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确理解形声字的意符,对于辨认汉字的本义有其重要作用。以《说文解字》“斤”部为例来看,“斤”象斧头之形,本义为“斫木斧”,因此,从“斤”之字多与斧或与用斧有关。 斧 《说文》云:“斫也。从斤父声。”《苟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斧”和“斤”同义并举。 斨 《说文》云:“方銎斧也。从斤片声。《诗》日:“又缺我斨。”《诗·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斧”和“斨”同义并举。 斫 《说文》云:“击也。从斤石声。”《荀子·性恶》:“工人斫木而为器。”枚乘《七发》:“使琴挚(人名)斫斩以为琴。”  相似文献   

2.
成语“斤斤计较”,意为气量狭窄,遇事好计较。但“计较”前为什么要用“斤斤”来作修饰,不少人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斤”以下有“两、钱、分、厘”,为什么不说钱钱计较、分分计较呢?再说即使以常见的粮油而论,少了一斤二斤,怎不计较呢?其实,这“斤”非量词。“斤”的本义是斧头。《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其中“斤”与“斧”同义。凡用斧砍柴削木等,眼睛总要瞪大,看得十分清楚,故“斤斤”意为明察或看得清楚。这成语直接的解释便是看得清清楚楚,稍有差错就要计较。  相似文献   

3.
“斤”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一般是作为重量单位使用的,500克等于一市斤,现在人们习惯上还称“千克”为“公斤”。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斤”是个象形字,本义是斧头。《说文解字》释其义为“斫木斧”。有一个成语“运斤成风”,其中的“斤”保留着本义。这个成语源出《庄子  相似文献   

4.
彭静 《语文知识》2006,(1):24-24
有些成语中某个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有很大差别,下面略举数例说明。 运斤成风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说文解字》:“斤,斫木斧也。”“斤”的本义为斧子。  相似文献   

5.
部首部首所表示的意义例词斤 称“斤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象形。夕是砍伐树木的工具,从斤的字一般与刀斧有关。斧(斧头)兵(兵器)析(以斧劈开)断(以斧砍断)新(本义是砍伐树木,伐木是使用木材的开始,引申为首次出现的事物。如新闻、新人新事)Jln作旁 片pi应n称作“片字旁”原是平板床的象形。卜取竖立状。从“片”的字一般与木板或平扁如板的物有关。牌(牌子)版(印版)犊(古代用于书写的木板)储y6u(窗户。古时用木板作窗的门扇)禾 称“禾字原是一株稻谷的象形。军禾为谷类植物的总称。从“禾”的字,一般与谷类植物有关。①谷类及有关植物:秧(秧苗)…  相似文献   

6.
《小石潭记》中,“伐竹取道”之“伐”不少同志释为“砍伐”,从情理上讲,似有不当。柳宗元出游,事先未估计到有“篁竹”挡道,因而不可能带有砍伐用的工具,而小石潭周围又“寂寥无人”,也无从借到砍伐器具.同游者均是文人,并非武夫,随身也不佩戴刀具,无工具,要砍,要伐,也就不可能。再者,在封建社会象柳宗元这样的有一定地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3)的第三单元选录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文章,即《寡人之于国也》。该文中有这样一句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教材对上文中的数罟不入洿池是这样作注释的:细网不进池塘(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密。罟,网。洿,深.盵[1]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分"与"析"。《说文解字》中说"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这"分"就是分别、分开、分解;"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指劈开木头,取的是用斧斤破木之意。总之,分析、分析,分而析之,有拆分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分析是否到位,反映出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下。在一篇议论文中,"分析"的本质就是找出(把握)对象、事理之间的联系。议论文中的"联系",主要有篇与段、段与段、段与层、层与层几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①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②主,不施用兵:骐骥(?)耳,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③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吾矣。”(西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注释】①说:说客.②事:侍奉,为……做事。③干将:古代名剑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
是国有人在弃尖上涂着白粉,请一位名叫石的匠人把它削除干净,那匠人不动声色顺手就是一斧,白粉削掉了,弃子却不损毫分。不要说这绝招多么不可思议,有道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只因为有那一斧之前的千斧万斧,才会有这动人的故事—“匠石运斤”.匠石运斤(成语诗)@易尔康~~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出现得比较早的审美范畴。它是植根于朴素唯美辩证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首先提出“意象”一词。“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说,用眼光独到的匠心,窥探心中的想象,如运用斧斤,从事意  相似文献   

