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旅游的文化化,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使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功能.因此,在翻译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时,必须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展示异域文化的多样性.要实现此目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异化,而不是归化,就成为首选的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而归化的翻译则会抹杀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但异化的翻译毕竟是"陌生化"的翻译,目的语读者对这种"陌生"的文化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所以在必要情况下,对"陌生化"的翻译要进行必要的阐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旅游景点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天柱山风景区的公示语和主要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景点名称英译不统一、英译汉化等四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旅游公示语和景点名称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策略,公示语的翻译可根据公示语的特点采用借用法、改编法和创译法,而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应根据命名方式分别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全名译音、通名译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富含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名称和导游词兼具身份识别性和文化性,其文本翻译通常涉及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文化因素的翻译,通过对景点名称的文化蕴涵及其来源的分析与翻译,游客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起到文化外宣和文化传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富含地域文化的衢州旅游景点的错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文本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的翻译方法是侧重"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本文从"三维"角度出发,分别对清明上河园景点名称、民俗表演及公示语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其英译中存在的"生态非适应性"并加以修改。由此证明译者在对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实现文化内涵的交流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特定景点(区)的标志,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但它与一般地名并不完全相同,往往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作为景点(区)的核心要素,旅游文本英译中,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点睛之笔,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采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西省数个主要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名称和公示语为实例,探讨了景点名称和公示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江西省风景名胜区景点名称及公示语英译策略与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但其作用与一般地名(行政区划名)并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表示一一对应的地点存在,而且还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人文信息。在对景点名称翻译时,人们一方面应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地名翻译原则,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以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点宣传语及名称的英译一直饱受关注。很多研究者从包括功能目的在内的不同视角对景点英译做了考察及研究,并提出景点宣传语翻译的可行性建议。本研究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将焦点集中在由适应和选择构成的翻译过程和三维转换为主的翻译方法上,对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做出解读,并适当提出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
澳门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更是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笔者发现城区内一些景点名字是根据发音或原文意义直译而来,而另一些则是翻译成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名字,但两者都同时反映了澳门的文化内涵。该文主要运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等理论知识,分析澳门历史城区景点名称及其翻译,并指出体现文化内涵是景点名称翻译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澳门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更是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笔者发现城区内一些景点名字是根据发音或原文意义直译而来,而另一些则是翻译成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名字,但两者都同时反映了澳门的文化内涵。该文主要运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等理论知识,分析澳门历史城区景点名称及其翻译,并指出体现文化内涵是景点名称翻译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广西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景点名称的文本特性、功能以及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而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存问题却又说明制定和倡导统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立足既有研究趋势,探究基于译者主体差异而形成的译者规范与主流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带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由"单规"模式向"双规"模式转向,不仅能深化对景点名称翻译的本体认知,也能为该领域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借助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再现理论审视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以古徽州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介绍的英译文本为例,启发译者应将传统翻译技巧与美学审美相结合,实现英译旅游文本的文化之美、精简之美和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目标读者——外国游客这一群体,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还应该提升与激发游客对旅游景点背后文化的兴趣。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扬州个园景点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实例,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享 《海外英语》2014,(9):266-267
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对于景点的对外宣传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结合河南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等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莆田学院学报》2013,(3):11-15
指出旅游文本外宣英译既是向外宣传介绍中国景点的资料,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标志。结合湄洲妈祖景点的英译资料,从文化角度对影响旅游文本外宣英译的文化因素,及其在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文化翻译策略,可为妈祖文化资料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香溪洞景点介绍汉英翻译文本在语用、文化、语言三方面的翻译失误,提出应采用意译、归化和交际等翻译策略,以减少旅游翻译文本在传递源语文化过程中的翻译失误,提高旅游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的核心视角研究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首先分析了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特点,然后提出对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提高其英译质量且规范其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景点公示语不仅向外国游客提供信息,而且兼具传达旅游目的地人文风貌等功能。要做有关翻译首先要了解公共标识语的语言特征和风格及翻译的原则。基于此,选取亳州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实地探析了当地公示语的翻译现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门票作为景点的“门面”对景点旅游形象建构至关重要,根据纽马克文本分类理论门票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西藏景点门票英译主要问题在于句法结构和选词搭配,翻译时应遵循简明原则和可接受原则,准确传达原语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