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鄞州区农村体育设施及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经济因素、认知状况和体育设施情况等是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强宣传、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等,才能使农村体育工作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与实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的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价值观、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和农村体育人口、体育设施等问题展开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体育设施和体育人口及农村体育协会较少,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提高;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如何加快发展农民体育、促进农民健康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状况和体质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体育设施差、组织力度弱、不懂体育锻炼方法、工作任务重等因素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农民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和余暇时间的增多,对体育需求也必然会增加.通过逐步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委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及文体专干的组织、指导职能,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挖掘民间体育和文化资源,培养他们体育参与的兴趣,增强体育需求,从而大力推动农村体育建设.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农民体育的现状展进行研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体育参与人比例明显偏低,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强身健体,主要在非运动场所活动以及主要是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多数是自发进行锻炼,没时间和体育设施差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发展安徽农民体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但是往往在农民体育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影响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参与体育运动因素,只有发现并研究这些因素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农民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纲要》深入开展以及党中央关于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千镇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和迎08奥运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活动非常丰富.通过我县农民篮球联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队员资格、裁判、运动员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探讨组织和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必须在有效保障、政府大力支持、建立适合当地特色体育项目以及发展体育产业方面作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商丘市周边农村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及农民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影响商丘农村体育发展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低,农村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年龄偏大,农村体育娱乐场地及运动器材匮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乡土特色体育,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锻炼场地;建立完善的农村体育工作队伍和培训机构,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及专家座谈法,对发展农村社会体育文化导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农村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定出适合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竞赛规则,做好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体育锻炼人数试点行政村明显高于非试点行政村:“农民体育大院”的形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新生事物,带有浓厚的文化娱乐乡情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时代特色,带有方向性和政策的导向性,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体育大院的选址在农村学校附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也不影响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最佳选址点;室外乒乓球不适宜在河南多风的农村地区推行的新结论.期望为政府决策和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农村客观条件和农民主观认识的影响。了解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引导农民积极从事健身活动,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体育锻炼人数试点行政村明显高于非试点行政村:“农民体育大院”的形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新生事物,带有浓厚的文化娱乐乡情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时代特色,带有方向性和政策的导向性,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体育大院的选址在农村学校附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也不影响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最佳选址点;室外乒乓球不适宜在河南多风的农村地区推行的新结论.期望为政府决策和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体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要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新农村建设中;健全湖南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体育发展保障机制;以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为龙头,建立综合性、民族性、地方性的体育竞赛制度;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实施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的区域体育协调战略,是目前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体育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宽裕,做到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农村进步、发展、繁荣,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组织部分,它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民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江山 《天中学刊》2008,23(2):94-95
对当前农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制约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新农村建设等法规和文件从政策层面要求构筑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农民的生产劳动特点、我国发展体育人口的使命、农民体质状况、农村留守人员闲暇生活状况是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动力,加强地方政府职能,落实体育法规、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组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结合当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农民的闲暇生活,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田野作业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南安市西美村不同阶层的农民休闲体育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缺乏体育场地和设施,缺少技能技巧,经济条件不允许是影响工业村村民休闲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提出要合理分配农民的闲暇时间,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立,增强农民的休闲意识,将休闲产业引入农村,为建立和谐农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在进一步提高,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也越加体现。幼儿园通过挖掘社区中的资源,利用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发展智力和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要开展好农民体育活动,就必须选择好农民体育活动的项目和内容.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劳动趣味.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平常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时,农民健身活动的内容不仅要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体育项目.还要有乡土特色浓郁的传统体育项目,更要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体育项目,这样的活动内容才深受广大农民喜爱,才能开展好农村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中原经济区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今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农村经济水平低;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体育设施严重匮乏;农村社区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体育工作人员和农民对体育政策了解较少等。建议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以学校园区为中心配置优秀的体育教育资源,优化体育锻炼环境;建构具有中原经济区特色的体育活动方式;体育工作人员广开财路,多方筹集资金,充分调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成立社区体育检查评估工作组织机构,定期对社区体育工作进行检查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受农村地区差距明显,农民健身意识不高,体育人口比例失调,体育设施不足与运动项目单一,政府管理松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即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健身意识;农村体育与学校体育形成统一体,实现互补互促;加强政府领导,完善体育法制体系;加快农村体育资源开发步伐,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