1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輮”,课本以及其他许多本子都注为“同‘揉’,使……弯曲。”这似乎也能讲得通,但仔细推敲之后,就觉有些不妥之处:一者没有说明“使弯曲”的方式,二者不大合乎语法。“輮”,实际上应为“煣”的同音假借字。《说文》:“煣,屈申木也,从火、柔,柔亦声。”这就是说“火”旁表义,“柔”旁表声,此字有“用火烘木,使之弯曲”义。《汉书·食货志上》有“煣木为耒”句。用火烤加工的方式使木弯曲,这也是一般的常识。若取此说,不仅道出了“使木  相似文献   

13.
“伐南山大梓,丰大特”是《史记·秦本纪》中对秦文公功绩的一处记载,当今刊行的《史记》译文都将其翻译为:“砍伐南山大梓树,驰击(攻击)丰水中的大公牛.”“丰”被译为“丰水”.不管从文意还是语法看,都不符合《史记》原文.实际上,“丰”当通“逢”,意思是说:“砍伐南山大梓树时,遇到了一头大公牛.”因“牛”是秦人所依赖西戎某部落的崇拜物,所以“伐树遇牛”被作为祥瑞载于史册.  相似文献   

14.
一、释“贰”《左传》一书用“贰”一字的频率较高,全书共用了九十多次。其中“贰”字前后与不同类词相配搭的竟达五十种之多。若想把“贰”字的含义来龙去脉搞清楚,必须追根溯源。据周朝晚期金文,“贰”的字形形象是人用大斧子把贝一劈两半,可见,把东西一劈两半即“贰”字本义的源头。据战国时期郘大叔斧和中山王壶上的记载,“贰”从字形上看也是把贝劈开。《说文》云:“贰,副益也从贝式声”,“副,判也从刀畐  相似文献   

15.
一个词所表示的意义,称词义。就词义说,词的原始意义(本义)和今义有的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只掌握一些词的今义,不了解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即本义或者古义,那么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古籍中每一个词的确切意义,甚至有时就会歪曲原意。比如在《说文解字》里,“斤,砍木斧也”;  相似文献   

16.
结构一切文章都有一定的结构。刘勰认为结构的原则是“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他把安排结构比作“筑室”。(《文心雕龙·附会》)李渔认为作文如“工师之基宅”,“必俟成局了然,如可挥斤运斧”,“袖手于前,如能疾书于后”,这是很有见解的。正如刘勰所说:“若术不索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文心雕龙·镕裁》)为此,他提出构思布局应“先标三准”。首先是“设情以为体”,即按一定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注:“(tóu),使弯曲.”欠详.“以”无注,容易误解为连词.“(车柔)”,本是车轮的外围,亦称“辋”,《释名·释车》:“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关西曰(车柔).”课文中用作动词,指用火烘木,使之弯曲形而制成(车柔)的工艺,在这个意义上,与“揉、“煣”相通.《易·系辞下》:“操木为耒.”《考工记·轮人》:“轮人揉辐必齐.”又,《汉书·食货志上》:“揉木为耒.”颜师古注:“煣,屈也.”“(车柔)”、“揉”、“煣”音义无异,只是造字着眼点不同而分别采用了不同形旁而已.  相似文献   

18.
王庆 《中文自修》2023,(7):31-33
<正>分析与论证是两种最重要的说理方式。论证在说理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而分析却未必得到足够重视。分析,就是分解辨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然后辨别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古时“分”与“析”义相近,《说文》:“分,别也。”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析,破木也。”段玉裁注为“以斤破木”,两者都有分而有别的意思,所以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如析薪,  相似文献   

19.
释“锄耰”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对《过秦论》中“锄耰”的解释是“古时的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笔者认为这个解释不妥,“锄耰”应是两种农具。先说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锄草翻地的农具”,《辞海》的解释是“一种手工农具,用于中耕、锄草、培土、间苗等”。锄作为一种手工农具很早就出现了。《国语·齐语》中说:“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很好  相似文献   

20.
一、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对“蜀山兀”的“兀”字,中学课本是这样注解的:“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释为:“形容山秃。”《汉语大字典》释“兀”为“光秃”,所举例证也是杜牧的“蜀山兀,阿房出”一句。以上三种解释,都认为“兀”是山光秃的意思。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