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清 《时代教育》2007,(6Z):129-129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保定市中专类学校教职工家庭体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职工家庭有了一定的体育观念,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进行健康投资。但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存在对体育功能认识不足,尚未养成习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法,对福建省普通高校高职称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文章根据现状分析问题原因,认为:高校领导要加强重视女性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力度,以促进高职称女教师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善高校体育锻炼的物质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专业资源优势.研究和开发适合高职称女教师的趣味性群体活动项目;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引导非体育群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津市6所高校934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和体育信息的获取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多数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积极、有效.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建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行为特点,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对河北省部分女教职工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女教职工体育人数较少;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跑步、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无闲暇时间、运动技能差。作者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女教职工健康保障机制,号召广大女教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发现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偏少,每次锻炼时间较短;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而影响学生课外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时间,场地器材不足,没有锻炼习惯等;提出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提高学生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进行体育锻炼的一到两项体育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追求片面及短期的体育教学效益,而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忽视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兴趣、体育锻炼意识及体育锻炼能力的作用,从而导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脱节节,影响终身体育的贯彻与实施.因此,如何使终身体育锻炼理念普及,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及专家的关注.本文也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经验进行研究,提出问题,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对于终身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梅州市中专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3):119-12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梅州市12所中专院校的561名学生进行了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中专学生体育锻炼目的明确、动机正确,态度积极肯定,大多数中专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参加项目广泛。但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频率不够、时间短、运动强度不合理;运动场馆不足(运动器材缺乏)和体育群体活动少是影响中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在活动项目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活动的时间和场所有所差别;部分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匮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10所高校的教职工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教职工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分布和规模、教职工体育社团活动资源现状、教职工对体育社团的认同度与喜爱度、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动机、影响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因素等方面对安徽省高校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教职工参与体育社团的因素主要是工作任务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完善和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教职工对体育社团的认同度比较高;参与动机相对集中:主要是强身健体、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高校教师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大部分教师体育锻炼项目单一,多与同事、朋友、家人一起在学校的体育场馆、马路和空地参与体育锻炼;教学、科研负担重、没有兴趣、缺乏场地器材、缺乏组织指导是制约广西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不仅对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能力负责,还应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使他们具有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学校体育应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郑晓玲 《考试周刊》2013,(4):108-109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高中女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对体育没有兴趣,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些问题从隐性方面反映了学校体育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女生上课的主动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解析,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组织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尹利华 《考试周刊》2014,(10):114-1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鹤庆县几所中学的体育锻炼兴趣缺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找出该县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缺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社会的重视,加大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力度,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中原经济区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今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农村经济水平低;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体育设施严重匮乏;农村社区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体育工作人员和农民对体育政策了解较少等。建议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以学校园区为中心配置优秀的体育教育资源,优化体育锻炼环境;建构具有中原经济区特色的体育活动方式;体育工作人员广开财路,多方筹集资金,充分调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成立社区体育检查评估工作组织机构,定期对社区体育工作进行检查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学校体育价值体系包括: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课外体育锻炼价值;课余体育锻炼价值;课余体育竞赛价值;体育部分研究价值;学校体育管理价值。文章对其进行了论述,并对体育系的构成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9所高等院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迫切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工作忙没有时间是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多开展体育健康讲座,宣传体育健身知识,开设形式多样的教师体育必修课,同时要给教师减负,使之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锻炼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创造性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等优点,受到了各级学校的重视.但是,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档案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19所高校教师1 900名非体育专业教师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普通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良好,大多数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态度较积极,但是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其体育锻炼不科学,且多数教师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甚至不做;同时,盲目追求大运动量,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近半数的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力度,对高校教师健身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高校各级领导加强对教职工余暇锻炼的支持力度,增加教职工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各高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为高校教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20.
张新华 《甘肃教育》2008,(17):28-28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学形式的延伸,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少之又少,偶尔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0.8%,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8.6%,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4.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得到普及。那么,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