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老舍是一位擅长于书写文化的作家。其自身的个性心理和文化渊源使得他在面对多重文化碰撞时始终是在清醒地进行破与立的选择。通过对老舍文化取向的分析,具体地阐述其文化取向的形成原因及在作品中的表现,探讨老舍文化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舍、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婚恋模式是引人瞩目的问题。在老舍看来,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所谓理想的婚恋,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张爱玲恣意书写金钱、家庭、社会、人性以及不可知的命运等要素在两性婚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书写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荒谬。对老舍、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模式进行整体观照和宏观审视比较,探究老舍、张爱玲婚恋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写作的时代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描写的是月容母女两人被生活所迫沦落为娼的悲剧故事。全篇布局精巧,以景传情,语言朴素清新。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达到了作者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建国50年来,贵州短篇小说的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贵州短篇小说也显示了独特的高原的民族文化特色,只有正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才有希望在中国小说创作之林喷射出独异色彩。  相似文献   

5.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开始出现的骗局类作品,不仅反映了诈伪丛生的社会现实,也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为了描写出和现实生活毫无二致的骗局,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骗局类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情节模式。以大量而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塑造出更为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极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这一点已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时下出版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及大量的学术论文都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审美视角,对老舍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但不知是何原因,这些文学史对老舍在抗战时期的所为都很少介绍。即使有,也是寥寥数语只从艺术的角度去探讨老舍文艺创作上的得与失,而对老舍为了鼓舞人民的抗日热情,不惜放弃自己日渐成熟的小说创作,转而去写自己并非擅长的通俗文艺的这种高尚的人格和献身精神却提及甚少。我以为,对一个作家的认识不应仅停留在对他…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内学者在1994-2013年这20年来,对非裔美国女作家赫斯顿及其小说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成果不太丰富.作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出了她的五部长篇小说构成了一部记述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与奋争的血泪史;三部短篇小说则凸显黑人民俗文化的特色.通过研究综述以引起人们对这位黑人女作家的关注和尊敬,并提高对其作品的鉴赏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名著。小说中的祥子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和揭示人物矛盾等三方面运用了典型艺术手法。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血腥罪行,展现出一幅复杂而又广阔的社会图景。祥子的结局,无疑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逻辑的必然归宿。而祥子“这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与老舍先生对人物典型化特色的运用绝对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吴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苏州现代化建设(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阐述了吴化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吴化的下列基本特征:鲜明的水乡特色、浓郁的市井化气息、刚柔兼容的人精神以及尚重教的化传统等。  相似文献   

10.
骆驼祥子     
海燕 《阅读》2023,(35):58-59
<正>《骆驼祥子》是凌子风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并导演的一部影片。小说则是老舍的名作,它写于老舍创作鼎盛期的一九三七年,曾被人誉为老舍在“前进道路上立下了一块里程碑”。老舍曾明白地宣称,他所要观察的,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车夫的外表上的一切,都必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源。必须找到这个根源,才能写出个劳苦社会。这也就是说,作家是企图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写出他心目中的“劳苦社会”。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其他作家相比较,老舍先生用词独特,语言特征明显。通过对老舍作品中北京方言实词、虚词、北方熟语、北京"儿化韵"、口语句式特点的分析与比较,进而总结老舍先生的语言特征及其演化,寻找使其文章节奏感强烈通俗质朴的动因;通过计算机手段进行语料筛选,并综合运用例证法、分析法等方法,进而得出其《火车集》的语言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短篇小说家指的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苏联作家,这是一个横跨近百年,在空间上涵盖整个前苏联的作家群落,分析他们的创作特色,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的东西,对贵州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亚·绥拉菲莫维奇的短篇小说给人一种岩石般粗糙的感觉,作家笔下的人物象是斧劈出来的,线条粗犷,色调明朗,草原上那无边无  相似文献   

13.
老舍作品对当代戏剧影视的影响,既源于其自身的独特感染力,更源于其蕴含的"京味"之魅以及老舍创作的整体美学追求.老舍话剧对当代"京味"艺术的持续影响,不仅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表明了"京味"艺术在当今与未来的新的发展空间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现代文学,继五四时期和左联时期之后,抗战文学又出现了第三个高峰,其中颇具特色的作品是冰心和王西彦的短篇小说,宋之的和陈白尘的戏剧创作,还有茅盾,夏衍,郁茹的具有特别意义的三部长篇小说。 冰心和王西彦的部分短篇小说,分别写出了知识妇女在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考验和煅炼及其遭际的艰幸。冰心以“男士”笔名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关于女人》,当时就有评  相似文献   

15.
何捷 《阅读》2024,(26):12-17
<正>重庆是有名的山城、雾都,是“红色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名家的传奇故事——在天官府8号小楼上,郭沫若开始了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在北碚,老舍开始了《四世同堂》的创作;陶行知在这里创办了“育才学校”……抗战时期,作家冰心曾居住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潜庐”。冰心一生为儿童写了很多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她的文字中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童年的歌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老舍早期的艺术理论专著《文学概论讲义》一书,探讨了老舍早期的文艺思想,着重阐述了老舍对文学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的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及其在唯美与功利之间适度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17.
与汉族书写相比,台湾原住民文学的书写尤其是女作家的书写属弱势的一环。上世纪末的台湾文坛,女作家书写中的身体、情欲主题是女性找回自主书写权的表征之一,但这种以女性私领域为出发点的书写并非惟一的女性文学出路。台湾原住民女作家的书写内容几乎整个涵盖在女性生命史的书写之中。对部落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有意识书写者应属排湾族女作家利格拉乐.阿乌。而对部落文化特质的使命感,无论男女作家的文本中都可窥见。以私领域的书写方式介入族群文化议题,以个别女性活动记忆为出发点的描写,展现了女作家文学不同于男作家的特色。以早期女性主义批评者的观点检视原住民女作家作品,性别位置对于作品的确产生了相当影响。统整原住民文学发展的现状,以女作家作品为焦点,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韦易 《职大学报》2011,(2):4-8,94
老舍的小说创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其女性形象的描写,或逆来顺受,或有所追求与憧憬,或想保持一点人的尊严而做的种种努力,最终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毁灭。小说通过描写那些善良女性的毁灭,从而达到对社会存在进行批判性认识和否定性评价的目的。老舍这样的命题,更充分地表现出老舍思想的独创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老舍的著作之一,同时也是市民文学的代表。《骆驼祥子》从一个普通小市民的角度描绘了一个人的堕落之路,从民间形态的意义上凸显了文学艺术的丰富内涵和不朽的魅力。而老舍本人生于北京城下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宗月大师的帮助下才得以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有着真真切切的下层社会生活经历,因此他才能以真实的视角对小人物的小市民生活进行描述,这也使得老舍的创作在新文学史上成为了一个异端。  相似文献   

20.
综观二百多年的美国文学史,短篇小说的创作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并产出了丰硕成果。在短篇小说的创作历史中,美国作家既遵循光荣的传统又富于锐意的创新精神,从而使美国短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