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我国目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占较高的比例,在各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情况影响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地就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迫切需要培养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有所感知,所以,本篇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研究,通过长期实践,分析出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合理渠道。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验证其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从而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家长学校如何开展有效教育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建议,以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低学段数学代课教师,我对"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负面效应深有体会。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试图为农村教师们提供一些改变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长期缺少关怀和照顾,使得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主动交流,并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疏于管理留守儿童,教师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没有及时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非凡。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学习习惯问题又显得特别突出。为此,选取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为研究主题,通过学习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以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对比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方面主要存在诸如"课前不能很好地准备学习用品;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课堂自律性差,较随意;课堂上不能很流利地回答问题;字迹不够工整;考试时做题遇到不会的题会轻易放弃"等问题,进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因素包括:学生年级与性别因素;学校班级氛围及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状况。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的困境。就现实情况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多元教育方法;经常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充市1246名初中生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有146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22.12%,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45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68.79%;仅有31.21%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好;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堂习习惯现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日益剧增,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堪忧。课外阅读是全面提升留守儿童素养、塑造人格的有效途径,因此,提供阅读资源、阅读指导、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是转化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我国境内的朝鲜族人口大量赴韩国劳务输出,使得朝鲜族留守儿童数量剧增。父母外出务工极大地影响了朝鲜族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朝鲜族儿童的跨国留守;朝鲜族劳动力的集体流动导致"留守学校"的出现;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冲击着本就薄弱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物质的过度富足和亲情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丧失学习的意志和动力。改善朝鲜族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家庭要担负起对留守儿童学习管理的责任;学校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形成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要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于学习习惯养成的良性环境;留守儿童自身要积极发挥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来看,“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姜丽丽 《学周刊C版》2014,(9):197-197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我校也设立了“农村留守学生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主要负责“留守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子课题中学习习惯的研究。我对我校三年级42名留守儿童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1.
“留守学生”在农村的儿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我校为例达56%。令人震惊!这部分孩子胆小,性格孤僻,自卑心理严重,厌学情绪较浓,学习成绩相对差一些,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调查、研究这些“留守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健康成长,努力探寻留守学生的关爱与教育行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了城市,在城市中谋求发展,这就造成越来越多的儿童离开父母身边而独自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比较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管教,因此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还有可能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主要针对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教育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苏北阜宁县陈集镇3~6岁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语言发展较为缓慢,卫生行为及学习习惯较差,亲子关系较为淡漠,缺乏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社会、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人口的城市化率在不断提升,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依旧十分庞大。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农村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包括安全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位、学校教育管理不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但根苓原因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值得教育关注的问题。初中语文教育融入了更多的德育教学外延,因此在教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上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从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语文合作教学方式应用,德育教育的强化等方面提出了运用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较大,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原因,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这一角度切入,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对8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就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倪淑贞 《教师》2020,(10):8-9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助力人生成功,坏的习惯毀人前途。处于习惯养成关键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护与家庭教育,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诸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从农村留守儿童习惯养成方面的问题着手,探讨有效的干预引导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习惯较差、心理问题严重、行为缺乏引导等问题.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采取多种渠道,弥补缺失亲情;在课内外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促使留守儿童转变思想,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给当前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行为习惯不良许多留守儿童过早地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及生活习惯。乱花钱、爱吃零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或不按时完成、不讲卫生、爱说脏话等不良行为在许多留守儿童身上表现突出。究其主要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