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我国报刊经营必然发生转化。“3报刊发行的营利额”、“报刊广告收入”和“多种经营收入”使部分报刊业成为我国经营业绩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之一。中国报刊业出现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养主、以主促副”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在掀起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各国都在竞相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1994年起,我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伴随着“三金”工程和“科教网”的启动,推动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大力发展。一、我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比较近几年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明星消费”现象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观星”阶段、“乐星”阶段、“造星”阶段、“秀星”阶段、“虐星”阶段。目前明星跳水节目的强势来袭说明,如今公众已不满足对明星歌声、表演和脸蛋的“消费”了,而是直接进入到了“身体消费”阶段。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明星消费有没有底线?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创新?未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虐星”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还有拓展的空间,不过从长远来看,“虐星”过后,我国的“明星消费”将走向“温情”,手段也将趋“隐蔽”。  相似文献   

4.
刘亮 《新闻记者》2004,(7):55-56
世界经济论坛”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瑞士人克劳斯·施瓦布亲手创建,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论坛,排名世界第一,位居曾在我国举办年会的“福布斯经济论坛”和“财富论坛”之前。由我国举办的“博鳌论坛”尊“世界经济论坛”为“前辈”。在我国尚未完全实施改革开放国策的1979年,施瓦布先生就具有远见地向我国政府最高层发出邀请,参加在达沃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我国政府领导人李鹏、朱基、吴邦国、李岚清等都曾亲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为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和新成就起到了巨…  相似文献   

5.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观察与思考》首次打出了“主持人”的字幕,庞啸成为我国第一位节目主持人,以此为开端,我国广播电视进入了“主持人时代”。正确看待我国节目主持人的飞速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预测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意义深远。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单位举办的“六城市青年观众电视收视状况调查”显示,在关于收看电视节目的原因中,有“内容丰富”、“资讯有用性强”、“娱乐性强”“文化品位高”、“喜欢主持人”、“影视剧吸引人”、“新闻性强”等七个选项,主持人以15.9%排在最后。而关于“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些论著里,对类书的性质是存在着不同看法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类书和百科全书是同一性质的工具书”。“我国类书从内容、体例、功用以及它在古典目录学中的位置,都可说明它与百科全书性质是相同的。①“我国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而我国现代百科全书就是我国类书的继承和发展。”②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类书“实际上跟现代百科全书是两码事。”③或者认为类书是“兼‘百科全书’与‘资料汇编’两者而有之。”④有人在其论文题目中就把《古今图书集成》称为“古籍资料类编。”⑤这与一些常引用外国人所赋予该书的“康熙百科全书”称号正好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殖民统治的需要,日本一方面积极推行奴化教育,一方面又通过实施“违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制”、委派专业人员进行“整理”等方式对我国沦陷区的图书资源进行”整顿”。在这一时期,我国图书馆数量锐减,图书资源损失严重,形成了我国图书事业发展史上的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加入W 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入W TO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近43万字,分四卷,分别为《“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研究》、《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入世”以后传媒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为此书作序,认为“这一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书报刊上最常用的汉字有多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进行“查频统计”。“频”就是“频度”、“频率”,也即通过对大量书报刊的调查和统计,得出最常用的字来。1975~1976年,在国家出版局、科学院、新华社的主持下,进行了我国解放以来规模最大的“查频统计”。从政治理论、新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互联网信息收集组织与服务平台研究取得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燕穹海量网络信息收集、组织与服务平台”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成为目前我国功能最全、容量最大的公益性网上信息收集、组织与服务平台。 “北大燕穹”包括“天网中英文网页和文件搜索引擎”、“中国网页信息博物馆”和“中文数字财富大全库”等  相似文献   

