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际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逝和同质化的危机。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有多少大学生知道"我们的节日"有多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即将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当前现状实际,阐释了节日文化的意义和在高职院校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2.
淡淡 《家庭教育》2013,(12):29-29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参与节日活动,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逐步体会其博大精深。孩子们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永丰校区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3.
冬至风俗考     
冬至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文献记载上看,冬至的节日风俗颇为丰富,伴随冬至节的祭祀形式、礼乐制度、地方风俗以及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文献资料,探求传统的冬至节日风俗。  相似文献   

4.
叶波 《考试周刊》2010,(21):171-172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积极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作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使节日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一、传统节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华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让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  相似文献   

6.
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如天人合一、伦理道德和礼俗文化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如天人合一、伦理道德和礼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不少中学生对很多洋节耳熟能详,而对有些传统节日却不甚了解。这提醒我们,在提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政治课必须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等教学内容中,可以民族节日情境为依托,促使学生融入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如何在传统的节日情境中引领学生增强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透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我国众多的风俗中,年节习俗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全国通行的重大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下面试以春节为例,浅探中国传统文化的凝  相似文献   

10.
周国琴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4,(收录汇总):17-18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传统节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挖掘节日内涵,并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实现多元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建设和弘扬好节日文化,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发挥传统节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晓梅 《成才之路》2013,(33):96-96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还蕴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仪。教师要通过创设节日环境、游戏体验、活动升华让幼儿欣赏传统节日的美,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学习传统节日的礼仪,引领幼儿领略传统节日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郭静静 《培训与研究》2010,27(1):121-122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思想,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6.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价值与意义,并主动积极地进行传承与建设。首先,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节日庆典纳入保护范围,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传统节日有三大传统:反映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反映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体现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最后,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因此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保护是当前急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利 《学周刊C版》2011,(9):59-59
民俗风情、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民族的根。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包含诸多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让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背景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变迁性的双重特点,表现为中华各民族节日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既统一又多样的文化样态。节日文化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较易忽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属性,导致节日文化理解不充分、节日文化精神内涵缺失、节日文化功能价值失效等观念问题,由此提出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方法,着重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节日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以节日文化教育充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目标,增强节日文化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亦能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下,由于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导向力度的匮乏,中国传统节日单一的形式对青少年吸引力甚微,加之青少年教育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日趋淡化。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应从法制角度、舆论角度、学校教育角度、自身教育角度共同入手,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徐少琴 《天津教育》2022,(19):55-56
<正>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之源,更是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要素。传统节日积淀着深厚的精神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实践性、周期性的特点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反复出现、代代相传。因此,基于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教育性,依托课题平台,把握节日契机,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节日民俗资源,引导幼儿亲近本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