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一种颇具新意的《小学生素质综合报告册》(以下简称《报告册》)正迅速在许多学校推广使用,与传统的《小学生成绩通知书》比较,《报告册》有众多改革之处,用“班主任寄语”取代“班主任评语”,即是其中一个耀眼的亮点。“班主任寄语”乃是对“班主任评语”的继承和发展,由“评语”到“寄语”,虽只一字之变,但却堪称点睛之笔。一般而言,“评语”只注重学生的过去,是班主任以旁观者的身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作的主观性裁判;“寄语”则着眼于学生将来,是教师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期待与厚望;“评语”重点在评;“寄语”目的…  相似文献   

2.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使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班主任首先就要欣赏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哪怕是屡犯过错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姜老师有个“闪光点”的口头禅。她教的学生个个都是宝。即使是令人头痛的学生,她也会说:“这个学生不错呀,有不少‘闪光点’哩!”上星期,我们几个同学来这个学校实习班主任工作,别的班主任谈的经验一条又一条,而她,谈来谈去总是“闪光点”、“闪光点”;我又跟着她实习,真倒霉! 什么“闪光点”、“闪光点”的,说得那么玄。我心想,教育学生有啥,学生好比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等对待自己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谈心做学生工作和家长及任课教师联系、沟通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评价方式对提高评价效益是大有讲究的。在此基础上,我校以推行优点单与建议单作为提高评价效益的一项重要策略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一、优点单与建议单的操作过程在期末或期中时组织学生进行评选“班级之最”的活动,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或他人的闪光点在班级园地中公布每一个同学的班级之最。其次班主任老师将这些“之最”搜集起来分发给学生本人, 由他请父母或任科老师进行补充,最后再由老师誊抄成为一张完整的优点单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保管。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寄语”即传统说法的“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一个时期以来在思想、学习、社会活动、劳动、文体活动、师生同学关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作出的概括性总结。给学生写“寄语”是一次与学生的书面谈话,是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其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14,(11):F0002-F0002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确立“建智慧宝藏,育闪光学生”的办学理念,实施“闪光教育”,打造“宝石文化”。该校挖掘全体师生、家长的潜能,激扬他们的生命之光,使人人像宝石般闪亮发光。在赖海虹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施科教研一体化,形成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校本科研管理特色,构建了“OLEI”有效教研特色。教师们在观摩(observation)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闪光点,在学习(1earning)教学中洋溢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在评价(evaluation)教学中反思他人与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在创新(innovation)教学中创造自己的教学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同时 ,行为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独立性强 ,逆反心理重。要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就必须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工作。为此 ,笔者采取了班主任寄语的管理方式 ,即在黑板报上开辟一个“班主任寄语”专栏 ,不定期书写一些内容 ,或鼓励、或引导、或要求 ,简捷直接 ,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这几年刊出的班主任寄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刊出寄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首先要使学生对这个集体有一种自豪感 ,有…  相似文献   

