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艺术知觉是一种对事物的表现性知觉,是区别于普通知觉、科学知觉的审美知觉。“审美局性”、“表现性”是审美知觉是否存在的两个关键性概念。本从艺心理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表现性”这一艺术知觉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闻释。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事物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了解问  相似文献   

3.
艺术知觉论     
知觉,包括艺术知觉,是一种主动反映的过程。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抽象概括式的,不可能纯粹客观。其指向性受心理定势左右。艺术知觉的指向是物体外观形式上的审美表现性特征。艺术家由于专业不同,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艺术作品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创造、技巧、技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事物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细致的、透彻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徐建 《快乐阅读》2011,(5):32-33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创造。因为只有通过敏锐、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度的开发创造。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  相似文献   

7.
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从非现象学到现象学,哲学所描述的有思维能力的主体一直对幻觉怀有莫名的敌意,比如经常把幻觉归为错误的认识或带有欺骗性质的和不正常的感觉与知觉,直到梅洛-庞蒂通过对幻觉的实存分析部分地瓦解了这一敌意,并给予我们一种对幻觉的知觉阐释。概言之,在理性主体遭遇到理性的悖论时,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主体和知觉主体也从两个方向遭遇到它们共同的悖论,即幻觉的存在。最终,它们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一种"存在的幻象学",它试图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之上把知觉阐释活动所依循的最基本原则,即"幻觉是首要的",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小学生更为重要。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如果一个人在头脑中对某一事物事前处于有准备状态,那么他就会有选择地去自己知觉那个事物,因而可以提高对那个事物的知觉效率。学生课前做了预习,上课时就有了心理准备,这时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的效率就会提高,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叶圣陶所说,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认为动觉虽然不参与知觉事物的直接构成,但却在每一种知觉行为当中均有动觉的间接参与。动觉是一种预先感知,没有动觉的参与,任何一种知觉行为都是不可能的。在事物感知当中,动觉同时还是空间构成的根据。作为哲学概念的动觉,并不考察动觉的生物学过程,而是着重探讨在动觉之上人类的主体性及其超越性体现。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的艺术美学思想建立在对想象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现象学意义上的想象与知觉、幻想不同,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知觉的中性变样,这使想象既与被映像的现实联系甚紧,又不对现实“认之为真”;既是一种选出行为,也是一种构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艺术是被构成的想象领域。这一艺术论与模仿论、表现论相差甚大,可以称之为艺术显现论。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与狄尔泰一样,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明的侵袭。胡塞尔纲要式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