11.
一、撰写“出版史”的任务在“文化热”激荡下提出近年来,在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史”和“学”研究的普遍提出。如出版界提出修“出版史”、写“出版学”;编辑们倡议搞“编辑史”、出“编辑学”;做秘书工作的立志编“秘书史”、“秘书学”;写作学会呼吁建立“写作史”、“写作学”;新闻工作者因资料齐备,则先走一步,目前已出多部“史”“学”著作了。这种倡撰“史”“学”之风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近期我国出现的“文化热”之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浪潮澎湃的回声。和它种学术一样,“出版史”研究课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某周刊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文中称:“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劳动力不转移,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是不可能的”。文中显然将“农业劳动力”与“农民”当成“农村人口”的同义语。这种说法不少报刊也有,值得商榷。一、我国农业劳动力没有8亿。据统计,1983年我国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的人数总计为34258万人(中国统计出版社《光辉的三十五年》第152页)。说“8亿农民”或“8亿人搞饭吃”,都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广泛谈论“银发产业”之时,“银发报业”在我国已经悄然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3家,发行总量超过300万份,全国平均每40位老人即拥有一份老年类报纸。 据全国老龄新闻研讨会介绍,近10多年来,我国老年新闻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州市诞生,目前,除全国性报纸《中国老年报》之外,大多数省、区、市皆创办了老年类报纸,其中公开发行21家。同时,我国还有各类老年刊物20余家,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也开辟了如“夕阳红”、“银潮”、“老年园地”等老年新闻专…  相似文献   

14.
科技前沿     
科技创新能力 得到明显增强1998— 2 0 0 3年 ,我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成就突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建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试验成功等 ,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治理开发与管理 我国建“三条黄河”根据《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我国将全面建设“三条黄河” ,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与“模型黄河” ,推进现代化的治理、开发与管理 ,以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航天飞机又失事 载人航…  相似文献   

15.
“村长” 一些报刊上报道当今的农村工作,屡有“村长”一词出现,及至有个电视剧,剧名就叫《一村之长》,剧中台词里也是“村长”长、“村长”短叫个没完。这是不对的,应该称“村委会主任”。“村长”的称谓,在我国解放后几经变化:1958年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前,村级行政领导称“村长”;人民公社建立后,各村的行政体制是大队、小队,行政领导称“大队长”、“小队长”;到八十年代初期,我国乡村的“公社”普遍改为“乡”(镇),村级建立“村民委员会”,村级行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这个词在外国新闻学著作中没出现过,是我国新闻界某些人的“创造”,指向被报道者收取报酬的广告宣传性新闻,即“收费新闻”。1984年前后,我国个别新闻单位出现了把广告编写成新闻发表以取得广告客户钱的做法,当时叫做“广告新闻”。对此,我国新闻界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1987年11月颁布的《广告管理条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介多元化经营探析》一文,针对当前我国电视媒介经营模式单一,获利方式较少的现状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观点。文章从“我国电视媒介经营现状”、“国外电视媒介经营模式”,“电视媒介经营模式分析”,“对电视媒介经营的再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为代表的新闻发布工作已经从当初个别部门、企业的“创新之举”变成了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外宣工作的“必修课”。《实用新闻发布学》其写作定位是“以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和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阅读对象”,写作目的在于“它能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电视广告节目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广告节目出现于七十年代末。第一个电视广告节目是上海电视台于1979年1月28日播出的。内容是介绍“参桂补酒”。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同时在两套节目分别向全国和北京地区播出广告节目。此后广告成为我国服务性电视节目之一。电视广告节目是我国政治生活拨乱反正的产物。它的出现,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多数人欢迎、支持,也有人怀疑,以至反对。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广告节目是“修正主义货色”,是“金钱挂帅”,“有失社会主义电视的尊严”,说播出外商广告是“出卖主权”,“丧权辱  相似文献   

20.
分析图书情报学教育“信息化”的表现和意义,比较我国内地与美国的“信息”课程设置;讨论“信息化”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关系;指出课程的“信息化”必须注意系统性和适应性。同时,将我国内地、台湾地区与美国开设的“自动化”课程进行对比,认为我们应使课程的“自动化”不断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