9.
“走进新课程”是今天教育的时尚主题,“时尚”不仅是一种时代风范,更是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班主任同样也希望自己能时尚起来。中学班主任面对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处在生理、心理的急剧发展变化时期,表现为独立性强,逆反心理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来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体会到采取班主任寄语的管理方式,即在黑板报上开辟一个“班主任寄语”专栏,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和要求,不定期书写有关内容,或鼓励、或引导、或要求,简捷直接,往往能收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琪 《中学教育》2003,(4):30-31
中学班主任面对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处在生理、心理的急剧发展变化时期 ,表现为独立性强 ,逆反心理重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展工作。在工作中 ,笔者采取了班主任寄语的方式引导和管理学生 ,即在黑板报上开辟一个“班主任寄语”专栏 ,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和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 ,不定期书写一些内容 ,或鼓励、或引导、或要求 ,简捷直接 ,往往能收到“润物细无声 ,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归纳一下这几年撰写或刊出的寄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为融洽师生关系刊出寄语很多研究表明 ,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 ,即使是成绩差的或是调皮的同学 ,也会表现出自身的许多优点 ,或热受劳动 ,或勤于思考 ,或乐于助人 ,这些都是“闪光点” ,在教学中更是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个独到的理解 ,一个深思后的疑问 ,一段精彩的表述 ,一个丰富的想象 ,一个敏捷的反应 ,一段正确、流利的朗读 ,都是“闪光点”。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中 ,要用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抓住“闪光点”真诚地称赞自己的学生 ,即使是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闪光点”闪现 ,对后进生的“闪光点”的积极评价 ,有时会成为其转变的一个契机。笔者曾教…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担任过23年班主任。我所带的每一个班几乎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我也曾荣获县级嘉奖和省级优秀教师奖。回顾过去的工作 ,我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让家长填写对自己孩子的评定卡 (如下表 )。评定卡 (一 )在家学习、完成作业情况将评定卡复印数十份 ,分发给学生 ,让家长填写后带回交班主任。评定卡 (一 )让家长每天一填 ,填写自己的孩子在家学习和完成作业情况、班主任每天一收。为减轻家长负担 ,“姓名”、“日期”和表中“科目”、“学习或作业内容”两栏可由学生自己在教师布置作业时填好 ,也避免了个别学生忘记作业现象 ,家…  相似文献   

13.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反应。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运用“暗示”手段,能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从而达到教育要求。情感的调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高琪  张税 《山东教育》2002,(35):16-17
中学班主任面对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处在生理、心理的急剧发展变化时期,表现为独立性强,逆反心理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展工作。在工作中,笔者体会到采取班主任寄语的管理方式,即在黑板报上开辟一个“班主任寄语”专栏,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和要求,不定期书写有关内容,或鼓励、或引导、或要求,简捷直接,往往能收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归纳一下这几年撰写或刊出的寄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融洽师生关系刊出寄语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融洽的师生关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的骨干,是教师队伍的中坚。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过,一名中小学教师不做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都不想做“个别生”,他们有时显得“落后”一些而感自卑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学生最可爱贵的财富——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一、心胸豁达 ,勇做气筒 ,多方沟通 ,架设“桥梁”勇做“气筒”有两层意思。一是做好“出气筒”。以豁达的心胸对待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误解和责难。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适当解释 ,消除误会。二是做好“打气筒”。对后进生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为学生“打气” ,鼓励他们改正缺点 ,不断进步。班主任应不断为全班学生打气 ,让学生向着新的目标冲刺 ,并包装和推销自己的班级 ,让学校、社会、家长及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班级充满信心和希望。架设“桥梁”就是协调好科任教师、家长、社会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 ,充分…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伯乐,要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是台阶,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成功之路;班主任是兴奋剂,要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班主任是“百宝箱”,要倾听每一位学生诉说心事;  相似文献   

18.
许多有远见卓识之士对后进生的转化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每拜读其文,便抚文赞叹不止。在此谈一点“愚见”,算是“狗尾续貂”罢。一、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脱离集体在集体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可促使“防”“治”结合。后进生是班级的一分子,是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通过多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寻求后进生的“闪光点”,不失为明智之举。班组各种有益活动的开展,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鼓励后进生参与,使他们有表现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满足后进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张忠芳 《文教资料》2010,(26):157-158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用“心”来经营的伟大事业。只有用爱心去滋养学生的心灵,用细心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宽容心去包容学生的过失.班主任才能经营好自己所带的班集体,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张梅松 《班主任》2007,(4):38-38
期末,办公室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班主任都在忙不迭地填写着“学生综合评价表”——“综合素质评价”“日常成绩”“交作业情况”“各科期末成绩”“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这时,一位计算机老师走进来,无意间看了一眼桌上的表格,立刻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谁制的这么复杂的表格呀,你们好辛苦!”大家舒展了一下身体,平静地回应:“你才知道啊!”随后是一阵会意的笑声。笑声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