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武术拳谚的艺术性及罕见的语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传播首先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拳谚的运用给人们了解武术带来诸多的便利,通过武术拳谚使大家明确了很多深奥的道理与习武的意义所在。武术拳谚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拳谚文化内涵研究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如何了解武术拳谚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盲信盲从,否则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武术拳谚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鹏 《中华武术》2000,(1):32-32
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属象形拳。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整个套路动则刚暴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化的争夺和流失是当前世界文化竞争出现的必然现象,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捍卫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减少文化的流失。作为负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文化流失的时代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如何保护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并使之能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研究和拯救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需要用实际行动捍卫、还原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蕴含了许多和谐思想的精髓。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与加强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将大学生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纳入和谐视野,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对加强大学生“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个性、品格、精神、情怀、智慧文化是山文化的核心。文章从山文化的视角,就山文化的个性、品格、精神、情怀、智慧文化五个方面,解读了山文化与传统武术的内在联系;探析了山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揭示了山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系民族传统武术的长足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岳飞枪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原传统武术的延续状况和岳飞枪拳在河南省的分布传承情况.主要结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岳飞枪拳在河南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具有根源性特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困扰,岳飞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岳飞枪拳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弓力拳属于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弓力拳的文化内涵,寻找其优秀且独特的优势,为弓力拳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文化多元竞争的时代,面对文化争夺和文化流失,对民族文化建立和恢复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文化视野下的传统武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强的文化生命力,它从基本理论到技术体用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主导精神。因此,只有从文化的高度为传统武术找回业已失落的自信,传统武术在中国文化的绿洲里才会充满希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0.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11.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0,(10):78-79
《连手道》人民体育出版社 热度: 内容简介 连手道是少林绵张拳、鹰爪翻子拳和九宫八法十二雁合手提炼出来的技击精髓,是鹰爪拳的高层次功夫,所以不是武功功底深厚者再练此拳.不能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  相似文献   

12.
以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宁夏富县Y拳(化名)为研究个案,对传统武术现代化存续危机及弥合实践进行田野考察。调查发现,工业化进程解构了传统武术与乡村社会结构间的稳定关系,暂时性“失域”感使传统武术存续表现为普遍“式微”状态。然而,Y拳在现代化存续中,传承人却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并通过“文化形塑、人才培育”的创新方法,实现了该拳在“教育化、社会化、国际化”等场域中的文化表达。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堕距的产生源于在外部制度作用下,其内部“观念层和技术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间的异步性;Y拳的良序发展得益于“制度、观念、技术”的并联式弥合;传统武术内外部各要素间的并联式弥合度越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堕距就越小,反之亦然。唯此,传统武术现代化存续需要在并联式实践下,内外因素协调发展,才能历久弥新,永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王国齐 《精武》2005,(6):36-37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爪拳,岳氏散手或岳氏连拳,它是翻子门鹰爪派的拳法精华。  相似文献   

14.
传统武术国际化是传统文化国际化的重要依托,同时传统武术的特点和作用又符合当今世界范围内人们的运动需求.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使之更好地走向世界,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阐释民族传统武术的特点,分析民族传统武术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指出当前传统武术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传统武术国际化所具有的自身优势,提出了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湖南传统武术从原始时期诞生,发展至今天,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使得传统武术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强体、自娱娱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哲学、医学、生理和物理等多学科多种文化要素的完美糅合,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和映射。湖南传统武术在诞生、演变、发展过程中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与湖湘地域文化、农耕文明及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武术发展史上,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时代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在继承传统武术基础上又不断地超越传统武术,诠释传统武术相应的时代价值,从而使其不断地焕发出强劲的时代生命力。换言之,传统武术的生命力之所以千载不衰,是因为其将生命赖以发展的命脉之根深植于自己的时代土壤之中,及时解答时代赋予的各种问题,把握自己时代前进的路向。基于此,文章从民族文化视角详细地诠释传统武术在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当代教育上的文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武术在当今时代的普及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有的拳种甚至濒临灭绝。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影响传统武术推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各个因素,为传统武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促进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向世界推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民族学、生态学、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广西壮拳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壮拳积淀了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受到壮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心理结构等影响,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蕴涵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观等,体现了壮族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对壮拳进行保护与发展,将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掘、继承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社会下佛汉拳价值取向的变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下佛汉拳价值取向的变革,是以"科学"为其理论支撑,以"文明"为其时代精神,以"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为其价值取向,以"大众健身"为其社会基础,顺应了时代潮流,致使佛汉拳在现代社会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章分析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其它传统武术拳种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