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宣武教育》2006,(3):6-6
各位专家顾问、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宣武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工委、区教委向大家问好和致谢!感谢各位能够多次来到宣武,为宣武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与繁荣描画蓝图、建言建策、亲自示范指导。特别是高龄的老同志们更是厚爱宣武,在和您们几十年相处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特教情宜,也提升了宣武同仁的社会责任感,至今,您们依然精神矍铄地经常来探望孩子和老师们。  相似文献   

2.
甜蜜的回忆     
认识《宣武教育》编辑部的老师们,要从刚到十五中工作时说起,那时的编辑部里办着一报两刊,我的同事乔老师在交接工作时说“每月都要写校园信息然后送到编辑部去。”这样,除了教学任务外,写信息,尤其是给《教育信息报》写信息一度是我课余工  相似文献   

3.
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大量、及时、充分地宣传、报道宣武区的教育教学情况了,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让那么多宣武区的教师感到亲切自然了,《宣武教育》对于我来说如同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5.
宣武区教育学会是学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挚友。我曾经在很亲近的《宣武教育》上发了一些文章,也推荐了一些文章,并同一些读嬗武教育》文章的同仁们时常讨其内容和所阐发的观点。我曾以提高校长任职水平在《宣武教育》上谈过一些认识。在我想提笔为宣武教育学会成立20年写些纪念文章时,适有位刚任校长的年轻管理者问我,做好校长工作,需要多方面能力,您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或者说校长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认为此问题很值得一说,即想借宣武教育学会生日纪念之时,以此文作为我的祝愿,我想,这也算是一份“生日蛋糕”吧!  相似文献   

6.
闫红梅 《人民教育》2011,(16):77-78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都会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表示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谢意,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还是“感恩”,“感谢老师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老师的鼓励”……总之,他们几乎都表达着一个意思: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高蕊 《宣武教育》2004,(1):33-33
如今《宣武教育》走过了5年历程。《宣武教育》的五个年华,正如人生旅途上风华正茂的明媚春天,向《宣武教育》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宣武教育》的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8.
我为你骄傲     
“小夏,近来好吗?”听着电话那端极富磁性的声音,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忘年交高健民老师。2003年8月,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的“全国第四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活动中,我与作为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小分校德育顾问的高老师相识。当时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还有任弼时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魏兰春、抗美援朝爆破英雄郑定富及著名战斗英雄董来扶等。年过六旬的高老师和我被安排与他们同行。高老师在我们当中属于“中间环节”,老人们称他为“小高”,年轻同志则叫他“高老”。对  相似文献   

9.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一本书的名字,它是我极力向家长们推荐的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这本书是写给家长们看的,我一直用这本书里的理念教育着我的学生们,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他们的家长,当我看到我的25个孩子的进步、听到老师们表扬他们的时候,心中会充满母亲一样的喜悦。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初识《山东教育》,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下课后,我总爱到老师的办公室去玩。许多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山东教育》,看到老师们捧着它津津有味地阅读,我既羡慕又好奇。我问老师:“老师,什么好书呀?能不能让我看看?”老师笑着说:“这是专给老师们看的,你小孩家,看不懂。”  相似文献   

11.
“做了教师。我就要尽量多教给孩子知识。让他们考高分,考上好学校。”这是我初为人师的教育梦 初做老师时,孩子问我很多问题,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于是我拿出工资自己订购了5份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还参加了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考完了专科,又接着考完了本科。慢慢地我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也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至今已发表200余篇。我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每一届孩子都很佩服我,有些孩子也学着我发表了好些文章并在国家、省市获得作文比赛等级奖。  相似文献   

