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三中选录了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材中诗歌第三节结尾一句被译为“只是我以悲痛的步履,漫步在甲板上,那里我的船长躺着,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对于其“漫步”一词我认为翻译不够妥帖。  相似文献   

2.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7,(4X):37-37
有一个渔村住着甲乙两个船长。有人问甲船长为何要天天出海捕鱼?甲船长一脸无奈地说:“为了赚钱讨生活。”但乙船长的回答则不然,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说道:“我喜欢海,喜欢他的澎湃汹涌,喜欢它的无边无际,出海是我每天最想做的事。”  相似文献   

3.
孟宪法 《初中生》2007,(7):35-35
1704年,一艘英国货轮在海上航行。船长和他的助手——副船长谢尔克莱格因为性格不合,两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当货船航行到离智利不远的一个小岛附近抛锚时,两个人的矛盾已经达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谢尔克莱格怒气冲冲地对船长说:“谁稀罕你这条臭船,我宁可上岸,也比整天受你的气强!”  相似文献   

4.
船长的高招     
一位旅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河客轮出游,被船长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便同船长闲谈:“船长先生,我想你应该对河中每一处沙滩都很清楚吧?”  相似文献   

5.
黄百严 《湖南教育》2006,(9):33-33,45
案例一:“是不是病句?”——品味妙处《船长》(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一课,最后几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悲壮一幕: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船长》一课中写了“诺曼底”号遇险时,船上的人群疯了般逃窜,场面一片混乱。这时,船长和大副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对话快结束时船长说:“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语文课上到这儿,我班有个思维活跃的男生提了个问题:“假如真有男人走在了女人前面,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打死他?”  相似文献   

7.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小说,小说作者雨果歌颂了海难事件中出现的英雄船长——哈尔威。我们阅读小说重要的是分析人物形象,这自然也便是我教读该课的重点。 为使学生能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我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布置了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作业,并在第二课时进行“比拼”。  相似文献   

8.
黄世言 《上海教育》2008,(13):50-51
我曾听过一堂公开课,课题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是一个以死捍卫自己职责的船长,是一个称职的船长……”教师沉浸在自己的讲解中。“老师,我认为哈尔威船长不是一个称职的船长。”教师停下自己的课,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文中第12节中说‘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船上为什么不弄防漏隔墙?  相似文献   

9.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不知为什么,读着海鸥船长这篇博客,我脑海里突然冒出这几句歌词。其实,在文中所写的几件小事中,海鸥船长虽然比较多地“用行动表示”,但关键时刻,他的“言教”还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篮球比赛之后,海鸥船长说“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飞人乔丹也需要皮篷和罗德曼的支持配合,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人呢?”  相似文献   

10.
一、备课背景 通读苏教版教材(试用修订本)第十一册后,我打乱既定单元,按课文内容归纳成几个主题。其中《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船长》归为一组,主题定为“伟大与平凡”。  相似文献   

11.
钻石失窃     
《红领巾》2008,(7):113-113
一艘大型游艇正在沿河逆流而上。突然,船长室的门被人推开了.波茨太太走了进来,神态焦急地对船长说:“我带的一只盒子不见了.里面有3颗价值上百万元的钻石!”  相似文献   

12.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13.
银勺子船长是一个身材矮胖的船长,他双颊绯红,黑色的大胡子脏兮兮的,还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他总是穿着一身黑中有蓝、蓝中有黑的船长服,戴着一顶大大的红色船长帽。当然,像大多数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船长一样,银勺子船长受过很重的伤,他被大海夺去了一条腿,因此,他有一条木头假腿,走起路来常常东摇西摆。银勺子船长有两把银茶匙,他把它们挂在耳朵上,就像戴的耳环一样,他的绰号“银勺子船长”就是这么得来的。  相似文献   

14.
压力的效应     
简单 《中学教育》2005,(9):63-63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相似文献   

15.
李婷 《上海教育》2008,(21):63-63
在教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后,我要求学生写一则小练笔,题为“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次日批阅作业时,竟发现这样一段话:“哈尔威船长,你真傻!如果我是你,就不会舍己为人,我要保住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船长和大副     
一艘轮船正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轮船已航行了一个星期,船长和大副天天在一起。就是互相不讲话。船长见了大副,总是洋洋得意;大副看到船长,总是鄙夷不屑。船长原来只是这艘轮船的普通船员,相貌猥琐。性格孤傲,船员们都讨厌他。大副才华横溢,为人诚恳,船员们都喜欢他。老船长也很欣赏这位年轻有为的大副。老船长退休时,谁都认为他希望大副当新船长。可是,现在的船长原来的船员,却通过种种关系,被任命为新船长。大副没当上新船长,还差点被现在的船长炒了鱿鱼。船员们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从此,船长和大副见面,不打招呼,更不会讲话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失却的大陆     
张霖 《良师》2010,(11):5-5
18世纪末。澳大利亚这块“新大陆”被发现。消息很快被探险家们带回欧洲。1802年,英国和法国各派出一支船队驶向“新大陆”,都想占领这块宝地。英国方面由弗林斯达船长带队,法国方面则由阿梅兰船长领军,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挑来挑去选择了歌颂英雄人物的《船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为教学内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钻研教材,对设计的教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通过反复朗读,哈尔威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起来.接下来是对课文的感悟的环节.我问:“通过朗读,你认为哈尔威是什么样的人?”“英雄”“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学生都踊跃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一、是被唤醒而不是被吓住 《船长》一课的教学,我用了三课时。在第三课时,我只设计了一个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模拟采访“诺曼底”号轮船上脱险的船员和乘客代表。下面是其中一个组的模拟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20.
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一位富翁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女孩却因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丧失了行走能力。有一天,她和家人一起乘船出游。船长太太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