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豪放词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他们的词风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苏、辛豪放词中同题材词作的对比上,可见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苏轼、辛弃疾同为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家,但由于二者生活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本文将对此作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晓静  张小芹 《现代语文》2007,(1):43-43,40
苏轼、辛弃疾同为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家,但由于二者生活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本文将对此作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词学界,苏轼和辛弃疾是公认的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许多豪放词作往往流露出和婉之音,呈现出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综观全貌,苏、辛词从所写题材、所抒情感、所绘意境方面都对婉约手法有所继承和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辛弃疾下面两首词作前,先从词这种诗歌样式在艺术风格上发展变化的角度,简括地介绍一下有关宋词豪放派中苏轼、辛弃疾两位巨擘的异同,供读者阅读和评析两词时的参考。前贤论述宋代词人,大都按照他们词作的风格区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虽然这种两分法只是粗线条的,但在没  相似文献   

7.
研究毛泽东的词,必须放在对豪放派词的研究的历史中来进行。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苏轼、辛弃疾、毛泽东豪放词产生的背景分析。二、苏轼、辛弃疾,毛泽东豪放词作的情感取向的走势分析。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毛泽东豪放词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对他的词作,历代评论家都有很高的评价,以豪放派冠之。但是,翻开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却简直是一个愁苦的世界。愁情主题,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突出的主题。根据其生活和创作历程,辛弃疾的愁情主题的词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仕宦稳定的20年(1162-1181);二是42岁以后,罢官不定的25年(1182-1207)。纵观辛弃疾的词作,他一生词作愁情的主题的特征是“闲愁”,一种与众不同、意味独特的“闲愁”。一、辛弃疾词作“愁情”主题的内涵仕宦时期,辛弃疾的“闲愁”,是以悲叹…  相似文献   

9.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但艺术风格上又有其独特个性,本文从他们的两首怀古词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作家个人经历和性格、抱负的不同,辨析苏轼和辛弃疾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从而达到深层次的鉴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辛弃疾的词都以“豪放”为特征。作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苏轼奠定了基础,随后辛弃疾把豪放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就艺术风格从三个方面作一略比。  相似文献   

11.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当提到豪放派时,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两个人苏轼与辛弃疾,他们是豪放派的大家,都满怀慷慨豪迈的情怀,奔放热烈的情感,开创并奠定了豪放词派,树立了他们在宋词历史上的地位,大大推动了宋词的发展,后人称他们二者为“苏辛”。二者作为豪放派的代表,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在词坛上独树一帜,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生活在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则奠定了豪放词派,宋词在前仆后继的推动之下达到顶峰,但是两位词人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等的不同,豪放词的风格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将主要探讨和分析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词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于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境界雄阔,壮丽;情感豪迈奔放;语言明丽简达。然而苏轼词境界雄壮明丽,情感豪放豁达,语言简达直白。辛弃疾词境界雄壮阴寒,情感豪放郁结,语言简达隽永。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辛弃疾下面两首词作前,先从词这种诗歌样式在艺术风格上发展变化的角度,简括地介绍一下有关宋词豪放派中苏轼、辛弃疾两位巨擘的异同,供读者阅读和评析两词时的参考。前贤论述宋代词人,大都按照他们词作的风格区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虽然这种两分法只是粗线条的,但在没有更科学、更精确的区分法前,两分法依然可以做为我们研究宋词的一种依据。总的来说,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传承着初期——唐五代词作广泛一致的风格,及至宋代,又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等等背景的影响,婉约词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只是到了北宋苏轼的笔下,豪放风格…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对他的词作,历代评论家都有很高的评价,以豪放派冠之.但是,翻开辛弃疾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却简直是一个愁苦的世界.愁情主题,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突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说诗往往在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而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转折较多。至宋代,词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相抗衡的诗歌体裁,语言精练,意境深婉,风格细腻“。婉约派”代表李煜、晏殊、李清照的词作多以日常生活为主。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独创“豪放派”。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有报国之志、黍离之悲;境界宏大,有大漠孤烟、沙场点兵;气势恢宏,有千骑出猎、弓如霹雳。“豪放派”词作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词人赤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对苏轼词的婉约词风前人已有论述,但是有过于片面化,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婉约词的分析,从而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婉约凄美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苏轼。  相似文献   

17.
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的两大词家。苏、辛的词,豪迈雄放,气象宏大,意境开阔,代表了宋词的杰出成就。他们都是词体的革新者,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把词从“偎红倚翠”、离愁别恨和诗酒优游、消遣娱乐的狭窄圈子里解放出来,为词的健康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苏轼和辛弃疾在词的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作者辛弃疾的自身经历,从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高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评论了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使读者对辛弃疾豪放派词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我们对辛词的鉴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说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主要是指他们有部分词风豪放,为开拓词境做出了贡献。而在苏、辛词中,也大量存在着婉约词,这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说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主要是指他们有部分词风豪放,为开拓词境做出了贡献。而在苏、辛词中,也大量存在着婉约词,这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