12.
侯玉霞 《山东教育》2007,(11):16-17
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 刚当初二·六班的班主任时,我发给学生一个表格,让学生把自己的有关信息填上,看着孩子们填的出生年月目这一栏,我心里不禁一动:这些孩子年龄大多在十二三岁,和我的女儿同龄,我是他们的老师,也可以做他们的母亲,他们也需要我的呵护和鼓励,那么,我怎样做才能走进这些孩子的心灵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井喷”那天晚上,我哥哥谭世明帮助学校一千多名师生和近百名乡亲安全撤离,他自己和家人却没能逃出毒气的魔掌。一夜之间我失去8位亲人,成为家中唯一的幸存者。一年过后的今天,当站在这报告台上,哥,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讲述你在那个寒夜里的生死抉择!不知道该怎么来诉说我这一年来的悲伤和怀念!那晚,我和同学们在熟睡中突然被老师叫醒,要求大家在寒冷的冬夜里拼命摆脱毒气的追赶。出发前得知是你通知的学校。转移途中,领导和老师们一直惦记着你,后来易荐伟老师终于拨通了你的电话,听到你在电话那头大声吆喝,催促乡亲们逃离,他急得直跺脚:“谭…  相似文献   

14.
我到一所学校,为老师们做一场关于教育故事写作的讲座。一位老师在现场的交流中显得异常活跃,对写作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凭直觉,我想或许他会成为这次讲座后能够坚持写作的老师之一。往更远了想,或许他某一天的成功,会成为我这次讲座最大的收获。"王老师,我最后想问一下,你说的教育故事发表后晋职称能用吗?"在询问了一些杂志的投稿邮箱及编辑的联系方式后,他很郑重地问我。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16.
周萍 《师道》2003,(5):49-49
女儿放学一到家,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徐老师提问我的,我回答对了,她还对我笑呢。我们徐老师说过,她对你笑就是夸你。我们徐老师喜欢用表情跟我们说话。”从她兴奋的红彤彤的小脸蛋上,我能感受到,那个徐老师的笑对这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一种喜悦我似曾相识。眼前的女儿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当我像她这般大时,心里也曾藏着这样一句话:老师,你的笑对我很重要。我是在山东郊县的一个小山村读小学的。我还记得在那个傍着山依着水的小学校里遇着的第一位老师。她姓孙,叫什么名不知道。那个时候,老师的名字在我…  相似文献   

17.
宣武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在宣武区教委的领导下结合区情、区况,致力于振兴宣武教育、落实区三大工程、推动教学改革、奋力推动教学科研的普及和提高。披荆斩棘、艰苦耕耘、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宣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史峰 《吉林教育》2005,(12):1-1
我是校长,我怕什么?我怕老师们工作不顺心。我知道,老师们在工作中有很大的压力,许多压力已经超出了老师们的承受能力。当有的调查说相当比例的教师都存在心理问题时,我马上怕起来,我要想想自己学校的老师们,会不会有着无法承受的压力,我要一一排查,谁在压力下出了问题。我怕老师们被压力压垮,所以重视老师的心理卫生工作,常常开展老师娱乐活动,使老师们有效缓解这些压力。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我想尽一切办法来减少老师的额外工作,我想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于教育教学。教师评定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人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完成任务,人人在工…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我曾对学生说过:“我不在乎你坐得正不正……”听后,学生欢喜,老师愕然。我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在前不久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站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课,学生们个个笔直笔直地正襟危坐,姿势十分规范。可能保持同一种姿势的时间太长,有些累了,一个小男孩软下身子用手托着下巴听讲。正巧被老师发现了,她瞪了男孩一眼,男孩立马又挺直腰杆依原样坐好……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镜头,可能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是那么平常,却深深地触动着我。“坐!怎么坐?学生上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座?”老师们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坐要正,身…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老师与时校长之间都会有温暖的故事,我与她的故事就发生在两年前。两年前的十月,空气中弥漫着桂子的香气。我手攥着一纸体检报告——心脏瓣膜返流,瞬时走进了自己的冬季,我在办公室想掩饰好自己的内心,可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无声地流。不得已,请病假在家,恐惧、担忧和身体的不适时时袭向我,站在金色的秋阳下,我无限渴望生命的延续。有人说,一生中如能遇到一个贵人就是天大的福分。我很幸运,在我遇到坎时,贵人来了。时校长带领老师们来家探望我,鼓励我,多次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