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海疍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开发广西北海疍家文化园本课程,既有利于开展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幼儿园教育,帮助幼儿健康、愉快地成长,也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探究广西北海疍家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在主动性、专业性、合理性、协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  相似文献   

2.
民间信仰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北海疍家是北海市一个独特的水上族群,疍家民俗信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龙母信仰在疍家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中龙母信仰开发具有的优势和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为保护性抢救和弘扬疍家文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北海传统疍服别具一格,极富浓郁疍家乡土风情,为中国服饰海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文献资料,从文化特征、传承现状、旅游价值及开发等方面研究北海传统疍服文化,针对北海传统疍服文化独特的旅游价值,着重探讨其旅游开发思路策略,这对于北海疍服文化的传承,以及北海乃至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栗的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民俗文化不断消失、民俗同化现象愈发严重、民俗旅游环境破坏加剧、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各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广西富川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富川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遂宁是一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业正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研究遂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遂宁旅游的开发以及遂手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遂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指出了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措施,为遂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海的疍家人曾是一群历史悠久、具有特定生活生产习俗和文化特质的水上居民。他们在日常劳作、婚礼习俗时为抒发感情而即兴演唱咸水歌。在历史演进中,疍家人大量上岸居住与当地人为邻,改变了祖祖辈辈以船为家的生活,在大众传媒的深层冲击下,流行文化使得疍家习俗模糊了边界逐渐被边缘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广泛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咸水歌保护的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是最好的保护,结合当下实际寻求北海疍家咸水歌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民俗文化开发的特殊性出发,针对闽北民俗文化的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闽北民俗文化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中利用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区域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闽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婚庆纪念旅游是旅游与婚庆的创新式联姻,个性化十足,属高端旅游产品。北海婚庆纪念旅游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及多彩的民俗风情,将热带海洋风情、南珠文化、疍家文化、壮家婚恋习俗等融入婚庆旅游产品,从情感维度提升价值,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婚纱摄影、纪念性庆典仪式及宴会服务,有助于重塑并提升北海旅游形象,积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海疍家人对蛇有着特殊的敬意,蛇图腾是疍家先民对自然的原始认识,疍家人从敬畏蛇到一般崇拜再到图腾崇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疍家人蛇崇拜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研究疍家人蛇图腾崇拜对了解疍家的历史、风俗以及人的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赋存丰富的辽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辽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存在问题及开发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认为只有统筹规划,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承传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带动地区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海传统蛋服别具一格,极富浓郁蛋家乡土风情,为中国服饰海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文献资料,从文化特征、传承现状、旅游价值及开发等方面研究北海传统蛋服文化,针对北海传统蛋服文化独特的旅游价值,着重探讨其旅游开发思路策略,这对于北海蛋服文化的传承,以及北海乃至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俗风情是我国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民俗旅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宣传展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但同时也给旅游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效应。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研究其解决的对策,对于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促进接待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滞后,且开发利用率较低,旅游纪念品市场总体匮乏的现状,已成为影响山西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以晋祠为例,通过提取晋祠的图形和色彩元素,探讨晋祠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晋祠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4.
钟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土特产品种类较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开发旅游纪念品的良好基础。但钟祥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却明显滞后,现仍处于简单开发阶段。钟祥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思路是,从资源导向向市场营销导向发展,区分三个层次,分二个阶段,走"普品、名品、精品"逐步完善之路。现阶段可选取楚文化、凤型雕塑、长寿文化、植物盆景、字画书籍光碟、土特产作为开发重点,推出长寿系列、楚文化系列、竹木制品系列、雕塑盆景系列等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决定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效率和农民的实际收益。文章从城乡发展、市民收入及健康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哈尔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梳理了哈尔滨乡村旅游四个时期的发展路径。最后从旅游资源特色的角度归纳出哈尔滨乡村旅游发展的山林水雪型、农业因观光型和民俗文化特色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丽水旅游开发主题与文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地域脉有自然生态脉,人化脉和水景脉,综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地域脉特点等因素的研究,丽水市的旅游开发主题是“以瓯江为轴线,以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辅助开发特色主题公园”,努力创建丽水旅游的“生态、休闲、养生、科考”新形象。旅游开发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观;重视开发前的规划;突出旅游地的化性;大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旅游产品的包装宣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红色旅游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成了发展自治区旅游业的必然趋势。笔者在分析鸟兰夫故居景区旅游资源与市场定位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鸟兰夫故居景区应以开发特定的客源为主线,而不是面面俱到,合理的市场分析对景区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争现实意义,在未来的几年,景区将建成与毗邻景区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的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8.
壁画艺术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历史的积淀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它构成了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万村的壁画艺术强化了民众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弘扬了阿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了解当下历史壁画艺术生成意义的表达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古老的羌族释比文化、红军长征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引起了人们对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重视;但文化旅游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提出了如何使开发和保护与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