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未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科学预测,对未来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合理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未来五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将起到主导作用;普通高等教育非财政性经费内部投入结构呈现不合理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应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与需求在未来十年里仍然存在着巨大缺口。应发挥政府教育投资的主体作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步完善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新格局,提高除财政拨款以外的经费来源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投资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一直较高,这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比值逐步趋向合理,同时也对高校和大学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考虑到我国未来各阶段适龄教育人口的变动趋势,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应当保持相当的水平,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994—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真正实现,且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学杂费呈现此消彼长的二元化趋势。中央和地方属高校在经费来源结构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差异表明,教育经费向中央属高校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必须兼顾公平原则,保证中央和地方属高校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耀  方鹏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00-104
1999~2005年期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呈现出地方教育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但生均教育经费下降;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增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实际呈二元化等趋势。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苏南、苏北差异较大,必须切实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缓解高等教育领域的地区不公平问题,以促进江苏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来说又显不足。本通过对我国1991~2002年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三的线性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作了预测,发现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教育经费筹措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论文讨论了福建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来源渠道、各项投入的比例、变化等基本现状,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分析扩招以来福建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结果显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递增,但总量仍显不足;生均教育经费不足,高校办学基本条件紧张;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多元化模式尚未形成;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与高等教育投资两极化已是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的特定现象.本文基于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及其变化的分析,就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7-2014年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结构对生均经费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国际比较,结果发现:第一,2007-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增长缓慢,生均经费指数不断下降,教育经费总收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第二,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结构对生均经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表现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有助于生均经费的增长,而事业收入比例和学费收入比例的提高阻碍了生均经费的增长;第三,除了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地区,我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绝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政府投入比例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校经费配置结构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前后,我国普通高校经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这一政策目标实现之后,更彰显了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围绕4%的实现过程,回顾过去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的进展情况,分析教育经费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情况,适度解释教育经费收支趋势走向的政策原因,阐明教育经费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对我国教育财政领域的后4%时代的经费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运输量的预测精度和公路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了GM(1,1)模型特性、GM(1,1)在背景值和初始值选择两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背景值计算方法;最后,利用2000-2004年的公路客运量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GM(1,1) and GM(1,1) rolling models derived from grey system theory were estimated using time-series data from projection studies by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An out-of-sample forecas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grey prediction models and exponential smoothing used by NCES was conducted for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school enrollment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grey prediction was as promising as NCES's forecasting technique in dealing with univariate time-series data while some other determinants of the variables under examination were exclud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erefore, was to verify that the GM(1,1), and GM(1,1) rolling models would provide forecasts that were at least as accurate as the NCES's approach to extrapolating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school enrollment.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forecasting efficiency of GM(1,1) rolling model was superior to exponential smoothing and GM(1,1) model. The results can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model building for short-term estimation on educational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13.
长江水质污染预测的灰色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质预测涉及因素众多且机理复杂,而且已知数据偏少,故采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长江污染物进行预测,并进行了四种检验,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为了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提出了用GM(1,1)模型群和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两种方法加以改进,从而避免使用单一的灰色模型容易受到不稳定信息影响的缺陷,使得预测精度更加准确,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a Grey theory,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Deng [1], is a truly multidisciplinary and generic theory that deals with systems of deficient in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light and deep colors respectively represent informatio…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GM(1,1)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个区间.建立的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及实用性,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入园参观人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分别运用传统的和改进的GM(1,1)模型,对福建省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存在干涉因子的GM(1,1)模型的使用方法,改进的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灰色-周期外延组合模型在地质灾害频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发生频数的有效预测有着重要价值。用残差GM(1,1)模型对地质灾害频数总体趋势拟合,将残差用周期外延模型拟合,从而建立了地质灾害频数的灰色-周期外延组合模型。用2005年—2009年我国发生地质灾害频数进行了实例分析,并进行了一步预测。结果表明:拟合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模型预测是有效的,为地质灾害频数拟合与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预测方法.建立不同维的常规GM(1,1)模型群,根据不同维预测模型的模拟相对误差,优选出基础GM(1,1)模型并建立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预测.该方法能够有效融合新信息,弥补常规GM(1,1)模型的不足,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9.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计划、用电、调度等部门的基础工作,电力负荷是影响电网寿命和可靠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某省电网近五年来总电力负荷数据,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分析与预处理,分别运用ARIMA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针对该省的电力总负荷分别做未来3天和10天两种情况下的短期预测,重点比较了所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精准度,得到3天的预测精度上GM(1,1)模型效果高于ARIMA模型,10天的预测精度上ARIMA模型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特点,为提高故障间隔时间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在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基础上,建立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GM(1,1)的组合模型,实现了对设备故障间隔时间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由24.16%降到3.24%,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