID调节方法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实时监控类矩形盾构偏心刀盘工作状态,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在线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现场检测的相关测量数据,建立“特征—故障”数据集;然后,利用最优权值与阈值由遗传算法获取的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自我学习,构建工作期故障预测模型;最后,开发偏心刀盘监控系统,对刀盘工作状态进行在线预测。实验结果表明,GA-BP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3.3%,与传统BP网络模型相比提高6%。基于GA-BP网络的偏心刀盘在线故障预测方法可精准预测刀盘工作状态,满足应用设计要求,为盾构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选取三甲医院中医慢病相关科室门诊量历史记录数据,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门诊量预测模型,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参数优化,并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门诊量进行预测。月度门诊量预测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误差RMSE,相比未优化的模型减小了48.5%。粒子群优化算法能高效地优化预测模型,可使模型较好地预测出门诊量变化趋势,从而为医务人员门诊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电信行业收入预测问题准确率,建立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收入预测模型。首先对数据作预处理,然后建立卷积层进行核心预测算法优化,再通过训练寻找最优参数,并将其应用于电信运营商收入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出未来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收入增减变化趋势,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算法收敛性也提高约15%。该模型预测结果对于电信行业制定营销方案具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污水厂进水污染物与出水总磷的变化规律呈高度非线性,而传统机理预测模型需要依据经验设定大量参数,预测精度较低,预测相对误差处于15%~25%之间。为提高预测精度,以进水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进水量5个进水指标与出水总磷浓度的映射关系建立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相对误差为9.87%,相较于机理模型,预测误差降低了5%~15%;同时模型收敛速度快,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运行稳定性强,对污水厂实际运行中出水总磷预测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critical position of the endpoint quality prediction for basic oxygen furnaces (BOFs) in steelmaking, and the latest result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C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memetic algorithm (MA) for neural network (NN) lcarnmg. Included in this is the integration of extremal optimization (EO) and Levenberg-Marquardt (LM) pradicnt 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OF endpoint quality prediction. The fundament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proposed EO-LM algorithm may provide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generalization, computation efficiency, and avoid local minima,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NN learning methods.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production-scale BOF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N model for BOF endpoint quality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传统方法生成交通拥堵指数(TPI)的准确率,引入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Elman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实现交通拥堵指数预测。首先,利用EMD将TPI序列分解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IMF分量和剩余分量;然后,通过偏自相关函数(PACF)计算各分量的滞后期数,以此确定各分量在Elman神经网络中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之后,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各分量预测值并相加;最后,计算出总预测结果。通过计算结果可知,EMD-PACF-Elman预测方法3个评价指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的计算结果与单一Elman神经网络模型、EMD-Elman神经网络模型、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EMD-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都为最低,分别为0.562 4、0.598 9、0.110 7。因此, EMD-PACF-Elman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TPI,同时也为进一步预测交通拥堵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