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4个不同营养水平的(N、P营养充足、N限制、P限制和N、P双限制)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对同样4个不同营养水平的海洋赤潮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克制效果。不同的N、P营养状况能够显著影响孔石莼克制赤潮异弯藻的效果,N限制或P限制和N、P双限制下的孔石莼对赤潮异弯藻的克制作用减弱,N限制的赤潮异弯藻对孔石莼克生物质的耐受性增强,而P限制和N、P双限制的赤潮异弯藻对孔石莼的克生物质更加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状况下大型海藻对海洋微藻不同程度的克生作用可能是自然海洋生态系统中,N、P营养盐动态变化引起大型海藻和微藻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3.85 kg的孔石莼干粉末用甲醇提取得到320 g粗提物浸膏,浸膏被萃取分离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蒸馏水相。对这4个相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然后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用赤潮异弯藻进行各个分离组分的杀藻活性检测。活性检测表明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很强的杀藻活性,GC/MS分析鉴定其中的1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大部分。活性检测表明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12,15-十八碳四烯酸、5Z,8Z,11Z,14Z-二十碳四烯酸、5Z,11Z,14Z,17Z-二十碳四烯酸和5Z,8Z,11Z,14Z,17Z-二十碳五烯酸具有很强的杀藻活性,其有效浓度在5 mg L-1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孔石莼组织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一些对赤潮异弯藻具有强烈的杀藻作用,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孔石莼组织内抑制赤潮微藻生长的他感物质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0年1月对东江干流水体51个点进行的浮游植物及其群落结构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状况,分析了河流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并据此评价了东江干流水体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干流水体中物种丰富度中等,个体分布较均匀,共有浮游植物7门83种(包括2变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38种,占所有物种数的45.78%,其细胞生物量占总浮游植物的53.99%;主要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菱形藻(Nitzsch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浮游植物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其中下游显著大于上、中游,且主要密集于下游的东莞市和惠州市江段水体;东江干流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为一致,上游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稳定性较下游略高;以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水体作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采样点位水体营养化程度不高,水质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4.
红旗水库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生态现状,于2008年7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和次年5月(丰水期)对红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113种,其中硅藻门42种,绿藻门38种,裸藻门10种,蓝藻门9种,金藻门5种,黄藻门4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在种类组成上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3种典型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方法:将孔石莼(Ulva pertusavar)、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3种常见大型海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富含氮磷海水静水培养6周,探讨3种典型大型海藻对海水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3种大型海藻NH4+-N的净化率均超过97.00%;对NO3--N的净化率在90.00%左右;龙须菜对PO43--P的净化率最高,为88.34%。海带组NH4+-N初期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缓慢上升后又呈下降的趋势,而孔石莼和龙须菜组中的NH4+-N呈持续下降的趋势;3种大型海藻NO3--N浓度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而在下降的过程中又呈先快后慢的趋势;海带组PO43--P实验开始阶段呈上升趋势随后持续下降,孔石莼和龙须菜组中的PO43--P均呈快速下降的趋势直到实验后期逐渐呈稳定的状态。结论:3种常见大型海藻孔石莼、龙须菜和海带对水体当中的氮、磷营养盐具有较强的净化去除能力,其中龙须菜的净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于2016年3月、5月、8月、10月对青岛市棘洪滩水库进行了4次浮游植物群落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调查,使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等指数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9属107种,棘洪滩水库的优势种群为硅藻-隐藻型,主要优势种为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针杆藻(Synedra sp.)和舟形藻(Navicula sp.)。夏季,入口处小型黄丝藻随外源水引入水库并成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9.92×105个/L,入口处夏季最高,受外来输入水的影响波动较大;出口处秋季最高。出口密度明显低于入口。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2.78。  相似文献   

7.
浮游藻体内叶绿素(Chlorophyll)通常有Chl.a、Chl.b、Chl.c三类。各门藻类所含的光合色素不完全相同,而其中Chl.a是存在于各门藻类的一种光合色素,与藻体成一定比例关系,一般为藻体干重的1.5%左右。当前各围在湖泊研究中往往采用测定水体内chl.a量以表示其浮游藻的生物量。它是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测定浮游藻生物量的方法。可借以指示水  相似文献   

8.
大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广东省江门市大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通过每月中旬对沙河水库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隶属于6门,其中绿藻门有27属,占总数的42.19%;硅藻门有19属,占总数的28.13%;蓝藻门有13属,占总数的21.88%;甲藻门、裸藻门及金藻门共占总数的7.81%。常见的优势种主要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湖沼色球藻(Chroococcus limneticus)、隐球藻(Aphanocapsa sp)、栅藻(Scenedesmus sp)、光角角星鼓藻(Staurastrum muticum)以及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型(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分析结果表明:大沙河水库种类组成变化总体呈现"冬季以蓝藻门、绿藻门为主;春季绿藻门、硅藻门增多;夏秋季节以蓝藻门为主"的季节变化规律,其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02~1.74)亿cells/L;蓝藻自春末到冬初大量繁殖,并且常年在丰度上占有优势,冬季常出现蓝藻水华;大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丰度变化与水温(R=0.383)、叶绿素(R=0.373)和氨氮(R=0.225)呈正相关,与总氮(TN)呈负相关(R=-0.243)。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1)
为了解天德湖浮游植物组成及水质状况,2015年夏对江苏省泰州市天德湖水体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藻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天德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由8个门组成,共37科77属209种,绿藻门最多,为30属93种,其次是硅藻门,为23属67种。绿藻门、硅藻门占优势。优势度最大的是绿藻门的卵囊藻0.088,其次是硅藻门的针杆藻0.087。天德湖水体处于β-α-ms中-富营养型。属于轻污染。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主要河道浮游植物类群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春季(4月13日-4月22日)和夏季(7月10日-7月19日)对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进行了两次调查。对不同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入湖河流优势属主要有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Cryptomonas sp.)、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脆杆藻属(Fragilaria sp.)和舟形藻(Navicula sp.)等;出湖河道主要优势属有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栅藻(Scenedesmus sp.)、隐藻(Cryptomonas sp.)等。夏季入湖河道优势属有针杆藻(Synedra sp.)、十字藻(Crucigenia sp.)、隐藻(Cryptomonas sp.)、裸藻(Euglen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等;出湖河道优势属有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栅藻(Scenedesmus sp.)、隐藻(Cryptomonas sp.)、针杆藻(Synedra sp.)等。太湖流域河道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春季要高于夏季,电导率、总磷、总氮、总悬浮物浓度、高锰酸钾指数和硝态氮与河道内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影响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有总悬浮物浓度、总氮和电导率,夏季则主要是高锰酸钾指数、硝态氮和总氮浓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廖汗成 《科技广场》2005,(10):60-62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多项式公式,推导出一种仅使用加法求整数的任意次方根的算法及代码实现,并对此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阐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借鉴浙江的经验,湖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因它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已成为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利用PowerPoint自身提供的动画设置及触发器功能,完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经常需要采用其它交互性较强的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下拉菜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