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意义与湿地旅游 研究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河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观光旅游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旅游主体,历史文化、古代遗迹、人为景观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然而,旅游产品的结构完善应当包括三大块,即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  相似文献   

2.
河南向来以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而著称,许多人认为山水旅游资源缺乏,河南到底有什么样的旅游资源呢?本文从历史悠久、黄河文化、山水景观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给世人一个完整的河南旅游资源概况,让世人了解河南、熟悉河南、关注河南,给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活力,让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们认知河南,开发河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落垡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客源市场几个方面分析了湿地旅游开发的条件,并对开发原则进行了阐述,为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湿地生态资源具有脆弱性,应积极探索一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策略。基于此,在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谱系,提出开发与保护并重,迎合现代市场开发旅游产品,构建统一管理机构、加强社区参与,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名人名胜数量多、种类全、内容丰富,且历史地位重要,连贯性强,知名度高,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保护、开发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旅游大省目标的实现。从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功能作用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河南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特点、保护与开发现状,我们不难生发进一步作好河南名人名胜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新思路,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豫东黄河故道湿地属于典型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湿地中的植被类型可分为水生植被、沙生植被、盐生植被、防护林和果木林植被、农田及经济作物.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要解决好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有效地更新资源.要进行经济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坚持以保护为前提,有计划地经营利用、开发与繁殖,以确保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对湿地旅游资源的过量开发,大量的湿地急剧丧失,继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进行分析,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苏州地区滨水地块的资源开发与园林景观建设,分析了滨水自然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新建景观工程与原有湿地相互融合的问题,阐述了自然湿地在城市园林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洽川湿地近年来在湿地旅游方面发展较为迅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湿地开发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矛盾与现实问题。洽川湿地开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水资源等方面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强大助推力。湿地旅游业发展在影响当地的生产布局、强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当地政府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湿地生态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湿地开发管理不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等消极影响,对此应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适度开发策略,鼓励居民参与等措施,以实现洽川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旅游业规划管理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正大庆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旅游业作为石油、石化产业的接续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大庆市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之称,大自然赐予大庆的"大湿地"资源与丰富的石油人文景观资源作为旅游特色刚刚开始市场开发状态。开发同时具有自然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经济效益功能的旅游活动,是大庆市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大庆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湿地生态旅游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安徽湿地的特征,对安徽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分析了安徽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安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并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探索湿地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安徽旅游资源,为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分析了河南山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即东西交汇、南北过渡;生态良好,生物多样;地质复杂,地貌迥异;分布集中,组合良好;特色突出,文化厚重;量大面宽,吸引力强。旨在为河南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河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今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 ,探讨了河南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 ,会展旅游 ,观光农业 ,森林旅游等的开发或完善 .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资金短缺,生态旅游产品不完善,旅游开发水平不够是贵州草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设定功能分区、制定分区管理措施;加强湿地生态旅游环保教育,对于合理开发草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旅游在我国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是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闽江河口湿地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但湿地生态旅游还处于初始状态。文章在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保护性为主的旅游开发对策,以期实现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内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湿地旅游顺应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银川湿地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的分析,并提出了银川湿地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属全国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天然沼泽地之一。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独特,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在旅游开发中,发展生态旅游,应该坚持保护性开发,重视生态建设,拓展开发空间,加强区域联合,结合自身特点深化旅游产品开发,重视环保教育,搞好旅游促销,以实现区域环境生态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洞庭湖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洞庭湖是整个洞庭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历年来一直是人们高强度开发的区域.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开展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示范项目、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职能、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对湿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当地渔民一起对湿地资源进行社区共管,开展有机渔业生产、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保护管理模式,使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原文化发源地的河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学遗产,如何把文学资源开发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学旅游资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滞后的现状,需要突破制约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用创新的思路整合古代文学资源,实现文学旅游资源的商业、娱乐、教育、考古诸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原文化发源地的河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学遗产,如何把文学资源开发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学旅游资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河南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滞后的现状,只有突破制约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用创新的思路整合古代文学资源,实现文学旅游资源的商业、娱乐、教育、考古诸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