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汉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台湾]非马)【赏读】初读诗歌,感觉似乎平淡无奇:诗中刻画了一个醉汉的形象———喝得醉醺醺的,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一条迂回曲折的小巷里,简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细细品味之后,浓郁的诗意油然而生:“醉汉”为何要喝这么多酒,醉成这样?原来,他是因为思念母亲而不得见,于是借酒浇愁。非马1948年赴台,而母亲则留在广东潮阳老家。数十年来,这位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思念故乡。这种思念之情萦绕在诗人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苦苦折磨着他。“…  相似文献   

2.
醉汉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初读此诗歌,感觉似平淡无奇,诗中刻画了一个醉汉的形象,深一脚浅一脚,简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细细品味之后,浓郁的诗意油然而生:“醉汉”为何要喝这么多酒?原来,他是因思念母亲而不得见,于  相似文献   

3.
醉汉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非马(1936—),本名马为义,原籍广东潮阳。1936年出生于台湾台中市,同年全家返回潮阳乡下,1948年又随父去台。已出版《在风城》《白马集》《非马集》《路》《笃笃有声的马蹄》等诗集。醉汉@非  相似文献   

4.
醉汉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呵我正努力向您走来非马(1936-)原名马  相似文献   

5.
“乡愁”是中国诗苑园中一个长盛不衰的重要话题。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长期旅居海外,思乡日深,于是谱写出一支催人泪下的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乡愁》。我们如果用心去品味这首诗歌,咀爵鉴赏,定会有美不胜收之感,  相似文献   

6.
教读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章,让人感受到诗人不仅是在用诗情诗境抒写海外游子难忘大陆故土的殷切思乡之情,更是在用音调动人的乐声吟唱一曲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一往情深的恋歌。  相似文献   

7.
教读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章,让人感受到诗人不仅是在用诗情诗境抒写海外游子难忘大陆故土的殷切思乡之情,更是在用音调动人的乐声吟唱一曲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一往情深的恋歌。  相似文献   

8.
4月11日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这首诗写出了万千海外游子,远离他乡的求学之人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和牵挂。是什么,让游子产生如此的思念和牵挂;是什么,让慈母连夜赶衣;是什么,让游子和慈母之间有浓浓的情意……  相似文献   

9.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思乡诗《乡愁》,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本诗则是和余光中先生同时代,有着同样坎坷人生经历的台湾著名诗人彭邦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很显然,这首小诗的灵感得益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诗人取李诗的望月思乡之意,推陈出新,写出了孤悬海外多年、欲归不得的台湾游子独特的思乡情感,流露出一种惆怅而无奈的情愫。诗的第一节,诗人由天上月猛然跳跃到水中月,而且回环往复,不断地浅唱低吟,形成了一种深邃缥缈的意境。这不由使人想起“水中月”、“雾中花”这类常被人喻作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事物。当时诗…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诗歌歌咏的永恒主题之一。千百年来,母亲的形象又大多定格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类似的画面,仁爱、慈祥、勤劳,是母亲形象的几个关键词。从形象特点上说,舒婷的《呵,母亲》和江非的《妈妈》两首诗中的母亲形象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但两首诗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一首中规中矩.一首则写法别致。先请静心细读这两首母亲颂歌。  相似文献   

11.
《醉汉》是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小诗。整首诗仅十行四十字,然而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读来韵味悠长,如饮美酒,让人爱不释手。诗的前五行集中描绘了  相似文献   

12.
刘得本 《现代语文》2006,(12):36-3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人教版《语》第三册第网单元自读课《乡愁》。【思路综述】阅读不只是一个预测期待的过程,而是根据词语的引导,不断揭示、不断创作的过程。《乡愁》是一首海外游子对“母亲”深情而优美的恋歌,言浅意深。对初22.没有什么生活体验的孩子来说,要想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思乡愁绪,理解这种愁绪,并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其鸣,无疑是为解诗意“强说愁”。以朗读,品味诗的结构美、音乐美,尽可能读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以联想、想像,感悟诗的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美,培养学生联想、想像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诗史征题     
周刘波 《历史学习》2005,(11):37-37
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永安建制C.安庆保卫战失利D.天京变乱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器,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3.“开辟荆莽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康熙帝统一台湾C.刘铭传保卫台湾D.刘永福坚守台湾4.毛泽东的著名诗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写于1936年的陕北。他写这首诗的时…  相似文献   

14.
有游子就有乡愁。乡愁成为历史悠久的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几十年风雨,一湾海峡的阻隔造成人间悲剧,“乡愁”成为台湾诗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余光中的《乡愁》是无数台湾乡愁诗中的代表作。了解诗人的经历,有助于理解他的作品: 余光中1928年9月生于南京,1938年作为流亡学生几经辗转到达重庆。1947年高中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就读于外文系。1948年随父母迁往香港,不久即往台湾。195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2年入伍,1956年退役任教于东吴大学等校。1958年赴美  相似文献   

15.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诗作《乡愁》意蕴深刻,脍炙人口,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是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认为 ,《错误》是一首当代闺怨诗 ,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闺怨诗的传统 ,却又不落窠臼 ,独辟蹊径 ,令人耳目一新。诗中那位莲花般明艳的女子执着地等着远游的心上人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斯人独憔悴。自从有了游子的远游 ,就有了有情人的长别离。游子远游 ,经岁又经年 ,留下了空闺独守的女子。“相去万余里 ,会面安可知” ?等待是寂寞的 ,等待是漫长的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离愁别绪是文人歌咏的传统题材 ,《古诗十九首》里就有八首是…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  相似文献   

18.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首诗我知道,诗名叫《游子吟》。讲的是一位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相似文献   

19.
笑对人生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是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认为,《错误》是一首当代闺怨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闺怨诗的传统,却义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诗中那位莲花般明艳的女子执着地等着远游的心上人,口复一日,年复一年,斯人独憔悴。自从有了,游子的远游,就有了有情人的长别离。游子远游,经岁又经年,留下了空闺独守的女子。“相去万余里,会面安可知”?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