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健 《内江科技》2010,31(2):45-45,34
本文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旨在通过对隐性体育课程的探讨,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继而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优势和存在问题,指出高校图书馆为隐性课程建设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处于网络媒体时代的现代高校教育,在课程建设上正是一个新的机遇。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不断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对新时代的学生来说,网络媒体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媒体对新一代的大学生的作用不容小觑。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堂,但却在实际教学中遭到学生的忽视和懈怠。对两种现象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出在哪里?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网络媒体在给学生带来实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东西,在辨别良莠的时候学生能否做到一针见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应该教的知识,所以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上要结合新媒体的优劣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新文科背景下,为推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使用CIPP评价模型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评价的各指标权重。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某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课程综合评价优秀,但还存在“实训平台或合作基地建设”“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等指标得分较低的问题,提出课程建设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形成“全课程育人”的重要战略阵地。而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由“样板房”到“新常态”的转变,是其中一个重点课题。在课程思政整体建构格局中,并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要依据“输出目标”“教师主体”“评估尺度”三维结构,设定可量化可操作可达成的生态模式,助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一范式发展,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育人耦合同行,“有畏”更“有为”,为高校课程思政“导航”“定向”“固本”“强基”。实践证明,以成果为导向设计教学模式,打开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高校全员育人为手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的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使之体现出时代感,符合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这也促成了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变革。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并不太合理,主要存在课程结构较古板和老套,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上进行相应的研究使之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的需要,更加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马丹  彭波 《科教文汇》2014,(7):10-1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人们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内容结构失衡和技术手段不成熟等问题,笔者希望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新媒体的运用几个方面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人们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内容结构失衡和技术手段不成熟等问题,笔者希望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新媒体的运用几个方面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以其多元化、互动性、虚拟性和娱乐性等功能优势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新媒体的日常使用情况、新媒体对学生的学术性影响、非学术性影响3个维度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娱乐;新媒体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学业知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术信念;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构建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反思。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加强新媒体文化环境建设等措施对新媒体的使用进行监控和引导,利用新媒体优化当代大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中,为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需要解决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三个基本问题。课程目标要采用“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多元整合;要依据应职岗位及实用性原则选定课程内容;依据应职岗位需求、考虑学生兴趣及发展需要科学地组织课程。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和矛盾,表现为课程教学的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矛盾,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有限的时间和丰富的内容的矛盾以及课堂教学和网络新媒体的矛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课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着重阐述了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陶冶功能、强化功能、内化功能,也指出了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本身的使命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从大学生发展,尤其是非理性因素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陶冶情感、磨炼意志、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秦思  刘秀霞 《科教文汇》2024,(4):138-14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使舞蹈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协同共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该文以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重大意义为逻辑起点,纵向挖掘舞蹈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与舞蹈课程的契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舞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翻转课堂”和“隐性课堂”为切入点,从图书馆的职能转换、服务内容、参与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在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中的潜在作用,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的互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谈绪论课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论课”在教学工作的整个环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堂好的“绪论课”,就好像给予学生一场精彩的演说 ;一个求知欲望的激发 ,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的、学习任务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并且能使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一堂好的“绪论课”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 ,为全课程的学习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为什么要上好“绪论课”?怎样上好“绪论课”?笔者从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角度上 ,对以上这二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隐性课程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鸣 《现代情报》2006,26(10):113-114
在高校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建设中,图书馆文化无疑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的隐性课程资源.图书馆文化以其显著的功能而凸现于校园隐性课程群之中.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文化隐性课程的特征及功能,切实发挥图书馆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复合型人才成长过程中,学校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应在以下几方面为人才成长营造气氛: 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的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者才之帅也”,在高校德育目标中,政治品质是青年学生的主导品质,当然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种培养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具体反映。而道德品德是青年学生的基础品质,应当花大力气,深入细致地教育训练、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和优良品德。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建立新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及教育实施体系,加强德育工作。该课程体系要考虑四方面的广义课程:理论性课程如马列课与思想教育课的教学;实践性课程如军训、实习、劳动、社会实践等;体制意义上的课程如学校的管理育人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教书育人;气氛意义上的课程如学校的校园文  相似文献   

20.
李小雨  张强  郭敬敬  王璐 《科技风》2023,(22):115-117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加速高校与国际化接轨,需要对“制药工艺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改革、双语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及课程考核和评估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推动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发展,提高该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